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鋰電將被它取代? 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現狀解析 2017-12-01 11:57:49
摘要:有人說,未來新能源汽車三分天下,氫燃料電池必占其一。國家已經決(jue) 定大力扶持氫燃料電池產(chan) 業(ye) ,必將複製動力鋰電池產(chan) 業(ye) 的繁榮路徑,甚至會(hui) 取代動力鋰電池的地位。
有人說,未來新能源汽車三分天下,氫燃料電池必占其一。國家已經決(jue) 定大力扶持氫燃料電池產(chan) 業(ye) ,必將複製動力鋰電池產(chan) 業(ye) 的繁榮路徑,甚至會(hui) 取代動力鋰電池的地位。
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必然會(hui) 再次下調,到2020年補貼將全部退出,而從(cong) 各方消息來看,唯獨燃料電池汽車的補貼額度保持不變,並且國家已經明確發文鼓勵燃料電池產(chan) 業(ye) 的發展,必將極大的刺激企業(ye) 與(yu) 投資界的熱情。
相對於(yu) 動力鋰電池來說,一輛車儲(chu) 滿高壓氫氣後續航往往可以高達500公裏,並且氫燃料電池被公認為(wei) 最環保且最理想的一種能源形式。
但需要正視的是,目前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距離規模化運營還有非常長的距離,主要問題包括國內(nei) 產(chan) 業(ye) 鏈不成熟、成本太高、基礎設施薄弱等諸多問題。
國內(nei) 燃料電池係統核心零部件依賴進口,如氫氣循環泵、空氣壓縮機、大功率直流電源變換器等零部件沒有形成成熟可靠的供應鏈。技術方麵,中國車企在燃料電池係統的可靠性、耐久性方麵仍與(yu) 國外技術存在差距,如低溫啟動問題沒有解決(jue) ,環境適應性差等等。
在基礎設施方麵,目前國內(nei) 建設的加氫站僅(jin) 7座,少數車企涉足了氫燃料電池汽車,大部分不超過10輛,並且均是在客車領域。在乘用車領域的應用還沒有起步,一方麵是因為(wei) 乘用車技術難題高,而商用車較易實現,另一方麵是因為(wei) 是公交車等運營路線固定,對加氫站等基礎設施依賴程度不高。

上海安亭加氫站
一、政策與(yu) 補貼
1、國家補貼
根據2017年新能源汽車國家補貼來看,氫燃料電池輕型客車的標準為(wei) 30萬(wan) 元/輛、大中型客車50萬(wan) 元/輛的補貼。另外根據相關(guan) 規定,國家對符合標準的加氫站獎勵400萬(wan) 元/座。
對燃料電池汽車技術要求有以下兩(liang) 點:1)燃料電池係統的額定功率不低於(yu) 驅動電機額定功率的30%,且不小於(yu) 30kW。燃料電池係統額定功率大於(yu) 10kW但小於(yu) 30kW的燃料電池乘用車,按燃料電池係統額定功率6000元/kW給予補貼。2)燃料電池汽車純電續駛裏程不低於(yu) 300公裏。
2、政策鼓勵
目前國家層麵發布的包括《節能與(yu) 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等等多份文件均明確提出要發展燃料電池汽車。但針對產(chan) 業(ye) 短期和中長期的規劃、產(chan) 業(ye) 鏈發展並未做出具體(ti) 的說明。
不過消息顯示中國汽車工程學會(hui) 牽頭正開展促進燃電池汽車中長期發展的政策體(ti) 係設計,預計今年底就能形成方案上報。
根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發布的發展路線圖,到2020年,氫燃料電池車首先將實現在特定地區的公共服務用車領域達到5000輛規模示範應用;2025年逐步推廣至城市私人用車、公共服務用車等領域達到50000輛規模;最終在2030年左右,實現私人領域的白玩了規模推廣。
據了解,上海、佛山南海、江蘇如皋、浙江台州、湖北武漢等地均已經出台支持氫燃料電池發展的政策措施。例如佛山南海區明確提出,到2025年,南海區推廣燃料電池叉車5000輛,燃料電池乘用車10000輛,燃料電池客車5000輛。另據報道廣東(dong) 、山東(dong) 等多地有望跟進出台扶持政策。
二、產(chan) 業(ye) 現狀
1、氫燃料電池產(chan) 業(ye) 鏈尚未成熟
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核心是燃料電池,燃料電池上遊原材料是氫氣和氧氣;中遊產(chan) 業(ye) 主要包括燃料電池電堆、空壓機、水泵、氫泵、儲(chu) 氫器、加濕器以及部分裝配件,最終根據不同需求裝堆組成燃料電池。其中電堆是燃料電池中最為(wei) 關(guan) 鍵的部分,在整個(ge) 電池中的成本占比高達60%。
在技術方麵,有資料顯示國內(nei) 外電堆的性能水平還存在較大差距。例如目前豐(feng) 田的電堆技術
國內(nei) 外在電堆性能方麵差異較大,以豐(feng) 田為(wei) 例電堆中的單電池數量可達300-400片,而輸出功率可達114KW,而國內(nei) 水平通常在30-60KW。
2、加氫站建設難
據了解,氫氣的存儲(chu) 和運輸,甚至加氫站高昂的造價(jia) 等都成為(wei) 製約行業(ye) 迅速發展的瓶頸。
但目前國內(nei) 加氫站隻有7家,除了原有分布在北京、上海、河南鄭州、廣東(dong) 雲(yun) 浮、廣東(dong) 佛山江蘇如皋等地,並且還遠未達到商業(ye) 化運營。
據了解,一座加氫站的建設使用成本是一般加油站的三倍之多,並且還要高於(yu) 充電站的建設。另外氫氣屬於(yu) 易燃易爆氣體(ti) ,建設難度和安全管理、後期維護都要比建設充電站高。此外氫氣作為(wei) 易燃易爆危險氣體(ti) ,在運輸和儲(chu) 存安全要求技術條件高,對車輛的安全性也非常重要。
3、燃料電池成本高、技術與(yu) 產(chan) 業(ye) 鏈尚不成熟
一輛燃料電池汽車的動力係統由燃料電池係統、儲(chu) 氫瓶、驅動電機、整車控製係統、輔助電池係統構成。
其中最為(wei) 關(guan) 鍵的是燃料電池係統,由燃料電池堆(催化劑、雙極板、質子交換膜)、供氫和水/熱管理係統、空氣循環係統幾大部分構成,約占整車成本的63%。
這其中最為(wei) 關(guan) 鍵的部件是電堆,據了解,目前國內(nei) 可以大規模量產(chan) 電池堆核心部件的企業(ye) 非常少,有技術能力生產(chan) 電堆的企業(ye) 也很少,尤其是電堆中催化劑需要用到貴重金屬--鉑金,並且需求較高。上述這些原因都直接導致了燃料電池成本奇高。
另外在供氫係統中,高壓機和高壓儲(chu) 氫瓶等等技術都需要突破,例如目前國際上對儲(chu) 氫瓶的壓強標準是70兆帕,而國內(nei) 標準隻有40兆帕。
三、企業(ye) 布局情況
目前我國的氫燃料電池客車已經開始上路運營,但乘用車還沒有起步。一方麵是在商用車領域的技術門檻更低,客車氫燃料電池的體(ti) 積、能量密度、可靠性等要求等要低於(yu) 乘用車,另一方麵由於(yu) 加氫設施的限製,在客車尤其是公交車領域更容易實現運營。
1、宇通第三代客車續航達500公裏
2015年宇通客車獲得工信部的燃料電池客車生產(chan) 資質,成為(wei) 國內(nei) 商用車行業(ye) 首家通過燃料電池客車生產(chan) 準入申請的客車企業(ye) 。2016年,成功開發第三代燃料電池客車;2017年,獲得氫係統安裝資質。
目前宇通建設了國內(nei) 第三座加氫站,開發出第三代燃料電池客車,續航裏程已經高達500公裏。示範運行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河南鄭州、廣東(dong) 佛山、江蘇鹽城5個(ge) 城市。
2、福田汽車拿到最大訂單
福田汽車可以稱得上是國內(nei) 首家實現氫燃料電池客車批量化運營的企業(ye) 。
早在2006年,福田汽車與(yu) 清華大學、億(yi) 華通聯合承接了國家863計劃節能與(yu) 新能源汽車重點項目中氫燃料電池客車的研發,2008年,第一代氫燃料電池客車服務於(yu) 奧運會(hui) ;2014年,福田歐輝生產(chan) 出第二代12米氫燃料電池客車;2016年福田歐輝成功簽署了100輛氫燃料電池客車訂單,首次實現了全球氫燃料電池客車最大訂單。
目前福田歐輝氫燃料電池客車已涵蓋8.5米、10.5米、12米等多段產(chan) 品。
3、中通客車和大洋電機合作
日前,中通客車發布了一款12米氫燃料電池客車。在今年7月中通客車還宣布與(yu) 大洋電機合資設立子公司,開展“氫燃料電池係統及氫燃料動力總成係統”等項目,項目總投資達26億(yi) 元。據了解,該項目得到了聊城市政府的支持,當地政府提出“未來要把聊城建設發展成為(wei) 燃料電池之城”。
4、上汽大通發布首款FCV80
在近日舉(ju) 辦的廣州車展上,上汽大通展出了FCV80燃料電池版輕客,目前在廣東(dong) 佛山投放3台車,在上海也有共享班車和環島客運項目,未來FCV80可能成為(wei) 上海虹橋機場和浦東(dong) 機場到迪士尼之間的擺渡車。據上汽大通方麵在發布會(hui) 上透露,FCV80目前已獲得100台訂單。
5、陸地方舟發布首款客車
今年10月,陸地方舟正式發布了首款8.3米的氫燃料電池客車。據了解,該燃料電池客車會(hui) 最先在江蘇如皋進行示範運營。
除了以上,另外資料顯示蘇州金龍、五洲龍、上海申龍、青年汽車、佛山飛馳、東(dong) 風汽車、中植汽車等都涉足了氫燃料電池客車領域。
在產(chan) 業(ye) 鏈方麵,一大批企業(ye) 在氫燃料電池產(chan) 業(ye) 鏈上展開了布局。
例如傳(chuan) 統能源企業(ye) 神華集團開始在全國布局氫能產(chan) 業(ye) ,目前已在江蘇如皋建設了一座加氫站;新三板公司億(yi) 華通作為(wei) 最早從(cong) 事氫燃料電池研發生產(chan) 的企業(ye) ,除了多年來與(yu) 福田歐輝開發了多款車型,在今年上半年還與(yu) 中植新能源汽車簽訂300台氫燃料電池動力係統合同。日前由雄韜集團、五洲龍股份、北京氫璞以及浙江氫途聯合開發的“F1未來”(Future)係列氫燃料電池通勤車發布等等。
除了上述企業(ye) ,國內(nei) 還有一批如北京氫璞、浙江氫途、江蘇清能等等國產(chan) 車用燃料電池企業(ye) ,如大洋電機、雪人股份、富瑞特裝等A股上市公司在氫燃料電池產(chan) 業(ye) 鏈上均有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