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顶游戏中心官网 > 發改委王斯成:分布式光伏尚未真正啟動
發改委王斯成:分布式光伏尚未真正啟動 2017-02-14 15:27:41

摘要: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表示,分布式光伏市場還沒有真正啟動,但市場潛力巨大,國家鼓勵發展分布式是未來的重點政策導向。

\
        2月13日,“愛光伏一生一世•PAT2017光伏先進技術前沿峰會(hui) ”在合肥盛大啟幕。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在作《分布式光伏發展的挑戰及對策》主題報告時表示,分布式光伏市場還沒有真正啟動,但市場潛力巨大,國家鼓勵發展分布式是未來的重點政策導向。
        王斯成指出,分布式的市場還沒有真正啟動,但潛力巨大,日本就是很好的例子。發展分布式需要更為(wei) 有效的政策,在合同能源管理上要規範,引入電網監管,第三方來核準電量,然後跟建築業(ye) 主進行交易。
        王斯成認為(wei) ,發展分布式需統一收費標準,一定要堅持不受配額限製,堅持補貼不拖欠,這樣分布式發電才能夠做起來。做分布式發電還要有工匠精神,儲(chu) 能、微電網、多能互補需要一些示範工程。
        以下為(wei) 王斯成演講文字實錄
        王斯成:我就簡單扼要的,把大家關(guan) 心的分布式跟大家交流一下,實際上分布式真正沒有啟動,到2016年底,整個(ge) 藍色的全是大型電站,分布式的也就13%多一點,就是分布式的市場沒有啟動起來,這是一個(ge) 客觀的現象,所以這是一個(ge) 很畸形的,大家都紮在大型電站,領跑者統統都是大型電站,這是不行的。從(cong) “十三五”建設規劃來講,可以看出來對光伏有兩(liang) 點,一個(ge) 是總量控製,它隻是110個(ge) G以上,電力規劃說到2020年分布式要達到60個(ge) G,剛才我們(men) 已經看到分布式到2016年底一共才多少?一共才10個(ge) G,要在今後四年裏麵再增加50個(ge) G,這當然不是沒有可能,這完全是一個(ge) 畸形的,大型電站的份額實際上隻有50個(ge) G,到去年年底就超過了60個(ge) G,按照這個(ge) 的話,所以能源局我估計也很難,因為(wei) 電力規劃不是新能源司主導來做的,所以在太陽能發電裏就沒有這個(ge) 配額,太陽能規劃裏麵就回避了占比的問題,因為(wei) 電力規劃給你框死了以後沒辦法做了,太陽能規劃就沒辦法出台了,但是有一點可以知道,就是國家還是鼓勵將來要重點發展分布式的,這隻是一個(ge) 導向。
        什麽(me) 叫分布式?在我們(men) 國家實際上是按照國家能源局的正式文件,35千瓦以下,單個(ge) 並網電功率20MW以下的都屬於(yu) 分布式光伏係統。而政策上是10千伏對應6MW,400V對應500kW的,什麽(me) 叫分布式的政策?第一不受配額限製,沒有配額,你隨便裝,隻要備案就可以了,第二就是補貼能夠及時到位,不像大型電站,包括分布式光伏電站都要到水規院排隊,上目錄,要等兩(liang) 三年,分布式沒有這個(ge) 問題,就是建築光伏和自發自用是享受分布式的政策,首先要把分布式的概念,就是中國分布式的概念搞清楚。另外實際上在國家的文件上,它還是有一些混亂(luan) 的,因為(wei) 前後出的文件太多,你看最早分區光伏電價(jia) 出台是2013年,出台都是分布式的,包括當時的分布式不管是全額上網的,還是自發自用的,都是享受4毛2,什麽(me) 時候開始的?就是全額上網的分布式光伏電站,包括全額上網的家用的,可以享受標杆電價(jia) ,這是2014年9月2號出台的文件,才明確了這一點,有這麽(me) 一個(ge) 過程。因為(wei) 前一段分布式隻能享受4毛2固定補貼,到現在為(wei) 止,很多全額上網的分布式電力公司給你的隻能先給你4毛2。另外就是1月18號剛剛發了綠色證書(shu) ,是資源認購綠色證書(shu) ,就是你有多少電量我去買(mai) ,現在在這個(ge) 文件裏就規定,不含分布式發電,我就覺得這個(ge) 毫無道理,當然它應該是一個(ge) 征求意見稿,不是,這是正式發的,今年是自願申購,購買(mai) 綠色證書(shu) ,但到明年就有可能,2018年起有可能強製執行綠色證書(shu) 製度,這個(ge) 政策是非常有力的,而前麵寫(xie) 了一個(ge) 不含分布式發電,為(wei) 什麽(me) 不含?它跟大型電站,第二分布式自發自用或者建築光伏,為(wei) 什麽(me) 不能夠出售綠色證書(shu) 呢,我就沒搞明白為(wei) 什麽(me) ,我就覺得這個(ge) 意見應該要提,所有的光伏發電電量都應該可以出售綠色證書(shu) 的,實際上在國家能源局的文件裏,也有些地方解釋的不清楚,這個(ge) 不含分布式,到底是不含分布式光伏電站呢,而且沒說明為(wei) 什麽(me) ,這個(ge) 就是有點問題了。但綠色證書(shu) 其實最早有一個(ge) 文件,國家能源局就是分配到各個(ge) 省,這個(ge) 不好執行,沒法執行,後來又有一個(ge) 征求意見稿,就跟火電捆綁,到2020年燃煤發電企業(ye) 的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比重達到15%以上,可以通過自建或購買(mai) 綠色證書(shu) 完成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考核指標,逾期未完成考核指標的,取消該發電企業(ye) 的發電許可證,這是非常強有力的政策措施,2018年我希望能夠像剛才文件裏說的,基本上要能夠強製執行這個(ge) 綠色證書(shu) 製度,因為(wei) 有了綠色證書(shu) 製度,所有的火電廠到2020年必須配備15%,大家可以算一算風電和光伏市場空間一下就釋放出來了,這是我們(men) 希望能夠強製執行綠色證書(shu) ,但是我覺得分布式發電應該包括進去,這個(ge) 文件寫(xie) 的不包括分布式發電,我覺得很不理解。
        另外分布式發電的商業(ye) 模式有兩(liang) 種,一種就是可以享受標杆電價(jia) ,一家一戶的全額上網也可以享受標杆電價(jia) ,還有一個(ge) 是自發自用,還是享受脫硫標杆電價(jia) 4毛2,全部自用是必須加防電流,不準許向上層平台返送。還有一個(ge) 自發自用,餘(yu) 電上網,這個(ge) 時候享受的是固定補貼。技術標準現在是這樣,有IEC的最早的針對分布式,主要強調了電能質量,1547是美國的標準,還有一個(ge) 德國的標準,就是接入配網的,這個(ge) 分布式指的是一個(ge) 千瓦以下,不包括10千伏、35千伏,咱們(men) 國家定義(yi) 到35千伏單點20兆瓦以下都屬於(yu) 分布式,這個(ge) 概念不一樣。另外就是微電網,微電網的聯網應該是1547-4,微電網肯定是屬於(yu) 自發自用的,微電網一定是屬於(yu) 分布式的,隻不過是分布式的一個(ge) 特例,這個(ge) 標準也有,這個(ge) 是國際標準。咱們(men) 國家分布式並網的標準是有了,就是國家標準29319-2012,有兩(liang) 點標準就是回避掉非常重要的兩(liang) 點,就是第一這個(ge) 供電平台能裝多少光伏,這是一個(ge) 滲透率的問題,結果它不提,根本就一個(ge) 字都沒有,到底是30%、25%、40%,總得有一個(ge) 什麽(me) 吧,不提,因為(wei) 當時討論的時候主要是沒有實驗依據,不知道這個(ge) 供電平台,這個(ge) 變壓器下麵到底裝多少配電網就受不了的,但是美國人家有,美國原來是15%,現在提到了30%,提了1倍,但是咱們(men) 國家沒有提,這是一個(ge) ,第二個(ge) 是逆功率流,如果設計防逆流的係統必須加防逆流的裝置,什麽(me) 時候是可以逆流,什麽(me) 時候不可以逆流呢?兩(liang) 個(ge) 非常重要的問題在技術標準裏結果都回避掉了,這是一個(ge) 不完善的,所以說現在執行起來就歸到我們(men) 開發商了,你到底這個(ge) 平台能裝多少,你自己心裏要有數,裝了多少你這個(ge) 配電網就不行了,另外能不能逆功率流,這個(ge) 複雜的問題就交給開發商。
        那麽(me) 建築光伏是分布式裏非常重要的,而且建築光伏不要配額,隨便裝就可以,原來有一個(ge) 部頒標準,沒有國家標準,最近正在起草國家標準,建築光伏IEC的標準現在都沒有,所以建築光伏是一個(ge) 技術標準的空白,大家要注意。另外分布式為(wei) 什麽(me) 發展不起來,我認為(wei) 是有七個(ge) 障礙,第一大部分光伏都在東(dong) 部地區,太陽光資源比較差,盡管它的電價(jia) 稍微高一點,但是西部資源高了50%,但電價(jia) 沒有比西部高50%,所以收益比較差,第二建築不好選,另外產(chan) 權清晰、優(you) 質建築業(ye) 主難選,便於(yu) 安裝的且無建築安全隱患的建築很難找,第三建設規模小,第四合同能源管理交易風險的問題,第五是穩定性和自用電比例的問題,第六是光伏項目融資問題,第七是技術複雜,真正要做好分布式一定是工匠型的企業(ye) 才可以做得好。
        政策是這樣,政策主要依據的是2014年406號文,可以自由選取,可以全部賣給點網,也可以自發自用,餘(yu) 電上網,非常靈活,最重要的是沒有配額限製,第二個(ge) 補貼能夠及時到位,這兩(liang) 點是大型電站沒有辦法比的,大型電站第一要搶配額,第二補貼什麽(me) 時候到你手裏,這很難說的,兩(liang) 三年都拖在那兒(er) ,分布式發電沒有問題,國家電網是有文件的,你的補貼及時到位,分布式光伏和自發自用是直接從(cong) 財政部那兒(er) 拿錢的。還有非自然人項目具體(ti) 補貼發放審批程序按照光伏電站的方式執行,自然人項目由電網企業(ye) 轉付。另外就是光伏+,光伏+實際上是有爭(zheng) 議的,就是農(nong) 光、漁光、水光、林光等等,這些光伏+大部分都是大型電站,另外就是光伏+的問題我認為(wei) 主要是土地問題,盡管習(xi) 近平是參觀了張家口農(nong) 光補的電站,但並不意味著可以亂(luan) 占,國家五部委都明確耕地一定是農(nong) 業(ye) ,另外不能有非糧化、非農(nong) 化的傾(qing) 向,如果用農(nong) 用地的,所有的場地都要按照建設用地管理,這個(ge) 根本就執行不了,所以你別碰農(nong) 用地的邊,你要碰了農(nong) 用地,你將來就是不行,你根本做不了,我認為(wei) 光伏+應該是錦上添花,不能喧賓奪主,真正光伏+要做得好,要看首先加在什麽(me) 裏麵了,你的魚能不能夠養(yang) 好,你大棚底下能不能做到一流。說到分布式將來微電網和儲(chu) 能是非常重要的,這個(ge) 國家能源局已經發了文,就是多能互補,在用戶側(ce) 一定是冷熱電氣,發電側(ce) 是什麽(me) 呢?風、光、水、火、儲(chu) ,所以光伏企業(ye) 要想玩多能互補,我認為(wei) 90%的光伏企業(ye) 沒這個(ge) 能力,這一定是大集團才能做,當然國家能源局一共批了27個(ge) 項目,陽光電源有這個(ge) 技術可以參與(yu) 進去,裏麵既要有儲(chu) 能,又要有控製技術,整個(ge) 的能源管理係統,我認為(wei) 陽光是有這個(ge) 能力的,但你有沒有能力承接這個(ge) 項目那是另外一個(ge) 問題,但是你有能力提供儲(chu) 能,提供裏麵關(guan) 鍵的設備,這也是很牛的,參與(yu) 進去。
        另外一個(ge) 對於(yu) 微電網,剛剛出台的,2月9號征求意見稿,有一些技術要求,我認為(wei) 這個(ge) 也非常重要,說是微電網一直沒有政策,但現在出台了,當然是征求意見稿,政策支持也沒有明確,也沒有非常明確的對於(yu) 儲(chu) 能的額外補貼,沒有,我估計不會(hui) 出台非常明確的對儲(chu) 能補貼政策,但是一定要參與(yu) 進去,你在申報項目的時候,甚至開口了,允許你申請一些國家專(zhuan) 項資金的支持,我認為(wei) 這兩(liang) 個(ge) 項目是非常重要的,多能互補的項目跟微電網的示範,在“十三五”期間一定是非常大的一個(ge) 重頭戲,而且我覺得這部分中國一定是可以做到世界領先的,經過“十三五”,包括微電網,包括多能互補的智能電網,一定是引導世界的,因為(wei) 這些示範項目一旦完成,說明我們(men) 國家在這方麵又上了一個(ge) 新的台階,國外是沒有這麽(me) 大的項目。日本實際上是一個(ge) 很好的先例,它就發展分布式,就發展建築光伏,日本2013年就7個(ge) G,2014年是10個(ge) G,2015年就11個(ge) G,我們(men) 這麽(me) 大的國家才10個(ge) G,所以分布式市場還很廣。就是因為(wei) 日本推出了零能耗建築的推廣計劃,每年幾十萬(wan) 套就這麽(me) 推,商業(ye) 化的推,巨大的市場,所以中國應該有一些策略出台,才能真正把分布式做好,儲(chu) 能的市場才能推起來。
        結論第一分布式的市場還沒有真正啟動,但潛力巨大,日本就是很好的例子。第二就需要更為(wei) 有效的政策,現在領跑者都是針對的大型電站,分布式沒有特殊的政策來引導,第三項目管理上,合同能源管理要規範,引入電網監管,第三方來核準電量,然後跟建築業(ye) 主進行交易,這就好辦了,但現在電網公司沒有接入。另外統一收費標準,完成不一樣,另外一個(ge) 一定要堅持不受配額限製,堅持補貼不拖欠,這樣分布式發電才能夠做起來,另外分布式發電要有工匠精神,儲(chu) 能、微電網、多能互補需要一些示範工程,中國將在這一領域引領世界,應該錦上天花,不能喧賓奪主,謝謝大家。(云顶电子游戏网站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