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核電陣營正呈現出擴容趨勢,中國核電將迎“出海”新窗口 2020-03-05 11:27:43
摘要:世界核電陣營正呈現出擴容趨勢。
世界核電陣營正呈現出擴容趨勢。
近日,阿聯酋巴拉卡核電站首個(ge) 核反應堆獲得運營許可,阿聯酋將成為(wei) 阿拉伯地區首個(ge) 運營核電站的國家。
據世界核協會(hui) 統計,全球有40多個(ge) 國家計劃於(yu) 2035年前新建核電機組。其中,已有明確規劃的國家,計劃未來5-8年開工規模超過100台,約0.9億(yi) 千瓦(不包括中國);未明確公布規劃的國家,有望未來10-15年開工的規模超過200台,總計2.3億(yi) 千瓦。
“近年來,新興(xing) 發展中國家正處工業(ye) 化進程中,為(wei) 改善能源結構,對核電表現出較高熱情。長遠看,非洲、東(dong) 南亞(ya) 、中南美洲地區人口基數大,經濟發展快的新興(xing) 工業(ye) 國家具備發展核電的潛力,這些國家將成我國核電出口的主要目標國。” 中國電力發展促進會(hui) 核能分會(hui) 秘書(shu) 長汪永平告訴記者。
國際競爭(zheng) 依舊激烈
近日,美國西屋電氣公司與(yu) 巴西國有核能企業(ye) 簽署諒解備忘錄,雙方將在核電站運營、維護、核電新技術領域加強合作。同時,美國政府明確將2021年核能預算增至12億(yi) 美元,遠超2019年8.24億(yi) 美元預算;俄羅斯打造的全球首座浮式核電站“羅蒙諾索夫院士號”日前開始發電,預計到2025年開發出優(you) 化型電站用於(yu) 出口;法國電力集團計劃到2021年投資1億(yi) 歐元建設核電技術培訓學院,為(wei) 法國核電工業(ye) 輸送技術人才。
據了解,目前世界上僅(jin) 有俄羅斯、美國、法國、韓國、日本、中國具備出口核電機組的能力。其中,美、法為(wei) 傳(chuan) 統技術輸出方,品牌優(you) 勢明顯;俄羅斯始終將核電置於(yu) 國家戰略高度,其產(chan) 業(ye) 鏈完整,可提供核電項目全壽期服務,經濟性相比美、歐更具競爭(zheng) 力;韓國形成自主APR1400品牌,並改進設計推向中東(dong) 、歐洲市場。
汪永平表示,這些國家普遍以自主核電品牌為(wei) 基礎,以先進技術、可靠安全保障、優(you) 質服務參與(yu) 競爭(zheng) ,配合外交、資金、燃料循環服務、技術轉讓、人才培訓等搶占國際市場。
“從(cong) 供給側(ce) 看,國際核電市場中,美、法技術主導西歐,俄羅斯技術主導東(dong) 歐,韓日等國形成自主技術並積極出口。對我國而言,傳(chuan) 統核電強國所屬市場,對核電項目進入設置門檻較高,進入機會(hui) 相對較小,難以成為(wei) 近期主要出口目標市場。” 汪永平表示,“其中,沙特、印尼、孟加拉國、埃及、約旦、波蘭(lan) 等國,為(wei) 滿足其經濟發展對電力需求增長,降低能源進口或對化石能源的過度依賴,將成新建核電國家主力。”
中國後發優(you) 勢明顯
我國核電出口競爭(zheng) 力如何?
據記者了解,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目前以三代核電技術、核燃料循環、融資條件、技術經濟性和技術轉讓五個(ge) 因素評估核電出口國的競爭(zheng) 實力。經過幾十年的積累,以及三代核電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和壓水堆重大專(zhuan) 項實施,我國核電技術水平已躋身於(yu) 世界先進行列,在諸多領域形成了後發優(you) 勢。
公開信息顯示,我國自主知識產(chan) 權三代核電“華龍一號”首堆——福清5號機組建設順利,預計今年並網發電,是全球首個(ge) 未拖期的核電首堆;“華龍一號”海外首堆巴基斯坦卡拉奇2號汽輪機本體(ti) 安裝工作全部完成,3號機組電氣廠房實現送冷風;“華龍一號”在英國的通用設計審查(GDA)第三階段工作完成,已正式進入最終批準階段。此外,位於(yu) 山東(dong) 榮成的壓水堆重大專(zhuan) 項建設順利,機組效能、發電規模和設備國產(chan) 化有較大提升,具備一定經濟競爭(zheng) 力。
技術經濟性方麵,中國中原對外工程有限公司顧有為(wei) 撰文指出,長遠看,核電技術和設備生產(chan) 的知識產(chan) 權保護將成為(wei) 各國在三代核電出口過程中體(ti) 現技術經濟性的核心競爭(zheng) 力之一。由於(yu) 快速發展和相對較低的人力成本,中國在核燃料循環和運維成本方麵具有明顯的優(you) 勢。就建設周期,他表示,隨著三代核電的建設,AP1000和EPR建設不斷超期,ATMEA-1尚未動工,俄羅斯、中國、韓國在三代核電建設方麵優(you) 勢明顯。
汪永平也表示,雖然計劃發展核電的新興(xing) 經濟體(ti) 國家是我國核電出口的主要目標國,但要引起重視的是,這些國家一般要求核電出口國為(wei) 核電技術輸出和項目建設提供融資,並兼顧當地企業(ye) 利益和就業(ye) ,有較強烈的本地化、人才培養(yang) 和技術轉讓要求。
多措並舉(ju) 提升實力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目前我國核電國際合作項目相對較少,企業(ye) 國際項目管理和施工本地化、知識產(chan) 權保護等經驗仍不足,與(yu) 國外競爭(zheng) 對手仍有差距。因此,需進一步提升核電國際競爭(zheng) 力,加強核電“走出去”。
汪永平認為(wei) ,為(wei) 更好地提升競爭(zheng) 優(you) 勢,需要加快推進批量化和標準化建設,進一步降低“華龍一號”的成本、提高經濟性。同時,以內(nei) 促外,保持國內(nei) 核電穩定發展,提升自主品牌影響力,打造首堆示範效應和競爭(zheng) 優(you) 勢。
在汪永平看來,我國核電企業(ye) 還需提高海外項目的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進一步提升項目承包商競爭(zheng) 力,盡快在內(nei) 部運營、質量管理與(yu) 控製、營銷服務與(yu) 市場推廣方麵,適應國際市場需求。隨著核電技術走出去,要及時完善“華龍一號”後續配套的服務保障體(ti) 係,包括運維、檢修、燃料供應等。
政策方麵,汪永平認為(wei) ,針對國際核電項目推介以及裝備出口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定期協調、研究製定對策,防止國內(nei) 企業(ye) 無序競爭(zheng) ,形成合力。“簡化核設備出口審批流程,縮短審批周期。鼓勵核裝備製造企業(ye) 在借助三大核電企業(ye) 出海的同時,主動開拓國際市場,並加大扶持中小企業(ye) 智能製造。”
汪永平最後指出,以市場需求為(wei) 導向,加快型譜化、係列化產(chan) 品研發,開拓多用途小堆國際市場。“我國可重點考慮技術先進、安全性好、部署靈活的多用途小堆,結合與(yu) 出口目標國的熱電網、工業(ye) 基礎、投融資、廠址和應急等要求相對合適和比較成熟的優(you) 勢,有針對性地重點突破。”(中國能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