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顶游戏中心官网 > 推進全球能源互聯網任重道遠
推進全球能源互聯網任重道遠 2015-11-16 10:39:05

摘要:專(zhuan) 家認為(wei) ,全球能源互聯網的構想宏偉(wei) 而富有遠見,未來發展空間巨大,但由於(yu) 涉及100多個(ge) 國家,受體(ti) 製機製和技術融通等諸多因素製約,要實現全球能源互聯任重道遠。

  在日前由中國產(chan) 業(ye) 海外發展協會(hui) 和國家電網公司聯合舉(ju) 辦、國網能源研究院承辦的全球能源互聯網論壇上,來自業(ye) 界的多位專(zhuan) 家認為(wei) ,全球能源互聯網的構想宏偉(wei) 而富有遠見,未來發展空間巨大,但由於(yu) 涉及100多個(ge) 國家,受體(ti) 製機製和技術融通等諸多因素製約,要實現全球能源互聯任重道遠。
        全球行業(ye) 整合麵臨(lin) 最大問題是機製各不相同。與(yu) 會(hui) 嘉賓一致認為(wei) ,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劉振亞(ya) 全力倡導的全球能源互聯網構想對構建國際能源合作新格局有著宏大的引領作用,但目前全球行業(ye) 整合麵臨(lin) 最大的問題是機製問題。
        所謂全球能源互聯網,是以特高壓電網為(wei) 骨幹網架、以輸送清潔能源為(wei) 主導、全球互聯的智能電網,是服務範圍廣、配置能力強、安全可靠性高、綠色低碳的全球能源配置平台。通過遠距離、大容量、高效率傳(chuan) 輸,使世界用能區域分享全球清潔能源帶來的好處,使世界能源資源富集的區域分享清潔能源資源優(you) 勢轉化為(wei) 經濟優(you) 勢的好處。
        華北電力大學能源與(yu) 電力經濟研究谘詢中心主任曾鳴認為(wei) ,全球能源互聯網建設應包括三個(ge) 階段,第一階段是國內(nei) 互聯。從(cong) 現在開始到2020年,要初步完成全國能源聯網,考慮各種能源及其相應的傳(chuan) 輸方式、各種用能負荷、各種儲(chu) 能方式的協調優(you) 化,實施領域側(ce) 重於(yu) 國內(nei) 或區域內(nei) 。第二階段是到2030年,構建國際區域內(nei) 的能源互聯。通過與(yu) 周邊國家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能源互聯體(ti) 係,實現國家之間清潔能源的互聯互通、優(you) 化配置。第三階段到2050年則是全球能源互聯網。主要是二次能源的電能生產(chan) 、傳(chuan) 輸、存儲(chu) 和使用的協調優(you) 化,將能源互聯網的概念推廣到全球。
        據國網能源研究院院長張運洲介紹,預計到2050年,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將達到300億(yi) 噸標準煤,其中清潔能源占比有望達到80%,主要轉化為(wei) 電力使用。未來全球發電量的比例是,太陽能發電占35%,風電占31%,水電占41%,其他為(wei) 常規化石能源發電。發電方式上,集中式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總發電量的71%左右,分布式發電量約占15%左右,其他為(wei) 化石能源發電、核電和海洋能發電。
        曾鳴認為(wei) ,清潔能源與(yu) 能源消費都存在著逆向分布的特征,因此要實現全球清潔能源的大規模開發利用,必須解決(jue) 清潔能源電力在全球範圍內(nei) 優(you) 化配置的難題,將智能數字技術和跨區域輸電技術結合起來,針對世界能源分布特點、用能情況以及社會(hui) 經濟條件,建立全球能源互聯網絡體(ti) 係。
        中國產(chan) 業(ye) 海外發展協會(hui) 研究規劃部主任張世國說,目前全球行業(ye) 整合麵臨(lin) 最大的問題是機製問題,100多個(ge) 國家,幾千種機製,怎麽(me) 對接,人怎麽(me) 交流,電網體(ti) 係怎麽(me) 溝通,規則、標準、技術怎麽(me) 融通,難度很大。全球整合資源和規則之間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jue) ,輸配電技術概念落地操作空間雖然很大,但操作手段有待商榷。
        “一帶一路”戰略帶動跨國能源合作。據張運洲介紹,全球能源互聯網構建,將遵循“先近後遠”、“先易後難”的原則,充分考慮地區的跨國聯網需求及技術經濟條件。在近中期,將積極推進陸上與(yu) 周邊國家的聯網,沿“絲(si) 綢之路經濟帶”西向延伸,逐步實現亞(ya) 洲-歐洲-非洲的電網互聯。未來十年間,將建設與(yu) 俄羅斯、蒙古、中亞(ya) 五國、巴基斯坦等鄰國的聯網工程,建設亞(ya) 歐洲際輸電,實現“絲(si) 綢之路經濟帶”能源電力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向西延伸。
        張世國表示,從(cong) 電力角度講,我們(men) 與(yu) 這些國家的合作潛力非常大。無論是水電開發還是新能源,風電、太陽能建設能力我們(men) 都是比較強的,相對優(you) 勢也是比較突出的,可以跟他們(men) 形成一個(ge) 對接。
        曾鳴建議,中國與(yu) 合作國家的經貿及能源合作應與(yu) “一帶一路”整體(ti) 路線相協調和配合,形成雙邊、多邊合作機製。唯有在符合戰略整體(ti) 利益的前提下,才能更加有效地實現最大化利益。
        張世國強調,由於(yu) 亞(ya) 非歐、拉美洲等資源分布不均衡,互聯網技術在能量傳(chuan) 輸方麵也麵臨(lin) 整合,需要技術專(zhuan) 家、資本投資者、產(chan) 業(ye) 投資者、政府部門、行業(ye) 、商協會(hui) 共同努力。(《經濟參考報》 郎婧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