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顶游戏中心官网 > 電改|增添經濟新動能 培育長遠市場力
電改|增添經濟新動能 培育長遠市場力 2016-12-22 11:49:32

摘要:2016年,輸配電價(jia) 改革落地生根、電力體(ti) 製改革綜合試點次第開花、配售電側(ce) 改革引爆市場,電改試點已覆蓋全國29個(ge) 省(區、市)和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

\
  開欄的話2016年,全國能源係統在“四個(ge) 革命、一個(ge) 合作”戰略思想指引下,以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為(wei) 主線,加快能源轉型升級,在電力體(ti) 製改革、能源扶貧攻堅、黨(dang) 的建設、能源國際合作等方麵均取得重大進展和實質成效。中國電力報從(cong) 今日起刊發“2016年終專(zhuan) 稿”係列報道,梳理評述2016年我國能源領域改革的新實踐、新亮點、新成績。以饗讀者。
  2016年,輸配電價(jia) 改革落地生根、電力體(ti) 製改革綜合試點次第開花、配售電側(ce) 改革引爆市場,電改試點已覆蓋全國29個(ge) 省(區、市)和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
  回望這一年,電力體(ti) 製改革堅持市場化方向,取勢取實並重,一係列新思路新舉(ju) 措推進電力市場化進程,改革紅利梯級釋放、遠近交融,為(wei) 經濟社會(hui) 及電力行業(ye) 自身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取實:降本增效惠澤實體(ti) 經濟
  積極變化正在發生。今年1~11月,全國全社會(hui) 用電量53847億(yi) 千瓦時,同比增長4.96%,增速較去年同期上升4.24個(ge) 百分點。
  在首批電力體(ti) 製改革綜合試點地區———貴州,其大工業(ye) 用電量增速從(cong) 1月的-18.2%扭轉為(wei) 9月的10.2%,全社會(hui) 用電量增速從(cong) 年初的-0.63%扭轉為(wei) 9月的12.56%。
  2016年用電量回暖,一定程度上是電力體(ti) 製改革發揮了積極作用。
  回望全年,我國著力推進電力市場化交易,發用電計劃、競爭(zheng) 性環節電價(jia) 、配售電業(ye) 務有序放開,基於(yu) 電力交易中心的交易平台,通過雙邊交易、集中競價(jia) 交易等市場化方式實現交易電量大幅增加,得益於(yu) 跨區跨省送電力度增強,清潔能源消納數據傳(chuan) 遞出向好態勢。
  就全國而言,1~11月,水電、核電、風電發電量同比分別增長6.94%、23.87%和30.30%。
  以南方電網公司經營區域為(wei) 例。年內(nei) ,雲(yun) 電送粵市場化交易機製進一步完善,以雲(yun) 南富餘(yu) 水電增送廣東(dong) 為(wei) 重點組織開展的增量市場化交易,更大範圍優(you) 化配置了雲(yun) 南清潔能源。今年1~10月,南方電網西電東(dong) 送電量達1685億(yi) 千瓦時,同比增長4.2%,較計劃增加119.5億(yi) 千瓦時,所送電量中70%是水電等清潔能源。
  此外,新成立的兩(liang) 家跨省區電力“調度”中心———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廣州電力交易中心,在更大範圍內(nei) 調配區域電力資源的作用初步顯現。
  ———北京電力交易中心。截至11月底,共開展水電、風電、光電、核電等清潔能源省間送電量達到3406億(yi) 千瓦時,同比增長9.1%。
  ———廣州電力交易中心。開展雲(yun) 南送廣東(dong) 月內(nei) 臨(lin) 時掛牌交易,首次交易電量為(wei) 12億(yi) 千瓦時,
  交易價(jia) 格在協議價(jia) 格基礎上下調0.1元/千瓦時,減少了雲(yun) 南汛期水電棄水損失。
  “進一步降低企業(ye) 用能成本,包括加快推進能源領域改革,積極開展電力直接交易,實施輸配電價(jia) 改革試點等。”8月22日,國務院發布《關(guan) 於(yu) 印發降低實體(ti) 經濟企業(ye) 成本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確上述要求。
  推進電力體(ti) 製改革,加快電力市場化進程,合理引導發電企業(ye) 讓利,將改革紅利傳(chuan) 導至實體(ti) 經濟,降成本讓企業(ye) 輕裝上陣,在轉型升級和創新之路上長袖善舞。
  在國家電網公司經營區域,截至11月底,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和國網公司經營區域內(nei) 各省級交易機構年內(nei) 共開展電力直接交易電量4525億(yi) 千瓦時,同比增長177.8%,發電側(ce) 競爭(zheng) 形成的降價(jia) 空間全部疏導到用戶側(ce) ,為(wei) 電力用戶降低購電成本271億(yi) 元。
  南方電網公司年內(nei) 通過輸配電價(jia) 改革、落實煤電價(jia) 格聯動、開展市場化交易等,累計為(wei) 用戶節約用電成本241.5億(yi) 元。
  今年前11月,我國三產(chan) 和居民生活用電對全社會(hui) 用電增長的貢獻率繼續大於(yu) 二產(chan) ,其中,信息傳(chuan) 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ye) 用電同比增長了15.38%。
  電力體(ti) 製改革釋放的紅利,惠澤實體(ti) 經濟,推動了新經濟加快發展、新動能加快成長、新業(ye) 態加快形成。
  取勢:立柱架梁市場架構初現
  堅持市場化方向推進電力體(ti) 製改革,夯基壘台、立柱架梁,依靠創新和競爭(zheng) 的力量,構建有效競爭(zheng) 的市場結構和市場體(ti) 係,讓市場力厚積成勢,方能使電力行業(ye) 獲得根本性紅利。
  今年以來,核定輸配電價(jia) 、建立交易平台、創新交易品種、明晰交易製度、完善市場化機製、強化市場監管……一項項具有重大牽引作用的改革舉(ju) 措精彩亮相。
  這一年,輸配電價(jia) 改革超預期推進。
  2016年,輸配電價(jia) 改革試點範圍已擴大到除西藏以外的所有省級電網,基本實現全覆蓋;深圳輸配電價(jia) 改革後進入第一監管周期總體(ti) 平穩;蒙西、雲(yun) 南、貴州、安徽、湖北、寧夏等地輸配電價(jia) 已批複實施。
  按“準許成本加合理收益”原則核定獨立的輸配電價(jia) ,為(wei) 現行電價(jia) 機製與(yu) 市場機製順利銜接奠定了基礎,構築了電力市場化的基石。電網企業(ye) 監管模式的轉變,強化了電網企業(ye) 自我約束,電網企業(ye) 管理目標更加清晰,有利於(yu) 電網企業(ye) 無歧視向所有用戶開放,為(wei) 更大範圍由市場形成電價(jia) 創造了條件。
  這一年,電力市場化架構初步建立。
  2月29日,北京電力交易中心組織開展了我國首筆跨區電力直接交易———銀東(dong) 直流跨區直接交易,山東(dong) 30家電力用戶與(yu) 陝西、甘肅、青海、寧夏824家發電企業(ye) ,通過北京電力交易中心達成交易,交易電量90億(yi) 千瓦時。這是電力體(ti) 製改革以來首次實現的點對點跨區交易,為(wei) 跨區電力市場開放帶來暖意。
  從(cong) 北京電力交易中心組織開展“藏電進京”“電力援疆”,廣州電力交易中心開展雲(yun) 南送廣東(dong) 月內(nei) 臨(lin) 時掛牌交易,到國家能源局印發《關(guan) 於(yu) 做好京津冀電力市場建設有關(guan) 工作的通知》《京津唐電網電力用戶與(yu) 發電企業(ye) 直接交易暫行規則》,推進京津冀電力市場統一……改革者力求在更大範圍優(you) 化配置電力資源,加快區域電力市場建設,探索著全國範圍內(nei) 市場融合的可行路徑。
  年內(nei) ,31家電力交易機構陸續組建,為(wei) 電力供需兩(liang) 側(ce) 市場有序開放及“多買(mai) 多賣”市場格局的形成創造了必要條件:———貴州電力交易中心4月21日完成工商注冊(ce) ,成為(wei) 全國首個(ge) 多股東(dong) 有限公司製省級電力交易機構;———雲(yun) 南昆明電力交易中心8月25日掛牌成立,成為(wei) 全國第一個(ge) 電網企業(ye) 相對控股的電力交易平台;———重慶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股權結構實行多元化,成為(wei) 國家電網公司首家掛牌成立的股份製交易機構……依托交易平台,各地積極探索創新市場化交易機製:廣東(dong) 率先在全國進行有售電公司參與(yu) 的月度集中競價(jia) 、雲(yun) 南創新開展日前增量用電交易……2016年,年度雙邊協商交易、月度集中競價(jia) 交易、合約轉讓交易等交易模式在各地創新推進。
  此外,為(wei) 保障市場主體(ti) 合法權益,保證電力交易機構相對獨立和規範運行,貴州、廣州、北京等電力交易中心市場管理委員會(hui) 紛紛成立,全國首個(ge) 電力市場交易規則———《貴州省電力市場交易規則》出台……日益強化的市場監管,為(wei) 提高電力市場競爭(zheng) 公平性與(yu) 效率提供了保障。
  這一年,配售電側(ce) 改革引爆電力市場。
  在初具規模的電力市場中,已然放開的用戶自由選擇權,極大提高了用戶參與(yu) 市場的積極性,社會(hui) 資本投資增量配電業(ye) 務、開展售電業(ye) 務熱情高漲:———在廣東(dong) ,截至今年11月底,廣東(dong) 電力交易中心共有市場主體(ti) 1297個(ge) ,其中有210家售電公司進入市場,數量為(wei) 全國之最。
  ———在雲(yun) 南,新一輪電力體(ti) 製改革後的首張《供電營業(ye) 許可證》4月28日花落能投集團,邁出雲(yun) 南放開增量配電市場的第一步。
  ———8月16日,全國首個(ge) 混合所有製供電企業(ye) ———深圳前海蛇口自貿區供電有限公司,參加廣東(dong) 電力交易市場月度集中競價(jia) ,以全電量成交,實現了第一筆競爭(zheng) 性售電業(ye) 務。
  ———在湖北,8月26日,國內(nei) 最大的民資電力集團———上能電力集團在武漢正式掛牌成立湖北公司,社會(hui) 資本正式進入湖北電力交易市場。
  ———在貴州,選取國家級新區貴安新區為(wei) 配售電改革試點,組建由貴州電網公司、貴安新區開投公司、社會(hui) 資本按4:3:3股比組建配售電有限公司,在新區範圍開展增量配售電業(ye) 務。
  為(wei) 規範社會(hui) 資本投資增量配電業(ye) 務、開展售電業(ye) 務,年內(nei) 出台的《售電公司準入與(yu) 退出管理辦法》《有序放開配電網業(ye) 務管理辦法》,明確實行以注冊(ce) 製和信用監管為(wei) 核心的售電公司準入製度,不設置行政許可。《關(guan) 於(yu) 規範開展增量配電業(ye) 務改革試點的通知》公布了105個(ge) 第一批增量配電業(ye) 務改革試點項目。
  國家層麵的製度建設進一步發掘了改革的動力。
  電力體(ti) 製改革絕非一日之功,作為(wei)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在電力領域落地的重要戰略舉(ju) 措,電改更待實踐者久久為(wei) 功的韌勁和定力。(《中國電力報》陳學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