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顶游戏中心官网 > 豪擲84億 贛鋒鋰業大手筆布局底氣何來?
豪擲84億 贛鋒鋰業大手筆布局底氣何來? 2021-08-09 17:59:31

摘要:贛鋒鋰業(ye) (SZ:002460)今日集合競價(jia) 期間一度漲停,但開盤後全天震蕩,收盤股價(jia) 191 02元 股,漲幅3 50%。昨日晚間,公司公告擬84億(yi) 元建設年產(chan) 15GWh新型鋰電池項目。

  贛鋒鋰業(ye) (SZ:002460)今日集合競價(jia) 期間一度漲停,但開盤後全天震蕩,收盤股價(jia) 191.02元/股,漲幅3.50%。昨日晚間,公司公告擬84億(yi) 元建設年產(chan) 15GWh新型鋰電池項目。
  繼多個(ge) 上遊並購項目後,贛鋒鋰業(ye) 再次加碼產(chan) 能。昨晚公告顯示,公司控股子公司贛鋒鋰電擬以自有資金投資84億(yi) 元建設年產(chan) 15GWh新型鋰電池項目,其中在江西新餘(yu) 投資30億(yi) 元建設年產(chan) 5GWh新型鋰電池項目、在重慶兩(liang) 江新區投資54億(yi) 元建設年產(chan) 10GWh新型鋰電池科技產(chan) 業(ye) 園及先進電池研究院項目。
  意圖產(chan) 業(ye) 一體(ti) 化
  84億(yi) 元的大手筆投資,看似像行業(ye) 的一道炸雷,但從(cong) 贛鋒鋰業(ye) 的角度來看,更像一場籌劃已久的布局盛宴。梳理過往公告發現,公司2016年開始就逐漸通過投資並購滲透到海外上遊資源端。2016-2020年,保持著平均每年2~3次的並購速度。
  相較以往,今年並購速度明顯提升。2021年初至今,涉及的產(chan) 業(ye) 並購或投資事項已有8起,涉及資金已超過136.22億(yi) 人民幣,不僅(jin) 涵蓋各項海外鋰礦項目,還涉及到鋰電池生產(chan) 研發、電動汽車充電設備等下遊,大有掃通全產(chan) 業(ye) 鏈之勢。
  2020年以來,隨著新能源汽車需求提振,新能源電池概念再次備受追捧。在此背景下,行業(ye) 中相關(guan) 公司紛紛展開大動作擴展布局。8月4日,億(yi) 緯鋰能(SZ:300014)公告稱,公司及子公司擬在荊門投資新建年產(chan) 30GWh動力儲(chu) 能電池項目;新宙邦(SZ:300037)擬投資15億(yi) 元人民幣,在荷蘭(lan) 穆爾戴克投資建設荷蘭(lan) 新宙邦鋰離子電池電解液及材料項目;杉杉股份(SH:600884)下屬子公司上海杉杉在四川眉山設立項目公司並投資建設年產(chan) 20萬(wan) 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ti) 化基地項目,計劃固定資產(chan) 投資總額約80億(yi) 元。
  不過,相比天齊鋰業(ye) (SZ:002466)等同行,贛鋒鋰業(ye) 在固定資產(chan) 投資、在建工程成倍式增長依然令人矚目。
  高速擴張是否激進?
  如此擴張,亦引發是否過於(yu) 激進之問。而且從(cong) 2020年末開始,公司的貨幣資金持續保持在24億(yi) 左右的水平,是否足以支撐如此大手筆的投資?帶著這兩(liang) 個(ge) 疑問,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公司證券部。
  證券部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近一年以來持續的擴張動作,主要是基於(yu) 公司一貫的產(chan) 業(ye) 上下遊一體(ti) 化布局戰略,以及公司高層對行業(ye) 前景的樂(le) 觀判斷。
  目前行業(ye) 上下遊產(chan) 能供不應求,下遊需求持續旺盛,同行業(ye) 企業(ye) 也都在尋求擴張。雖然公司相比之下擴張更為(wei) 明顯,但都是基於(yu) 公司的整體(ti) 布局以及對行業(ye) 的判斷。
  對資金的安排,上述人員表示,公司2021年進行了一次港股定增,目前已經完成了配售,此外還會(hui) 考慮通過銀行貸款來補充資金需求。
  7月30日,公司互動易上透露,贛鋒鋰業(ye) 按配售價(jia) 101.35港元/股向不少於(yu) 六名獨立承配人成功配售合計4804萬(wan) 股H股,合計獲得資金約48.69億(yi) 港元。
  公司一季報披露顯示,公司目前資產(chan) 負債(zhai) 率39%,與(yu) 天齊鋰業(ye) 83%的資產(chan) 負債(zhai) 率相比,還有一定的負債(zhai) 承受空間。
  鋰材料加工與(yu) 冶煉行業(ye) 雖然受下遊提振影響備受追捧,但行業(ye) 相較於(yu) 上下遊有比較明顯的短板。贛鋒鋰業(ye) 此舉(ju) 全產(chan) 業(ye) 鏈布局,如果成功,行業(ye) 話語權無疑會(hui) 得到提升。但對今年來贛鋒鋰業(ye) 的動作,一二級市場反應不一。
  從(cong) 二級市場來看,雖然今年以來公司股價(jia) 漲幅82.70%,但是機構持股數量與(yu) 機構持股比例較2020年年末均有下滑,機構持股比例2021年年中相較於(yu) 2020年年末由42.55%下降至22.86%。
  但在一級市場,公司仍受大資金的追捧。2021年7月底,子公司贛鋒鋰電的增資,吸引了小米、OPPO、東(dong) 風汽車、長安汽車等一眾(zhong) 名企的青睞,除去贛鋒鋰業(ye) 的投資額,贛鋒鋰電合計獲得投資約9.71億(yi) 元,對應的注冊(ce) 資本為(wei) 3.89億(yi) 元。值得關(guan) 注的是,傳(chuan) 說中的小米汽車是否會(hui) 用贛鋒鋰電的電池,還有待觀察。 (財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