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 > 柴發合:2018年環保攻堅戰怎麽打?
柴發合:2018年環保攻堅戰怎麽打? 2018-02-27 10:14:24

摘要:2018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召開前夕,中國網聯合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戰略研究院成功舉(ju) 辦“中國正在說?2018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前瞻”圓桌論壇。

  2018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召開前夕,中國網聯合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戰略研究院成功舉(ju) 辦“中國正在說•2018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前瞻”圓桌論壇。來自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的八位專(zhuan) 家圍繞宏觀經濟、脫貧攻堅、反腐、社會(hui) 保障和改善民生、國企改革、財稅改革、環境治理、立法等話題,暢聊新時代下2018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新看點。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柴發合在論壇上指出,生態文明建設在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中被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報告指出,從(cong) 現在到2020年,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決(jue) 勝期。要統籌推進“五位一體(ti) ”的總體(ti) 布局,而生態文明建設是其中的一個(ge) 重要部分,並且汙染防治攻堅戰是這一時期的“三大戰役”之一。
  柴發合表示,“大氣十條”實施五年來成效顯著,2017年是標誌性的一年,因為(wei) “大氣十條”可以說是“圓滿收官”。2013年國務院發布《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十條措施,明確經過五年努力,全國空氣質量總體(ti) 改善,重汙染天氣較大幅度減少;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空氣質量明顯好轉。
  柴發合展望2018年環保攻堅戰怎麽(me) 打?他表示大氣汙染防治的任務還非常嚴(yan) 峻。PM2.5濃度雖然呈現下降趨勢,但是濃度還持續高,要和世界上先進國家的空氣質量標準比較起來,我們(men) 還要走更長的路。冬季的PM2.5濃度雖有下降,但是夏季的臭氧汙染問題也開始凸現了,所以這種複合型汙,對未來大氣汙染防治是一個(ge) 非常大的挑戰。
  談及2018年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柴發合建議2018年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應該堅持力度不減,強度不減,監管力量不減。在三不減的情況下,持續推動大氣汙染防治的工作。並且以科學治汙,精準治汙,高效治汙和強力治汙為(wei) 特點來持續的推進大氣汙染防治工作。
  第一,進一步調整產(chan) 業(ye) 結構與(yu) 布局。近年來,產(chan) 業(ye) 結構的調整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特別是落後產(chan) 能的淘汰以及“散亂(luan) 汙”的治理都是取得了明顯的進展。但是這些工作還要持續,同時產(chan) 業(ye) 布局問題也要解決(jue) 好。到目前為(wei) 止,還有一些部分比如大的鋼廠,電廠仍然在城市的中心地區,要讓它們(men) 有序的退出市區,退出居民稠密區,減輕城區的大氣汙染。
  第二,要進一步的推動能源的結構調整。比如煤炭消費總量的控製,之前大家關(guan) 注的是煤炭的消費量,但是實際最重要的是銷什麽(me) 樣的煤有助於(yu) 環境質量的改善,有助於(yu) 提高能效。從(cong) 去年下半年開始的散煤治理工作,通過散煤治理,和中小鍋爐這部分的清潔能源的替代,來提高采暖清潔化的水平。同時,宜氣則氣,宜電則電,宜集中供熱則集中供熱,用多元的方式來解決(jue) 低空汙染、燃煤汙染帶來的環境壓力。
  第三,持續改善或者推動運輸結構的改變。中國從(cong) 目前的運輸貨運的能力來說,82.5%都是靠汽車運輸,所以大量的汽車運輸,給大氣帶來嚴(yan) 重汙染。
  柴發合建議把原來遺棄的軌道運輸體(ti) 係要建立起來。然後根據目前國家整個(ge) 物流的需求,特別是京津冀物流的實際需要,建立比較好、較幹淨的以鐵路網為(wei) 主的貨運運載模式,來減輕這部分汙染。
  在城市,機動車的汙染也是一個(ge) 非常大的問題。柴發合建議在城市裏麵,除了推動小轎車電動化之外,更重要的是把高頻車盡快實現電動化,比如出租車、灑水車、垃圾車等等車,因為(wei) 以上車基本上都是屬於(yu) 公共服務類型的車,那麽(me) 應該發揮政府的作用,來降低城市裏麵由於(yu) 一般機動車汙染,所帶來的問題。
  京津冀地區的汙染問題是全國是大氣汙染防治力度最大的地區,所以京津冀大氣汙染下降的幅度也是最大的。但是,在2018年除了把治理京津冀地區作為(wei) 重點以外,要逐步治理成渝地區、關(guan) 中地區、東(dong) 北地區,還有長江兩(liang) 岸地區等地區的汙染防治工作。
  最後,柴發合表示,“大氣十條”第一階段已經結束了,希望國務院能夠在今年啟動“大氣十條”二期方案的製定和行動方案的實施,通過多管齊下的方式,使環境質量迅速改善,來滿足2020年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目標。(來源:中國網-觀點中國  作者:柴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