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顶游戏中心官网 > 王勃華:多晶矽產業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典範
王勃華:多晶矽產業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典範 2017-06-09 18:01:54

摘要:雖然我國多晶矽產(chan) 業(ye) 化進程隻有近10年時間,但為(wei) 中國光伏走向世界頂峰貢獻良多,發揮了極其重要的基礎性作用。

\
  摘要:雖然我國多晶矽產(chan) 業(ye) 化進程隻有近10年時間,但為(wei) 中國光伏走向世界頂峰貢獻良多,發揮了極其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多晶矽材料成功的進口替代過程為(wei) “四基"問題的突破提供了諸多經驗教訓,對於(yu) “製造強國”戰略具有寶貴的借鑒作用。“保利協鑫能源”微信號征得作者同意,全文轉載自《當代多晶矽產(chan) 業(ye) 發展概論》序言。
  多晶矽是集成電路和太陽能光伏產(chan) 業(ye) 最為(wei) 關(guan) 鍵的基礎原材料。我國早在1958年就開始了多晶矽生產(chan) 的研究及中試,但幾十年來產(chan) 量始終維持在幾十噸規模,直到2005年洛陽中矽年產(chan) 300噸的多晶矽產(chan) 線投產(chan) ,才開啟了我國多晶矽的產(chan) 業(ye) 化發展進程,而四川新光年產(chan) 千噸多晶矽產(chan) 線2007年的投產(chan) ,則標誌著我國邁入了千噸級生產(chan) 技術。然而我國太陽能級多晶矽產(chan) 業(ye) 發生翻天覆地變化則發生在近10年之內(nei) ,生產(chan) 規模從(cong) 2005年之前的幾乎全部依靠進口發展到2015年占據全球近48%的份額。目前,我國太陽能級多晶矽在國際市場上己經具備較強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電子級多晶矽也已經過驗證,開始小批量供應。
  多晶矽產(chan) 業(ye) 的發展來之不易,在發展過程中一度受到“兩(liang) 高一資"問題的困擾,曾被看作“高能耗、高汙染、資源型”產(chan) 業(ye) 。誠然,在產(chan) 業(ye) 發展初期,由於(yu) 少部分企業(ye) 不完全掌握多晶矽生產(chan) 技術,生產(chan) 耗能相對較高,生產(chan) 副產(chan) 物未能有效回收利用。但經過近10年的快速發展,我國多晶矽企業(ye) 己完全掌握改良西門子法生產(chan) 技術,在市場競爭(zheng) 白熱化且環保監管愈發嚴(yan) 厲形勢的倒逼下,企業(ye) 積極通過降耗和循環利用副產(chan) 物以降低生產(chan) 成本。目前,多晶矽的生產(chan) 電耗已從(cong) 10年前的近400kw•h/kg下降至現在的80kw•h/kg,光伏全周期能耗僅(jin) 需1.3年即可全部收回;生產(chan) 過程中的副產(chan) 物也己基本實現閉環生產(chan) ,少量無法回收的氯矽烷也可通過中和實現達標排放;此外,多晶矽生產(chan) 中需要添加的主要是工業(ye) 矽粉,而我國矽材料資源極為(wei) 豐(feng) 富,在地球儲(chu) 量占比中位列第二,因此,所謂多晶矽產(chan) 業(ye) 的“兩(liang) 高一資”早己不複存在。
  雖然我國多晶矽產(chan) 業(ye) 化進程隻有近10年時間,在工業(ye) 發展的曆史長河中可謂微不足道。但恰恰在這10年裏,在多晶矽產(chan) 業(ye) 的助力下,我國的光伏產(chan) 業(ye) 取得了長足進步,並一步步地走向了世界的頂峰。與(yu) 此同時,與(yu) 中國光伏產(chan) 業(ye) 發展密切相關(guan) 的社會(hui) 環境、市場環境、配套環境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小到大,一個(ge) 有利於(yu) 中國光伏產(chan) 業(ye) 健康發展的、相對完整的光伏發展的大環境己經初步建立並逐步完善,一個(ge) 中國的、可以引領全球發展的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正在上述發展環境的培育下快速成長。因此可以說,我國多晶矽產(chan) 業(ye) 在中國光伏產(chan) 業(ye) 的快速發展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基礎性作用。  王世江博士先後在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半導體(ti) 所攻讀微電子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博士畢業(ye) 後在中國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發展研究院專(zhuan) 門從(cong) 事光伏領域的研究工作並擔任電子所副所長,並快速成長為(wei) 一位光伏行業(ye) 管理方麵的青年專(zhuan) 家,具有紮實的理論功底和研究能力,廣受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的好評。特別是近年來,作為(wei) 中國光伏行業(ye) 協會(hui) 副秘書(shu) 長的王世江博士置身於(yu) 中國多晶矽產(chan) 業(ye) 的發展大潮之中,經曆了多晶矽產(chan) 業(ye) 轟轟烈烈的快速發展過程和天翻地覆的變革,親(qin) 身參與(yu) 和體(ti) 驗了行業(ye) 發展中的酸甜苦辣,同時也培育出了他對中國多晶矽產(chan) 業(ye) 的深厚感情。本書(shu) 即是他在多年以來對多晶矽產(chan) 業(ye) 進行傾(qing) 心研究、親(qin) 身參與(yu) 大量的行業(ye) 活動以及工作實踐的基礎上,虛心向各有關(guan) 方麵的前輩專(zhuan) 家學習(xi) ,鍥而不舍地走訪了幾乎所有主要企業(ye) ,並與(yu) 諸多同行切磋後推出的一部力作。
  本書(shu) 從(cong) 行業(ye) 管理的角度出發,站在全行業(ye) 的高度,研究了多晶矽的產(chan) 業(ye) 特征與(yu) 曆史沿革、多晶矽生產(chan) 技術、多晶矽產(chan) 業(ye) 發展、多晶矽企業(ye) 概況、多晶矽產(chan) 業(ye) 政策等;內(nei) 容涵蓋了國內(nei) 與(yu) 國外,電子級多晶矽與(yu) 太陽能級多晶矽等各個(ge) 方麵;既有成功經驗的推介,又有對失敗教訓的總結。該書(shu) 在技術描繪時還充分兼顧了各個(ge) 相關(guan) 層麵的可讀性特點,以大量的工作實踐為(wei) 基礎,力求立論及推導科學準確,其技術分析部分深淺適度,既適於(yu) 企業(ye) 有關(guan) 技術及管理人員閱研,也可供政府機關(guan) 、行業(ye) 組織、投資領域甚至媒體(ti) 方麵等人士參閱。該書(shu) 的問世,可謂一道甘怡的業(ye) 界之饗,必將對中國多晶矽產(chan) 業(ye) 的持續、健康發展起到助益作用。
  值得指出的是,多晶矽產(chan) 業(ye) 的發展堪稱我國基礎材料產(chan) 業(ye) 自主發展的典範。眾(zhong) 所周知,我國目前雖己發展成為(wei) 舉(ju) 世公認的製造業(ye) 大國,但仍然存在著基礎關(guan) 鍵原材料差距較大、核心基礎元器件依賴進口、基礎製造工藝落後、關(guan) 鍵技術受製於(yu) 人(簡稱“四基")等問題,成為(wei) 製約我國實現製造強國戰略的關(guan) 鍵因素。多晶矽材料成功的進口替代過程為(wei) “四基"的突破提供了諸多經驗教訓,具有寶貴的借鑒作用。特別是本書(shu) 從(cong) 企業(ye) 、政府、市場等多個(ge) 層麵介紹了多品矽的發展曆程,也介紹了國外領先國家的發展經驗,這些都有助於(yu) 其他“四基”汲取其中的有益成分,助益它們(men) 盡快實現進口替代或彎道超車。
  我們(men) 相信,多品矽產(chan) 業(ye) 的發展前景是美好的,假以時日,電子級多晶矽也會(hui) 在太陽能級多品矽市場需求的帶動下,逐漸實現突破,最終助力我國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實現跨越式發展,祝願我國多品矽產(chan) 業(ye)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wei) 大複興(xing) 添磚加瓦。(云顶电子游戏网站登录 /作者係中國光伏行業(ye) 協會(hui) 秘書(shu) 長王勃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