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山西省省長李小鵬兩(liang) 會(hui) 期間表示:“2015年山西全省煤炭行業(ye) 虧(kui) 損94億(yi) 2500萬(wan) ,五大煤炭集團負債(zhai) 率達81 79%。目前山西確實有部分煤炭企業(ye) 出現了工資發放延期、欠繳社保等一些問題。”
曾“因煤而富”的山西,如今正經曆“因煤而困”的階段。
山西省省長李小鵬兩(liang) 會(hui) 期間表示:“2015年山西全省煤炭行業(ye) 虧(kui) 損94億(yi) 2500萬(wan) ,五大煤炭集團負債(zhai) 率達81.79%。目前山西確實有部分煤炭企業(ye) 出現了工資發放延期、欠繳社保等一些問題。”
煤炭價(jia) 格下跌後,山西寄望於(yu) 經濟轉型來擺脫困境,但長期“一煤獨大”的格局,決(jue) 定了其現實的轉型方向很大程度上無法脫離“煤”。
目前山西一方麵在推動煤炭行業(ye) 轉型升級,另一方麵加大文化旅遊、裝備製造、新能源、節能環保等產(chan) 業(ye) 的建設,努力做好煤與(yu) 非煤兩(liang) 篇文章,但綜合來看,山西經濟轉型之路依然漫長。
轉型路在何方
寄望電力發展
最困難時期
山西寄望於(yu) 經濟轉型來擺脫困境,但長期一煤獨大的格局,決(jue) 定了其現實的轉型方向很大程度上無法脫離“煤”。
電力作為(wei) 山西的另一個(ge) 支柱產(chan) 業(ye) ,煤炭價(jia) 格暴跌後,山西希望通過煤電一體(ti) 化來拯救煤炭企業(ye) 。2012年7月,山西省下發《山西省促進煤炭電力企業(ye) 協調發展實施方案》,提出“推動煤、電供需雙方建立長期協作合同是方向”。
彼時,山西煤電聯營的案例層出不窮。大同煤礦集團就是典型的煤電一體(ti) 化企業(ye) ,據同煤有關(guan) 資料顯示,其所有新建的現代化大型煤礦、大型坑口電廠全部引進大唐、國電、中電投、浙能等國內(nei) 一流的電力企業(ye) 股權合作,並於(yu) 2012年重組漳澤電廠,實現了煤電一體(ti) 化的深度融合。
山西省政府一位工作人員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陽煤、焦煤等都在向煤電一體(ti) 化發展,從(cong) 電來講,一個(ge) 是省內(nei) 消納,一個(ge) 是外送。”
據相關(guan) 數據顯示,2015年山西省全社會(hui) 用電量1737.2億(yi) 千瓦時,2015年山西電網全年完成外送電量300.37億(yi) 千瓦時。
“山西煤炭占全國四分之一,發電占二十分之一。煤炭大量從(cong) 山西運出去,需要大力建設包括煤的外送通道。”山西省委書(shu) 記王儒林在山西代表團小組討論會(hui) 上表示,“電力從(cong) 山西運出去,咱們(men) 山西就大不一樣了。現在怕電力的裝機容量上來得太快,完全自己消化有問題,所以必須往外送。”
3月1日,國家發改委網站公布了《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關(guan) 於(yu) 同意山西省開展電力體(ti) 製改革綜合試點的複函》,山西省成為(wei) 國內(nei) 第三個(ge) 電力體(ti) 製改革綜合試點。
上述山西省政府人士告訴記者,電力體(ti) 製改革中,跨省跨區電力交易也是一項重點內(nei) 容。山西已經跟近十個(ge) 省簽訂了合作協議。他說:“隻要能發出電,盈利水平還是比較高的。”
“送電比送煤清潔、環保,量也比較大。所以山西要在國家的幾條外送通道上抓住機遇,一方麵解決(jue) 煤炭過剩,一方麵拉動經濟。”一位電力行業(ye) 資深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
電力產(chan) 業(ye) 快速擴張,裝機容量大幅提高,但是,經濟下行全社會(hui) 用電量也有所下降,電力過剩成為(wei) 不可忽視的問題。
“煤電一體(ti) 化本身是個(ge) 好出路,難的是現在電力也是過剩行業(ye) 之一,對火電項目的審批,國家發改委的口收得也比較緊。”一位地方發改委人士告訴本報記者。
“我們(men) 的工資已經被拖欠了七八個(ge) 月,五險一金也不繳,員工矛盾得不到解決(jue) 。”山西省煤運係統下屬公司的一位員工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煤運係統裏不能正常發工資的單位不止他們(men) 一家,有些公司,發出的工資也隻是原來的20%左右。
2013年、2014年連續兩(liang) 年山西GDP增速墊底,2015年山西GDP增速3.1%,排在全國倒數第二。在李小鵬看來:“主導產(chan) 業(ye) 煤炭的價(jia) 格連續55個(ge) 月下降。山西處在新世紀以來最困難的階段。”
2016年兩(liang) 會(hui) 期間,李小鵬表示,2015年山西全省煤炭行業(ye) 虧(kui) 損94億(yi) 2500萬(wan) ,一般預算收入下降9.8%,這給保民生、保運轉、保工資帶來較大壓力。
經濟困境也波及到了當地的財政收入,記者了解到,山西一些縣區已把“保工資”放在第一位。
從(cong) 企業(ye) 層麵看,李小鵬表示,應收賬款在上升、企業(ye) 負債(zhai) 率在上升,但企業(ye) 效益在下降。以省屬五大煤炭集團為(wei) 例,應收賬款去年年底達到687.2億(yi) 元,是2011年的2.4倍。2015年,五大煤炭集團負債(zhai) 率達81.79%。“目前山西確實有部分煤炭企業(ye) 出現了工資發放延期、欠繳社保等一些問題。以山西某煤炭集團為(wei) 例,2015年,該集團延期發放工資3億(yi) 多元,延期繳納社保7億(yi) 多元。”
曾經因煤而富的山西,如今受累於(yu) “一煤獨大”的單一產(chan) 業(ye) 結構,經濟發展舉(ju) 步維艱。
山西一位銀行業(ye) 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透露,煤炭、鋼鐵企業(ye) 已經被列入發放貸款的黑名單,就連煤炭行業(ye) 的上下遊企業(ye) 想貸款也非常難。
過剩電力的出路令人擔憂,轉型之路也要向綜合、縱深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同煤集團董事長張有喜在建議中提出,希望加快煤電一體(ti) 化進一步向下遊轉化的項目審批,加快傳(chuan) 統動能改造升級,煤電再進一步深度轉化為(wei) 煤化工、鋁業(ye) 等。下一步要創新思維,實現煤炭的深加工和清潔高效利用,使煤炭伴生物由中端產(chan) 業(ye) 鏈向高端產(chan) 業(ye) 鏈再延伸。
李小鵬表示,從(cong) 近期看,要貫徹落實中央關(guan) 於(yu)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要求,著力推動煤炭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第一,要化解過剩產(chan) 能,提升優(you) 質產(chan) 能。具體(ti) 思路是“五個(ge) 一批”,即淘汰一批、重組一批、退出一批、核減一批、延緩一批。第二,要推進煤炭管理革命,提升煤炭管理水平。比如,探索煤炭價(jia) 格形成和價(jia) 格自律機製等。第三,要積極穩妥推進煤炭國企改革。第四,要堅定不移推動煤基科技創新,促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第五,要“以煤會(hui) 友”,推動合作共贏。密切與(yu) 世界上產(chan) 煤國家和省州的聯係,加強國際產(chan) 能合作,在全球範圍內(nei) 探討推動煤的清潔高效利用。
“‘十三五’期間,同煤集團擬關(guan) 閉退出12座礦井,化解產(chan) 能1255萬(wan) 噸,減少虧(kui) 損12.4億(yi) 元,涉及人員14873人,通過關(guan) 閉礦井前內(nei) 退分流、建新礦、產(chan) 能置換分流、轉產(chan) 轉型分流解決(jue) 人員安置問題。”張有喜表示。
對山西來說,除做好煤炭產(chan) 業(ye) 轉型這篇文章外,非煤產(chan) 業(ye) 的發展也在不斷推進中。
2015年6月,山西省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山西省新興(xing) 製造業(ye) 三年推進計劃(2015年—2017年)》和《山西省新興(xing) 製造業(ye) 2015年行動計劃》,規劃布局、重點扶持八大新興(xing) 製造業(ye) 。這八大產(chan) 業(ye) 分別為(wei) 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新材料產(chan) 業(ye) 、節能環保產(chan) 業(ye) 、信息技術產(chan) 業(ye) 、食品產(chan) 業(ye) 、醫藥工業(ye) 、輕工業(ye) 、紡織產(chan) 業(ye) 。
“對於(yu)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建設也是目前正在主抓的項目,山西正在三年規劃的基礎上每年推進。2016年的行動計劃也在製定中。”一位熟悉山西投資規劃的人士表示。
“但是,由於(yu) 一些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在山西缺乏基礎,資金相對短缺,所以進展比較慢。”前述人士表示。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創新中心主任林伯強在談及對山西經濟轉型的建議時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化解供需矛盾才能支撐價(jia) 格,降低成本固然重要,去產(chan) 能隻是一個(ge) 手段,同時要刺激需求。我國中小城市、鄉(xiang) 鎮農(nong) 村的基礎設施建設還有很大空間,通過政策刺激提振經濟,政府要從(cong) 供給和需求同時發力。(《中國經營報》 裴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