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寶”被立案偵查一年多 投資者拿回錢了嗎? 2018-08-23 10:41:19
摘要:除賽維LDK外,創建江蘇綠能寶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能寶),是昔日江西首富彭小峰人生沉浮中,最重要的一段。
除賽維LDK外,創建江蘇綠能寶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能寶),是昔日江西首富彭小峰人生沉浮中,最重要的一段。
綠能寶於(yu) 2014年12月在蘇州正式成立,2015年上線,此後發展速度為(wei) 市場所矚目。然而,2017年4月,綠能寶出現兌(dui) 付危機,隨後的7月7日,蘇州工業(ye) 園區公安分局就綠能寶涉嫌非法吸收公眾(zhong) 存款立案偵(zhen) 查。此前就有行業(ye) 內(nei) 人士質疑,綠能寶涉嫌自融、資金錯配、資金去向不明等諸多問題。
目前,綠能寶運營狀態如何,投資者當初又是如何入局的呢?8月中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實地前往蘇州對綠能寶及其關(guan) 聯公司,展開調查采訪。
兌(dui) 付真實性遭投資人質疑
李琪(化名),是綠能寶眾(zhong) 多投資者中的一個(ge) 。
8月17日,在蘇州工業(ye) 園區,在解釋選擇投資綠能寶平台的原因時,她列舉(ju) 了幾個(ge) 理由:當時有名人站台,電視、線下大力推廣,綠能寶的投資收益在7%~11%,再加上自己對光伏產(chan) 業(ye) 前景的判斷,她覺得安全、可靠。
彭小峰曾介紹,綠能寶的商業(ye) 模式是將“互聯網、新能源與(yu) 金融”三個(ge) 行業(ye) 跨界整合。在2015年6月在綠能寶的一次活動上,彭小峰表示:“綠能寶用互聯網方式,將光伏項目的融資需求和老百姓的投資理財需求相結合,讓人人參與(yu) 光伏電站建設成為(wei) 可能。”
而在渠道端,彭小峰提出,未來綠能寶將以實體(ti) 店、PC端、移動端、電話客服四位一體(ti) 的方式,構建銷售網絡。
對投資人而言,的確有不少選擇投資綠能寶的是看中綠能寶的“實物”。另一位綠能寶投資人王敏,回憶之前選擇綠能寶的初衷時說道:“最開始投資綠能寶是受線下推廣影響,開始隻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沒想在裏麵大筆投資。後麵短期投資都如期兌(dui) 付了,才開始加大投資金額。好多人投資綠能寶是因為(wei) 綠能寶有實物,有電站存在。”
但王敏也表示,並沒有實地去看過綠能寶投資產(chan) 品中涉及的這些電站。當然,大多數投資人也很難實地了解這些項目。
2017年3月,李琪還在綠能寶成功提現了一筆到期兌(dui) 付的資金,然而,2017年4月綠能寶突然公告逾期,令李琪措手不及。
“剛開始,我們(men) 投資人都覺得綠能寶出現延期兌(dui) 付沒關(guan) 係,隻要電站租金能收回來就好。”然而,隨著時間一天天推移,李琪表示,綠能寶官網仍會(hui) 不定期公布一些兌(dui) 付名單,早起兌(dui) 付資金量有26萬(wan) 元,而後來幾個(ge) 月顯示兌(dui) 付的資金量已經調整為(wei) 6萬(wan) 元。李琪在平台上仍有6萬(wan) 多元的本金,但到目前,仍然沒有收到任何一筆兌(dui) 付款,李琪覺得要拿回自己全部本金的希望越來越渺茫。
“現在兌(dui) 付的名單,是根據提現時間來的,從(cong) 出事之後開始兌(dui) 付,(收到)兌(dui) 付(款)的基本還是2017年4月份可以提現的一批投資者。但是,我有一筆2017年4月17號到期兌(dui) 付的資金,到現在一直沒有拿到兌(dui) 付款。”王敏表示,雖然綠能寶不定期公布部分兌(dui) 付名單,但是群裏麵大多數投資人聲稱沒有收到兌(dui) 付款,他們(men) 質疑綠能寶兌(dui) 付的真實性,“並不是嚴(yan) 格按照提現時間來的”。
難尋“綠能寶”公司
據王敏介紹,後期負責綠能寶兌(dui) 付工作的是一個(ge) 名為(wei) “左柱凡”的人,但此人是彭小峰從(cong) 其他公司派過來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cong) 啟信寶信息,也找到了一位名為(wei) “左柱凡”的人,此人是彭小峰旗下江西柳新實業(ye) 有限公司、江西綠能寶新能源交易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不過其中一家已注銷。
為(wei) 了解綠能寶最新兌(dui) 付情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探訪了3個(ge) 綠能寶的相關(guan) 地址。
8月17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前往綠能寶此前注冊(ce) 所在地——蘇州工業(ye) 園區旺墩路158號CSSD大廈。大廈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綠能寶原本租了大廈3樓的辦公室,但是2017年三四月份,公司就搬走了。
此外,據綠能寶此前公告,綠能寶辦公地址變更為(wei) 蘇州工業(ye) 園區蘇惠路88號環球188A座2905-2906室。記者前往該地址,發現目前該辦公室並非綠能寶辦公室,隨後致電該大廈招商經理,該招商經理透露,2905-2906室此前的確是綠能寶的辦公室,但是後麵綠能寶搬走了,換了新公司進駐。
按綠能寶工商信息顯示,其注冊(ce) 地址為(wei) 蘇州工業(ye) 園區環府路66號。但在8月16日,環府路66號信息大廈招商處相關(guan) 負責人卻告訴記者,沒有聽過該公司,並稱這家公司不曾入駐大廈辦公。
環府路66號,也是彭小峰旗下多家關(guan) 聯公司的注冊(ce) 地址。綠能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為(wei) 夏侯敏,夏侯敏亦為(wei) 彭小峰在納斯達克的上市公司SPI的高管。夏侯敏旗下擁有美太投資(蘇州)有限公司等幾家公司,其注冊(ce) 地址均顯示為(wei) 環府路66號,但記者在環府路66號信息大廈,也沒有找到這幾家公司。
上麵提到的這個(ge) 美太投資(蘇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太投資),據綠能寶投資人提供的資料,還和綠能寶之間存有關(guan) 係。
危機來自脆弱的風控
王敏透露,綠能寶的投資產(chan) 品主要是向投資人出售太陽能電池片,投資人按片數購買(mai) ,不同項目不同價(jia) 格。這些投資人在綠能寶平台購買(mai) 投資產(chan) 品,會(hui) 簽訂委托融資租賃合同,而投資人提供的其中一份合同書(shu) 上,就出現了夏侯敏旗下的美太投資。
這份合同書(shu) 顯示,綠能寶平台的投資人作為(wei) 委托人,而綠能寶則以受托人的身份,將阿拉善盟智偉(wei) 光伏發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偉(wei) 光電)一個(ge) 發電項目租給該公司本身。半年後,由做市商美太投資(蘇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太投資)進行兌(dui) 付。
不過種種跡象顯示,承租人智偉(wei) 光電與(yu) 綠能寶、美太投資之間關(guan) 係匪淺。裁判文書(shu) 網一份判決(jue) 書(shu) 顯示,蘇州工業(ye) 園區人民法院指出綠能寶、新維太陽能電力工程(蘇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維太陽能)均係“SPI”集團名下子公司。
綠能寶是互聯網融資租賃平台,而據多份法院判決(jue) 文書(shu) ,新維太陽能也是多家光伏企業(ye) 的項目總承包方。其中,可能就有智偉(wei) 光電。
記者在裁判文書(shu) 網另一份關(guan) 於(yu)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裁定書(shu) 中了解到,一個(ge) 名叫張建業(ye) 的原告曾在法庭上訴稱智偉(wei) 光電3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總承包方係新維太陽能。不過,此訴訟因管轄權問題被駁回,原告的說法未得到證實。
據啟信寶顯示,阿拉善盟智偉(wei) 光伏發電有限公司2016年4月14日之前,有一大股東(dong) 為(wei) 北京博威奧德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博威),而在2016年4月12日、13日,北京博威將智偉(wei) 光伏股權質押給了新維太陽能,質押金額為(wei) 1800萬(wan) 元。
另據此前新浪財經報道披露,曾任SPI中國區總裁的劉學誌,在2014年10月28日前、2016年9月19日之後先後擔任北京博威的高管。
有光伏行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綠能寶平台的投資產(chan) 品涉及關(guan) 聯公司負責EPC總包項目的話,那麽(me) 涉嫌自融。
此外,這位業(ye) 內(nei) 人士還分析了綠能寶產(chan) 生“兌(dui) 付危機”的原因:如果投資者不看好光伏,資金鏈就有斷掉的風險。而資金鏈條斷裂,加之短債(zhai) 長投,很容易會(hui) 出現兌(dui) 付危機。
確實,據裁判文書(shu) 網顯示,新維太陽能涉及多起工程款欠款糾紛。
上述光伏行業(ye) 內(nei) 人士還表示,彭小峰對投資者的信心過於(yu) 樂(le) 觀了,對資金鏈斷裂的風險考慮不足。如果說資金鏈斷裂是彭小峰無法正確預估的風險,而補貼拖欠,這應該是他有能力預估到的風險之一。2017年4月,綠能寶發布的聯合聲明中就提到:“現因光伏補貼延遲等原因,目前平台提現出現逾期現象。”
8月16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蘇州工業(ye) 園區公安分局方麵了解綠能寶事件的相關(guan) 進展,蘇州警方並未向記者透露相關(guan) 信息。(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