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顶游戏中心官网 > 吉利集團:新能源汽車加上補貼後價格很有競爭力
吉利集團:新能源汽車加上補貼後價格很有競爭力 2015-11-23 17:55:09

摘要:11月18日,吉利集團第一次宣布公司的新能源汽車戰略——“藍色吉利行動”:2020年前後實現新能源車占銷量比重90%以上,達到100萬(wan) 輛,同時新能源產(chan) 品百公裏綜合油耗1 5升以下。

  11月18日,吉利汽車在廣州車展前夕正式發布其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藍色吉利行動”,這也是吉利集團第一次宣布公司的新能源汽車戰略:2020年前後實現新能源車占銷量比重90%以上,達到100萬(wan) 輛,同時新能源產(chan) 品百公裏綜合油耗1.5升以下。該戰略的首款純電動地車型吉利帝豪EV也於(yu) 當天上市,定價(jia) 在22.88萬(wan) 元-24.98 萬(wan) 元之間。
  隨著新能源汽車藍海有轉紅趨勢,今年以來,自主品牌車企紛紛發布了新能源戰略。此前上汽集團宣稱2020年計劃銷售60萬(wan) 輛,而北汽的計劃銷售是20萬(wan) 輛。對於(yu) 吉利看似“獅子張口”的100萬(wan) 輛銷量計劃,吉利集團總裁安聰慧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聲稱,100萬(wan) 輛銷量目標是基於(yu) 吉利對全球新能源趨勢的研判、對國家戰略布局的解讀以及對未來市場的研究從(cong) 而謹慎嚴(yan) 肅地製定得出的,而不是有意和其他企業(ye) 對標。
  根據吉利此前的計劃,在2019年將實現120萬(wan) 輛的銷售目標。雖然吉利新能源銷量占總銷售90%的目標裏包含了油電混動汽車。但據記者計算,屆時吉利插電式和純電動汽車的銷量也至少達到50萬(wan) 輛以上。
  汽車分析師賈新光表示,新能源汽車的銷售主要集中在一線市場。新能源汽車尤其是電動車的銷售不單單是生產(chan) 線生產(chan) 能力的比拚,更多的是關(guan) 係到產(chan) 業(ye) 鏈生態和產(chan) 業(ye) 鏈主動權的掌控,比如充電樁的建設以及周邊設施的布局等。這很可能將促進自主品牌競爭(zheng) 機製形成,優(you) 勝劣汰局麵也將出現。
  吉利立百萬(wan) 銷售“軍(jun) 令狀”
  今年我國接連出台多項新能源產(chan) 業(ye) 的利好政策,新能源車研發產(chan) 銷加速升溫。
  前不久,在工信部發布的《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2015年版)》中,新能源節能汽車被賦予厚望,其中自主品牌企業(ye) 更是被視為(wei) 新能源汽車發展提升的中間力量。在利好政策的刺激加碼下,今年以來,不僅(jin) 諸多自主品牌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部分企業(ye) 還適時調高了未來發展的戰略目標。
  對於(yu) 吉利此次發布的“藍色吉利”行動以及100萬(wan) 輛的豪言,安聰慧表示,實際上“藍色吉利”的行動早已開始實施:8年前開發油電混合、5年前開發純電動、3年前開發插電混動。“這些工作我們(men) 早就在做,隻是沒有對外公開宣布,隨著帝豪純電動汽車的上市,未來吉利將會(hui) 有更多更好的新能源產(chan) 品陸續投放市場”。
  安聰慧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毫不諱言在電動車方麵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大到都不便對外透露。“吉利的這些投入並不是剛剛開始而是曆時已久,包括現在新建立的工廠裏的工藝、裝備、設備全部都是柔性化的,完全將未來新能源汽車的製造生產(chan) 考慮在內(nei) 。投入雖然很大,但我認為(wei) 是值得的”。
  安聰慧同時表示,帝豪純電動汽車的產(chan) 能在25000台--28000台之間,公司會(hui) 根據市場的需求和變化進行適時調整。從(cong) 目前市場反饋回的訂單和意向來看,不排除會(hui) 進行產(chan) 能的技術提升和改造,在2020年破百萬(wan) 輛是沒有問題的。
  新能源汽車藍海轉紅
  《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2015年版)》提出,到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將達到汽車市場需求總量的5%以上,自主新能源汽車年銷量突破100萬(wan) 輛,市場份額在70%以上,同時打造本土明星車型,進入全球銷量排名前十。
  今年合資自主品牌頻頻出擊,多個(ge) 知名品牌陸續發布了各自的合資自主計劃。根據幾個(ge) 車企發布的計劃來看,新能源無疑是其中最大的亮點。   
  業(ye) 內(nei) 普遍認為(wei) ,這將導致汽油車領域的競爭(zheng) 戰態勢會(hui) 逐漸蔓延至新能源領域,進而導致自主品牌技術升級,將會(hui) 從(cong) 側(ce) 麵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
  汽車分析師張誌勇認為(wei) 市場是最好的試金石,自主品牌的發展需要競爭(zheng) 刺激。“2015年合資自主品牌迎來了新的一輪小高潮,多款新能源車型被提上日程。可以預見,未來合資自主將與(yu) 自主品牌迎來正麵較量。”
  對於(yu) 新能源汽車接下來將要迎來的競爭(zheng) 挑戰,吉利集團副總裁馮(feng) 擎峰表示,帝豪EV 定價(jia) 非常有競爭(zheng) 力。根據續航裏程,有望得到國家補貼5.4 萬(wan) 元,加上地方補貼配套,有望獲得至少10.8 萬(wan) 元的補貼。扣除補貼後的價(jia) 格在12.08萬(wan) 元-14.18萬(wan) 元。該價(jia) 位具有較強的競爭(zheng) 力,在“北上廣”等限牌地區更具有競爭(zheng) 力。
  同時對於(yu) 未來公司的發展,馮(feng) 擎峰充滿信心:“2016年吉利混合動力將會(hui) 上市,2017年插電式混動也將全麵上市。我們(men) 的混合動力係統主要會(hui) 搭載在A級品牌上,而插電式混合動力將會(hui) 運用在吉利全品牌所有的產(chan) 品上,包括轎車、SUV、MPV等等,從(cong) 2017年開始投放入市場”。
  降成本、促營銷、保服務
  眾(zhong) 所周知,在推動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化發展的道路上,補貼一直起著至關(guan) 重要的作用。去年開始,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機製正式啟動。
  安聰慧也認為(wei) ,補貼當然是不可能一直存在的,關(guan) 於(yu) 電動車成本的降低不是簡單的加減法,它是一個(ge) 係統的問題。核心技術的掌握會(hui) 大幅降低研發投入的成本,吉利現在采用CMA模塊化架構能夠達到輕量化、通用化、平台化、標準化和模塊化。這就是一個(ge) 很好的降低成本的有效技術途徑;“三電”(電池、電機和電控)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電池能量密度的不斷提升,價(jia) 格也總歸會(hui) 慢慢降低。同時,電機、電控包括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使用購買(mai) ,進行聯合采購規模效應上去了,成本自然就下來了。
  在新能源汽車銷售渠道和服務配套方麵,吉利集團總經理林傑稱,會(hui) 選用最優(you) 質的經銷商來進行主力產(chan) 品的服務和工作,隨後進行網點的覆蓋。這樣做一方麵堅定和明確了經銷商的信心和未來規劃,同時也對經銷商提出了相應的要求,並出台了新的銷售服務標準。
  “一句話,保證經銷商利益的同時讓他們(men) 進步。今年吉利的經銷商我不敢說100%,但98%業(ye) 績持平和盈利沒有問題”。安聰慧對記者表示,在車市整體(ti) 下滑的當下,全國範圍內(nei) 吉利的經銷商不減反增,甚至於(yu) 許多其他品牌的汽車經銷商準備申請加盟,從(cong) 這些現象中應該多少可以看出吉利汽車經銷商盈利水平如何。(《證券日報》 龔夢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