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日(1月24日),賽道股輪動反彈,截止收盤,鹽湖提鋰板塊大漲逾5%,鈉離子電池、鋰電池、儲(chu) 能、光伏概念等板塊漲幅居前。

政策助力行業(ye) 發展提速,鋰電行業(ye) 景氣度仍存
消息麵,青海省十三屆人大七次會(hui) 議近日召開,會(hui) 上提出加快建設世界級鹽湖產(chan) 業(ye) 基地是青海省2022年工作的首要重任。青海將著眼提高戰略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從(cong) 強鏈條、延鏈、補鏈入手,提高鹽湖資源利用綜合效率。為(wei) 實現“擴大鋰產(chan) 業(ye) 規模,釋放碳酸鋰產(chan) 能,提升鋰電池產(chan) 業(ye) 水平”的目標,青海將設立鹽湖產(chan) 業(ye) 發展基金,引進一批高新技術龍頭企業(ye) ,推動鹽湖產(chan) 業(ye) 集群強筋壯骨。
目前,鋰價(jia) 仍持續上漲,截止今日(1月24日),SMM碳酸鋰(99.5%電池級/國產(chan) )平均價(jia) 已達35.5萬(wan) 元/噸。全球新能源產(chan) 業(ye) 景氣度持續上升,但新增供給量難以跟進,國內(nei) 冶煉廠進入年底集中檢修時段,海外受疫情影響供應緊缺。國金證券指出,基本麵看,22、23年鋰資源緊張,24、25年也很難得到大幅緩解,鋰具備周期成長屬性。目前股價(jia) 中,市場仍將鋰作為(wei) 一個(ge) 周期漲價(jia) 品種看待。市場需要接受至少未來兩(liang) 年鋰板塊的高價(jia) 格、高利潤,特別是有資源的公司。
從(cong) 鋰板塊下遊產(chan) 業(ye) 鏈來看,開源證券研報指出,下遊企業(ye) 對目前的鋰價(jia) 相對接受,市占率是目前電池廠和車企首要考慮的問題。動力電池的價(jia) 格承受能力最高,部分整車企業(ye) 已經開始漲價(jia) ,預期動力環節部分完成傳(chuan) 導。儲(chu) 能市場容量大、增速快,很多企業(ye) 不願退出市場,但其產(chan) 品毛利率較低,對價(jia) 格較敏感,受鋰價(jia) 上漲影響最大。儲(chu) 能外其他邊緣需求、中低端需求同步受影響。等價(jia) 格高位回落,成長性將進一步凸顯。
核心標的方麵,國金證券認為(wei) ,板塊下個(ge) 好的布局時點判斷是一季報前,基本麵數據強化驗證+一季報高彈性業(ye) 績催化。標的上,22年重點圍繞業(ye) 績思路,將板塊分化,重點看好有資源有加工產(chan) 能且未來有成長性的公司,龍頭天齊鋰業(ye) 、贛峰鋰業(ye) ,彈性標的永興(xing) 材料、盛新鋰能、科達製造等。
平穩渡過業(ye) 績考驗,新能源有望企穩回升
自開年以來,A股持續陷入調整,以鋰電池為(wei) 代表的新能源賽道紛紛熄火,截止今日(1月24日)收盤,鋰電池板塊指數年內(nei) 累計下跌近8.4%,個(ge) 股中,延安必康今年以來累計跌近34.7%,永太科技、天奇股份、國機通用、維科技術、雄韜股份、科達製造、藏格礦業(ye) 等十餘(yu) 股跌幅逾20%。

注:今年以來鋰電板塊個(ge) 股情況(截止1月24日收盤)
國盛證券認為(wei) ,微觀層麵來看,開年以來機構發行顯著降溫,相比於(yu) 前兩(liang) 年的開門紅大幅低於(yu) 預期。而宏觀層麵,雖然近期央行降準降息接連落地,但一方麵,宏觀流動性傳(chuan) 導至實體(ti) 與(yu) 股市尚需時日,且去年年末行情對年初信貸寬鬆有所透支;另一方麵,穩增長逐漸進入效果驗證期,而2021 年1 月的高基數又限製了短期信貸擴張的想象力,因此股市走勢十分糾結。
對於(yu) 新能源主線能否回歸,國金證券認為(wei) ,新能源等機構重倉(cang) 股企穩回升概率大。當前新能源等機構重倉(cang) 板塊基本麵和政策麵均沒有明顯變化,企穩回升或是大概率事件。最近披露的年報預告,板塊內(nei) 公司均普遍實現了高增長。盡管部分投資者擔心市場對新能源板塊業(ye) 績增長預期過高,存在業(ye) 績低於(yu) 預期的潛在風險。但目前來看,平穩渡過業(ye) 績考驗的概率較大。(財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