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顶游戏中心官网 > 政策再發力化解過剩產能 將處置“僵屍企業”作為重要抓手
政策再發力化解過剩產能 將處置“僵屍企業”作為重要抓手 2018-06-28 12:05:43

摘要:去產(chan) 能工作除了明確重點領域目標外,還通過大力破除無效供給,把處置“僵屍企業(ye) ”作為(wei) 重要抓手,推動化解過剩產(chan) 能。隨著政策的不斷升級,我國去產(chan) 能工作必將開創新的局麵。

\
  去產(chan) 能工作除了明確重點領域目標外,還通過大力破除無效供給,把處置“僵屍企業(ye) ”作為(wei) 重要抓手,推動化解過剩產(chan) 能。隨著政策的不斷升級,我國去產(chan) 能工作必將開創新的局麵。
  去產(chan) 能再發力。近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六部委印發《關(guan) 於(yu) 做好2018年重點領域化解過剩產(chan) 能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部署推進重點領域化解過剩產(chan) 能工作。《通知》明確,2018年再壓減鋼鐵產(chan) 能3000萬(wan) 噸左右,退出煤炭產(chan) 能1.5億(yi) 噸左右,淘汰關(guan) 停不達標的30萬(wan) 千瓦以下煤電機組。加大“僵屍企業(ye) ”破產(chan) 清算和重整力度,做好職工安置和債(zhai) 務處置工作。
  專(zhuan) 家表示,去產(chan) 能工作除了明確重點領域目標外,還通過大力破除無效供給,把處置“僵屍企業(ye) ”作為(wei) 重要抓手,推動化解過剩產(chan) 能。隨著政策的不斷升級,我國去產(chan) 能工作必將開創新的局麵。
  抓住有利時機去產(chan) 能
  2016年以來,我國去產(chan) 能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累計退出粗鋼產(chan) 能超過1.2億(yi) 噸、煤炭產(chan) 能超過5億(yi) 噸;2017年,淘汰停建緩建煤電產(chan) 能6500萬(wan) 千瓦,提前超額完成了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由於(yu) 我國去產(chan) 能工作的紮實推進,多數煤炭、鋼鐵企業(ye) 盈利水平有所提高。”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工業(ye) 經濟研究所工業(ye) 運行研究室副主任江飛濤對記者說,2017年我國去產(chan) 能取得了積極進展,鋼鐵、煤炭去產(chan) 能改善了供給質量,提高了產(chan) 品價(jia) 格,企業(ye) 效益大幅回升。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ye) 利潤比上年增長1.8倍,煤炭開采和洗選業(ye) 增長2.9倍。
  據工信部提供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鋼鐵工業(ye) 協會(hui) 統計的重點大中型企業(ye) 累計實現銷售收入3.69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34.1%;實現利潤1773億(yi) 元,同比增長613.6%。此外,我國工業(ye) 企業(ye) 杠杆率也有所下降,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資產(chan) 負債(zhai) 率為(wei) 55.5%,比上年降低0.6個(ge) 百分點。其中,國有控股企業(ye) 資產(chan) 負債(zhai) 率為(wei) 60.4%,比上年降低0.9個(ge) 百分點。
  “隨著我國鋼鐵、煤炭去產(chan) 能的推進,企業(ye) 可以把資金、人才等資源更多地放在研發先進產(chan) 能上,企業(ye) 效益有了上升空間,市場也為(wei) 新鮮血液流動騰出了更多空間。”中國企業(ye) 研究院執行院長、首席研究員李錦表示,目前我國已經進入去產(chan) 能的紅利期,去產(chan) 能對於(yu) 鋼鐵、煤炭企業(ye) 效益提升的效果較為(wei) 明顯。從(cong) 利潤角度來看,去產(chan) 能間接影響了我國劣質煤炭、鋼鐵的產(chan) 量,導致部分煤炭庫存出現空缺,在用煤、用鋼高峰期會(hui) 出現供不應求的態勢,價(jia) 格由此飆升,而擁有優(you) 質煤炭、鋼鐵庫存的企業(ye) 也由此獲益。
  然而,價(jia) 格上漲增加了去產(chan) 能的難度。“受鋼鐵去產(chan) 能工作深入推進、‘地條鋼’全麵取締、采暖季錯峰生產(chan) 和市場需求回升等因素影響,2017年鋼材價(jia) 格大幅上漲。”李錦告訴記者,由於(yu) 鋼鐵、煤炭價(jia) 格上漲,去產(chan) 能情緒開始出現“鬆弛”,部分企業(ye) 家滿足於(yu) 現狀,不願意再做過多的去產(chan) 能動作;有的企業(ye) 開始“鑽空子”,在上級檢查時將產(chan) 能去除,檢查風頭過後產(chan) 能再次死灰複燃。可見,防止過剩產(chan) 能複產(chan) 成了去產(chan) 能的關(guan) 鍵所在。
  去產(chan) 能劍指“僵屍企業(ye) ”
  為(wei) 鞏固已有成果,防止已經化解的過剩產(chan) 能死灰複燃,《通知》強調,2018年化解過剩產(chan) 能工作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去產(chan) 能,更加突出質量第一、效益優(you) 先,把處置“僵屍企業(ye) ”作為(wei) 重要抓手。
  “把處置‘僵屍企業(ye) ’作為(wei) 重要抓手,推動化解過剩產(chan) 能,是今年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重要發力點。”江飛濤告訴記者,“僵屍企業(ye) ”是指那些沒有競爭(zheng) 力和盈利能力,低效占用資源,持續虧(kui) 損且不符合結構調整方向的企業(ye) 。這些企業(ye) 之所以能夠長期生存,靠的就是銀行和政府的“供血”。對“僵屍企業(ye) ”停止“供血”,就會(hui) 使其破產(chan) 。一種情況是,商譽與(yu) 盈利能力都比較低的企業(ye) 破產(chan) 後,其生產(chan) 要素流向了別的行業(ye) 。另一種情況是,生產(chan) 設備完好且勞動力素質較高的企業(ye) 破產(chan) 後,就會(hui) 有企業(ye) 對其進行並購,這就是“僵屍企業(ye) ”市場化的處理方式。
  “從(cong) 長遠看,要避免‘僵屍企業(ye) ’的產(chan) 生,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國有企業(ye) 改革,並取得實質性進展,消除產(chan) 生‘僵屍企業(ye) ’的土壤。”江飛濤告訴記者,《通知》所強調的深化國企改革和產(chan) 業(ye) 融合,是題中應有之意。
  在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公共資產(chan) 研究中心副主任譚靜看來,國有企業(ye) 既是推動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主戰場,也是化解過剩產(chan) 能的主戰場,尤其是在鋼鐵、煤炭、煤電等領域。去產(chan) 能工作不是簡單地做減法,減法是手段,乘法才是目標,應著眼於(yu) 發展以減法換乘法。推動去產(chan) 能工作表麵看是政府的要求,實則是中國經濟從(cong) 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的內(nei) 在要求,是以全社會(hui) 資源配置方式轉變推動配置效率提高的必然要求。去產(chan) 能工作的推進既是國企改革的重要內(nei) 容,也是資源配置市場化改革的重要內(nei) 容。
  “為(wei) 此,推動去產(chan) 能工作既要關(guan) 注企業(ye) 改革,更要有一盤棋的資源統籌配置思維,必須通過市場化機製推動國有資本高效合理流動而實現國有企業(ye) 改革與(yu) 產(chan) 業(ye) 融合。”譚靜告訴記者,國有企業(ye) 改革與(yu) 產(chan) 業(ye) 融合,一方麵,有利於(yu) 提高全社會(hui) 資源配置效率,發揮去產(chan) 能的乘數效應;另一方麵,以市場化手段推動國有資本的合理高效流動,並實現國有資本與(yu) 非國有資本的資本混合與(yu) 聚合效應,可以真正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you) 做大。同時,通過國企改革與(yu) 產(chan) 業(ye) 融和,倒逼企業(ye) 主動改革、主動創新、主動轉型,繼而真正提升企業(ye) 去產(chan) 能後的發展後勁和可持續性,真正提升企業(ye) 的市場競爭(zheng) 力和產(chan) 業(ye) 的國際競爭(zheng) 力,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競爭(zheng) 力的世界級企業(ye) ,對民營企業(ye) 的去產(chan) 能工作和未來可持續發展也將起到積極的示範和帶動效應。
  做好職工安置工作
  鋼鐵、煤炭、煤電企業(ye) 去產(chan) 能能否順利推進,職工安置是關(guan) 鍵。為(wei) 妥善解決(jue) 職工安置工作,近兩(liang) 年中央財政給予了專(zhuan) 項資金支持。按照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中央財政設立總規模為(wei) 1000億(yi) 元的工業(ye) 企業(ye) 結構調整專(zhuan) 項獎補資金,用於(yu) 支持鋼鐵、煤炭行業(ye) 化解過剩產(chan) 能過程中的職工安置工作。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鋼鐵、煤炭行業(ye) 化解過剩產(chan) 能職工安置工作取得較好成效,鋼鐵、煤炭行業(ye) 共分流安置職工110萬(wan) 人,其中2017年分流安置37萬(wan) 人。
  為(wei) 更好發揮獎補資金對去產(chan) 能職工安置的支持作用,《通知》明確,針對內(nei) 部轉崗安置、民營企業(ye) 資金使用等情況和問題,進一步研究完善相關(guan) 政策,保障職工分流安置,加大對職工生活保障和欠繳社會(hui) 保險費等方麵的支持。
  “在化解過剩落後產(chan) 能過程中,最關(guan) 鍵的問題就是去產(chan) 能企業(ye) 職工的安置,需要發揮好財政作用來解決(jue) 。”譚靜告訴記者,從(cong) 政策目標和實踐經驗看,財政支持有助於(yu) 解決(jue) 去產(chan) 能後人的生存與(yu) 發展問題,充分體(ti) 現了現代財政製度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改革理念;有助於(yu) 支持企業(ye) 更加積極、主動、高效去產(chan) 能,進而推動我國的經濟轉型升級,充分體(ti) 現了現代財政製度支持高質量發展的新發展理念。
  據她介紹,獎補資金的作用具體(ti) 可以概括為(wei) “保障生活、促進就業(ye) 、減輕負擔”三個(ge) 方麵。在保障生活方麵,中央財政加大了對去產(chan) 能中的“4050”人員等再就業(ye) 困難職工、零就業(ye) 家庭、特困地區和特困群眾(zhong) 的援助,發揮兜底作用。在促進就業(ye) 方麵,多方式拓寬去產(chan) 能安置職工的就業(ye) 渠道,幫助他們(men) 再就業(ye) ,包括對不裁員、少裁員的去產(chan) 能企業(ye) 發放穩崗補貼,對吸納去產(chan) 能分流職工的企業(ye) 給予扶持,安排資金對安置職工進行創業(ye) 、就業(ye) 培訓和服務等。在減輕負擔方麵,中央財政承擔去產(chan) 能企業(ye) 應繳納的內(nei) 部退養(yang) 職工養(yang) 老和醫療保險費、需支付的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職工的經濟補償(chang) 金等,減輕去產(chan) 能企業(ye) 的經濟負擔,調動其更加主動、高效地去產(chan) 能和妥善安置職工,繼而推動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實現經濟轉型升級。來源:中國財經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