“首富”彭小峰:一敗光伏 再敗綠能寶 2018-08-16 10:11:15
摘要:近日,一份蘇州工業(ye) 園區公安分局公開的信訪答複書(shu) 顯示,綠寶能非法集資案相關(guan) 責任人、昔日江西首富彭小峰已被檢察院批準逮捕,同時警方已向公安部申請發布國際刑警組織紅色通緝令。
“我寧願相信他的初心是好的,隻是輸給了時代。”一位接近彭小峰的人士稱。
近日,一份蘇州工業(ye) 園區公安分局公開的信訪答複書(shu) 顯示,綠寶能非法集資案相關(guan) 責任人、昔日江西首富彭小峰已被檢察院批準逮捕,同時警方已向公安部申請發布國際刑警組織紅色通緝令。
據悉,彭小峰在2005年創立江西賽維LDK,並在兩(liang) 年後赴美上市,成為(wei) 成為(wei) 當時中國企業(ye) 在美國完成的最大規模IPO,並因此登上國內(nei) 各種富豪榜,成為(wei) 江西省首富。
光伏泡沫破裂後,彭小峰又下海創立綠能寶融資平台,一度重現輝煌出現。然而,其近期出現兌(dui) 付危機,蘇州市公安局定性為(wei) 非法集資,目前有消息稱彭小峰逃亡海外。
押注新餘(yu)
彭小峰曾向一財表示,自己是地地道道的江西農(nong) 村人。初中畢業(ye) 時,彭小峰獲得了當地中考第一名,因為(wei) 覺得中專(zhuan) 一畢業(ye) 就有工作,比高中吃香,同時又想學外語,彭小峰填報了江西外貿學校。
他認為(wei) 自己是一個(ge) 有主意的人,而且打定了主意就會(hui) 立刻去做。
進入中專(zhuan) 後,彭小峰對英語產(chan) 生了濃厚的興(xing) 趣,在學校裏開了個(ge) 口語培訓班,請了老師來任課,每個(ge) 學生收40塊錢學費。“應該說是,我的第一筆收入就是從(cong) 這個(ge) 班中掙來的幾百元錢。”
畢業(ye) 之後,彭小峰被分配到了江西吉安的外貿公司。1995年彭小峰決(jue) 定出國留學,他希望能攢一筆錢去美國,因此選擇在蘇州成立外貿工廠,此後又陸續做起了手套、鞋子和口罩等。
做了幾年以後,彭小峰在蘇州的產(chan) 業(ye) 規模越來越大,開始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學習(xi) 財務,並於(yu) 2000年考取了北大EMBA。
2003年,彭小峰去歐洲客戶家中做客。這位客戶告訴他,家裏馬上要安裝太陽能光伏裝置,同時德國也在推行太陽能的新政策,這讓彭小峰產(chan) 生了興(xing) 趣。他研究了風能、生物質能、太陽能後,認為(wei) “太陽能是一個(ge) 機會(hui) ”。
彭小峰發現太陽能電池的上遊產(chan) 業(ye) ——多晶矽片業(ye) 務幾乎沒有什麽(me) 投資者,而且都集中在美國和日本,這個(ge) 市場的份額一直在增長。按照他的設想,生產(chan) 線投資要5億(yi) 元,但他隻有3個(ge) 億(yi) 的資金。此時一位江西新餘(yu) 的供應商勸他可以在新餘(yu) 設立工廠,他也偶然跟當地幾位政府官員談起太陽能業(ye) 務,當地政府極有興(xing) 趣。
彭小峰曾對一財表示,是當時的新餘(yu) 市委書(shu) 記、市長汪德和到蘇州找到自己,希望他能夠把工廠建在新餘(yu) 。彭小峰提出三個(ge) 條件:資金、人才、電力供應。彭小峰認為(wei) ,矽片公司需要不斷電保證,如果新餘(yu) 能夠滿足,那麽(me) 這個(ge) 工廠建在新餘(yu) 就是最好的選擇。新餘(yu) 不僅(jin) 答應不斷電,還把電費壓到了4毛錢/度。
而據新餘(yu) 學者林南、施一軍(jun) 、李雲(yun) 奇等人的書(shu) 籍《中國能源之都——新餘(yu) 》,彭小峰是因為(wei) 一場車禍才與(yu) 汪德和產(chan) 生深交。2005年春節剛過,彭小峰攜其妻子從(cong) 吉安返回蘇州參加一場商業(ye) 談判,因雪天路滑而與(yu) 一輛大卡車刮蹭。情急之下,彭小峰向隻有一麵之交的新餘(yu) 市經濟開發區區委書(shu) 記吳建華求助,後者即安排時任開發區主任賀為(wei) 華的車輛送彭小峰夫婦趕回蘇州。此後汪德和與(yu) 彭小峰有過30分鍾“密談”,促使他最終改變投資計劃,將原本在蘇州投資的太陽能項目轉移至新餘(yu) 。
在求助江西省政府後,新餘(yu) 市以財政作擔保,向江西省國際信托公司融資1.2億(yi) 元。江西省財政支持3000萬(wan) 元,新餘(yu) 市再拿出5000萬(wan) 元,最終將2億(yi) 元交到了彭小峰手中。
最終,總投資30億(yi) 元的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在新餘(yu) 誕生。此前依靠鋼鐵立市的新餘(yu) ,也借此機會(hui) 翻身成為(wei) “中國新能源之都”。
泡沫破裂
把彭小峰算在內(nei) ,光伏行業(ye) 共誕生過3屆首富,另外兩(liang) 位分別是無錫尚德創始人施正榮、保定英利創始人苗連生。憑借國際社會(hui) 、尤其是歐洲對於(yu) 太陽能的火熱需求,國內(nei) 光伏代工企業(ye) 崛起異常之快,在資本市場上熾手可熱。
曾在法國捷鴻資本(NPEA)擔任中國業(ye) 務共同創始人、管理合夥(huo) 人的王剛,在2004年9月接觸到無錫尚德,發現該公司毛利率達30%以上,當年淨利潤就有2000多萬(wan) 美元,而且技術上在國內(nei) 首屈一指。據華夏時報報道,王剛在接下來的一個(ge) 月內(nei) 將大部分時間投入市場調查,拜訪了不少於(yu) 5家德國客戶,由此他所在的投行成為(wei) 當時最了解太陽能行業(ye) 的投資機構。
最終,王剛給尚德投了1500萬(wan) 美元,並作為(wei) 首席投資人牽頭市場調查,法律文件起草以及協調其他幾家投資機構談判,共計完成8600萬(wan) 私募投資。
2006年,王剛盯上了彭小峰,在賽維LDK投產(chan) 一個(ge) 月時,就決(jue) 定將錢打給彭小峰。短短三個(ge) 月裏,王剛分3次給LDK投入8550萬(wan) 美元。
2007年6月,江西賽維LDK赴紐交所上市,是江西省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企業(ye) ,也成為(wei) 中國企業(ye) 曆史上當時在美國單一發行最大的一次IPO。
通過尚德和LDK,王剛賺得盆滿缽滿,施正榮、彭小峰也分別成為(wei) 中國和江西首富。一時間,王剛率領的投行被稱為(wei) “首富製造工廠”。
2007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光伏發電設備生產(chan) 國,但是“兩(liang) 頭在外”(即90%原料靠進口、90%產(chan) 品靠出口)的局麵始終未被打破。同時,歐洲、美國等地啟動“雙反”調查,稱中國光伏企業(ye) 向當地市場非法傾(qing) 銷光伏電池,中國政府向國內(nei) 生產(chan) 企業(ye) 提供包括供應鏈補貼、設置貿易壁壘等非法補貼,要求對中國光伏企業(ye) 加征關(guan) 稅。國內(nei) 光伏企業(ye) 產(chan) 能過剩的危機開始出現。
公開數據顯示,中國多晶矽產(chan) 量從(cong) 2005年的60噸,一路飆漲,這一數據在2006年-2008年分別達到287噸、1156噸、4000噸,增產(chan) 速度以倍計算。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光伏產(chan) 品出口遭遇多國貿易打壓,多晶矽價(jia) 格自塔尖滑落。多晶矽價(jia) 格暴跌之前,諸多光伏公司囤積了太多的貨而國外需求減少,許多中小型廠商減產(chan) 甚至停產(chan) 。
彭小峰也未能幸免。2008年時,賽維LDK的銷售收入達到了120億(yi) 元,2010年突破200億(yi) ,成為(wei) 全球出貨量最大,盈利能力最強的光伏企業(ye) 。而根據給賽維進行債(zhai) 券評級的上海新世紀資信的跟蹤報告,到了2011年,賽維就開始出現巨額虧(kui) 損,現金回籠能力大幅下降,流動性風險增大。同時,江西賽維剛性債(zhai) 務餘(yu) 額大幅增加,麵臨(lin) 巨大債(zhai) 務集中償(chang) 付壓力。
2011年末賽維流動負債(zhai) 在負債(zhai) 總額中占比為(wei) 78.19%,近三年來公司流動負債(zhai) 大幅增長。
截至2012年3月末,賽維的資產(chan) 負債(zhai) 率進一步攀升至87%。更為(wei) 重要的是,江西賽維的現金流幾近枯竭。2012年一季度財報顯示,虧(kui) 公司損1.85億(yi) 美元,而且公司一季度流動比率約為(wei) 為(wei) 0.47,遠小於(yu) 業(ye) 內(nei) 公認的流動比率不小於(yu) 1的風險底線。
據媒體(ti) 報道,賽維公司股價(jia) 一路下跌,此後因有國資救市,公司股價(jia) 在10月19日大漲21%,但最後國資仍無力支撐股價(jia) 下滑趨勢。11月19日,賽維LDK公告稱,公司收到紐交所退市警告通知。2014年3月21日,賽維被紐交所暫停,自此在OTCBB市場上交易。
2015年11月,江西省新餘(yu) 市中院宣布,賽維集團旗下光伏矽、多晶矽、高科技、高科技(新餘(yu) )四家公司實施破產(chan) 重整。破產(chan) 管理人由新餘(yu) 市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開發區成立的破產(chan) 清算組擔任。
2014年8月份,彭小峰無奈辭去賽維LDK董事長職務。此前不久,因為(wei) 對賭失敗,賽維的投資者——阿波羅公司也試圖通過法律程序,申請法院裁定彭小峰個(ge) 人破產(chan) 。
再度夢碎
經曆過賽維LDK的失敗後,彭小峰又卷土重來。他先是在2013年開設了一個(ge) 名為(wei) 非凡定美社的電子商務平台,因為(wei) 被賽維債(zhai) 務拖累,這個(ge) 電商平台很快失敗。
2014年,彭小峰重回光伏領域,以陽光動力能源互聯網股份公司(SPI)董事長的身份出現在公眾(zhong) 麵前。這一次,彭小峰找來了許家印和史玉柱站台,這些商業(ye) 大佬同時以入股的方式支持彭小峰的再次創業(ye) 。短短6個(ge) 月,SPI的市值翻了25倍。國務院參事石定寰曾做出評價(jia) :“都以為(wei) 他被打趴下了,結果他竟然站起來了。”
2015年1月,彭小峰通過SPI斥資近5億(yi) 元在國內(nei) 推出了互聯網理財產(chan) 品綠能寶,借助互聯網平台,為(wei) 光伏電站融資,並將電站資產(chan) 證券化。
在綠能寶上,投資者隻要投資1000元就可以獲得一塊太陽能板,然後把這塊太陽能板租給一家光伏發電企業(ye) ,光伏發電企業(ye) 因此獲得電費和政府補貼,投資者則最終獲得8~10%的年化收益。
據華商韜略,彭小峰把第一款產(chan) 品命名為(wei) “美桔1號”,用於(yu) 投資河北巨鹿在建的一個(ge) 5兆瓦農(nong) 業(ye) 大棚光伏發電項目,結果19629塊太陽能板上線24小時銷售一空。
2016年1月SPI登陸納斯達克,成為(wei) 繼宜人貸之後,中國互聯網金融企業(ye) 在美上市的第二例。
彭小峰在光伏熱潮初現時進入行業(ye) ,在潮水退去後摔落。同樣的是,現在P2P也迎來了拐點。
2017年4月,綠能寶出現了不能兌(dui) 付的情況,無法兌(dui) 付的金額為(wei) 2.22億(yi) 元,涉及5746個(ge) 投資者,引起了市場恐慌。
事發後,綠能寶方麵給出的解釋是“光伏補貼延遲等原因”。項目相關(guan) 負責人毛毅峰也向投資者承諾,綠能寶絕不跑路,並解釋說,被投資項目拖欠綠能寶6億(yi) 多應收賬款,足以解決(jue) 兌(dui) 付危機。
但實際情況是,由於(yu) 經濟下行、用電減少,一些地方政府不但延遲發放光伏補貼,還優(you) 先保障火電企業(ye) 的生存,使得光伏發電企業(ye) 非常困難。
2017年6月,毛毅峰辭職。SPI股價(jia) 也一路下跌,直到兌(dui) 付危機爆發時,已經從(cong) 上市時的18.9美元跌到0.72美元。
麵對這一局麵,多名投資人選擇報警,7月10日,他們(men) 從(cong) 蘇州工業(ye) 園區公安分局拿到了案告知書(shu) ,蘇州警方對綠能寶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zhong) 存款”立案偵(zhen) 查。
近日,一份信訪答複書(shu) 傳(chuan) 出,顯示蘇州警方已對綠能寶案的三名涉案人員移送審查起訴,彭某某經檢察院批準逮捕,同時警方已向公安部申請發布國際刑警組織紅色通緝令。這意味著,彭某某已經逃亡國外。消息爆出後,輿論普遍認為(wei) 這名彭某某就是彭小峰。

綠能寶危機爆發後,通過腦白金、網遊《征途》獲利匪淺的史玉柱發表微博稱,自己通過同學轉告彭小峰“老百姓的錢一定要最優(you) 先還,欠我們(men) 的錢不用優(you) 先”。
而當年扶持彭小峰登上首富寶座的投資人王剛,早在2007年光伏剛剛出現泡沫時就及時退出,尚德、賽維兩(liang) 個(ge) 項目的回報率分別達11.6倍和9.9倍。
他在事後接受媒體(ti) 采訪時談到了光伏泡沫破裂的原因,認為(wei) “一是投資門檻降低,無論是政府還是民營都是蜂擁而入,二是歐美市場嚴(yan) 重下滑,而國內(nei) 市場尚未培育,三是當時很多企業(ye) 家沒經曆過經濟周期,樂(le) 觀情緒嚴(yan) 重”。
而最初給予彭小峰巨額幫助的汪德和,在新餘(yu) 任職期間為(wei) 當地帶來不少招商引資項目,此後下海經商,在2013年前往香港擔任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會(hui) 副主席。他曾在2009年告訴《中國經營報》當時決(jue) 定讓賽維落戶新餘(yu) 風險很大。“一旦光伏產(chan) 業(ye) 的投入血本無歸,我的政治生涯也就此結束了。”(來源:啟陽路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