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顶游戏中心官网 > 中國多地聯手展開“治霾攻堅戰”
中國多地聯手展開“治霾攻堅戰” 2016-10-24 10:42:09

摘要:10月份以來,中國京津冀地區已出現三次持續時間較長、範圍較大的重汙染天氣過程。環保部與(yu) 多地聯手展開“治霾攻堅戰”,“鐵腕應對秋冬季霧霾等重汙染問題。

  10月份以來,中國京津冀地區已出現三次持續時間較長、範圍較大的重汙染天氣過程。中國北方即將進入采暖季,為(wei) 破解冬季采暖燃煤散燒頑疾,環保部與(yu) 多地聯手展開“治霾攻堅戰”,“鐵腕”應對秋冬季霧霾等重汙染問題。

  三年減排顯成效重汙染強度降低
  為(wei) 解決(jue) 中國嚴(yan) 重的大氣汙染問題,改善空氣質量,2013年9月,國務院頒布實施《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大氣十條》),提出10條35項重點任務措施,明確要求到2017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顆粒物濃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
  今年7月,中國工程院會(hui) 同國家環保部發布《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中期評估結果顯示,中國空氣質量改善成效已經顯現。全國城市細顆粒物(PM2.5)、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呈下降趨勢,但環境空氣質量麵臨(lin) 的形勢依然嚴(yan) 峻。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5年,全國74個(ge) 重點城市PM2.5濃度均值由每立方米72微克下降到每立方米55微克,下降23.6%,日均值超標天數的比例由33.2%降至20.8%。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賀克斌23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與(yu) 過去三年同期相比,2016年10月以來,京津冀地區PM2.5日均濃度最大值為(wei) 每立方米241微克,與(yu) 前幾年相比有顯著下降,說明中國《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以來,對京津冀區域的重汙染“削峰”發揮成效。
  賀克斌說,監測顯示,今年10月以來北京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為(wei) 5天,與(yu) 過去三年相比,沒有增加。2014年10月,北京重度汙染及以上天數曾高達10天。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柴發合對中新社記者表示,2013年9月國家發布《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後,各部門製定了防治方案及實施細則,從(cong) 中央到地方,汙染防治力度前所未有。通過采取減少焚燒、強化工業(ye) 汙染防治、控製機動車數量等措施,空氣質量有所改善。尤其在非采暖季,京津冀等地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柴發合說,2013年以來,京津冀地區重空氣汙染發生的頻率、強度逐步降低。在眾(zhong) 多不利的氣象條件下,通過長期減排,已經對抑製重汙染,以及降低重汙染發生的程度發揮了正麵作用。
  主要汙染物排放量大是重汙染天氣“元凶”
  “但每年9月至10月份的季節轉換時期,隨著冷空氣南下,暖濕氣流向北推進,形成靜穩、高濕的天氣狀況,不利於(yu) 北京及周邊地區的汙染物擴散”,柴發合說,近幾年上述地區在此期間都發生過重汙染天氣狀況。
  今年10月以來,京津冀出現三次持續時間較長、範圍較大的汙染過程。10月19日,石家莊、北京、保定、太原、廊坊、唐山、邢台等地出現重度或以上空氣汙染,重度霧霾影響範圍達26萬(wan) 平方公裏。
  分析重汙染天氣成因,中科院大氣物理所研究員王自發對記者說,在中國不同地區的觀測結果表明,這個(ge) 季節大氣能見度,不僅(jin) 與(yu) PM2.5相關(guan) ,也與(yu) 大氣濕度相關(guan) 。如果大氣以水汽為(wei) 主,是霧;由PM2.5導致的能見度降低,歸因於(yu) 空氣汙染。而高濕度天氣不利汙染物擴散,會(hui) 使PM2.5值升高。
  賀克斌說,2013年以來,北京以及周邊地區幾次嚴(yan) 重汙染天氣過程,究其原因,主要汙染物排放量大是“元凶”。我們(men) 的減排已經取得進展,但是減排工作仍需持續。
  今年10月以來,北京出現三次重汙染天氣過程,分析原因,柴發合說,主要是各種汙染物排放的強度太大。相比上世紀九十年代,現在排放量增長很多。如今年9-10月份期間,分析PM2.5組成成分,與(yu) 人為(wei) 排放有密切關(guan) 係,主要為(wei) 燃煤、工業(ye) 生產(chan) 、機動車、揚塵等。
  柴發合說,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0月19日,今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4.3%,高於(yu) 8.5%的全國平均水平。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產(chan) 業(ye) 結構、能源結構以及交通格局與(yu) 方式決(jue) 定了區域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的長期性、複雜性。
  “鐵腕”減排多地聯手打好“治霾攻堅戰”
  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在10月21日召開的專(zhuan) 題會(hui) 議上指出,《大氣十條》實施以來,環境保護部和各地方、各部門協調聯動,有力推動各項治理工作。但9月以來,幾次大範圍的重汙染過程,使各地改善幅度明顯收窄,大氣汙染防治形勢十分嚴(yan) 峻。做好今冬明春大氣汙染應對工作,要加大重點區域督查力度,要下大力氣治理燃煤汙染、高架點源排放、移動汙染源,對違法超標排汙企業(ye) 依法從(cong) 嚴(yan) 處罰。
  秋冬和供暖季是完成年度大氣汙染治理目標任務的關(guan) 鍵時段。當前京津冀重點治理燃煤汙染。北京、天津、保定、廊坊正根據安排有序加快建設國家“禁煤區”,將基本淘汰城鎮地區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小噸位燃煤鍋爐窯爐基本“清零”。
  按照環保部的統一部署,位於(yu) 汙染傳(chuan) 輸通道的河北、山東(dong) 、河南等省的18個(ge) 城市以及北京市、天津市,確保在10月底前完成10萬(wan) 千瓦及以上煤電機組的超低排放改造。同時對水泥、鑄造、磚瓦窯行業(ye) ,以及未達到要求的火電、鋼鐵企業(ye) ,將從(cong) 11月份開始實施3個(ge) 月的錯峰生產(chan) 、壓產(chan) 減排。
  “隻有減排才能改善空氣質量,理想狀態為(wei) 即使出現不利的天氣形勢,也不會(hui) 發生空氣汙染”,柴發合說。(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