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具備電力體(ti) 製改革先行先試的良好條件的張家口,將建立完善利益補償(chang) 機製,並將組織實施規模化開發、大容量儲(chu) 能應用、智能化輸電通道建設和多元化應用示範四大工程。
我國可再生能源在快速發展的同時,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經營模式等方麵還存在諸多障礙,嚴(yan) 重製約能源結構優(you) 化。此次張家口建設可再生能源示範區,將在局部區域開展先行先試和創新示範,探索有利於(yu) 加快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新模式和新機製——
國務院近日正式批複《河北省張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範區發展規劃》,同意設立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範區,標誌著我國首個(ge) 經國務院批準的綜合性可再生能源示範區項目正式落地。專(zhuan) 家表示,可再生能源發展還存在一係列體(ti) 製機製障礙,亟須通過在局部區域開展先行先試和創新示範,探索有利於(yu) 加快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新模式和新機製。
刮出來的路
“壩上一場風,從(cong) 春刮到冬”。這是張家口所在冀北地區的真實寫(xie) 照,如今卻為(wei) 可再生能源破局刮開了一條出路。
“和傳(chuan) 統能源不同,可再生能源產(chan) 業(ye) 發展,是一項複雜的係統性工程,需要同時滿足多種條件,張家口無疑具備這些優(you) 勢。”張家口市發改委副主任郭俊峰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豐(feng) 富的可再生能源資源、良好的產(chan) 業(ye) 基礎、獨特的區位優(you) 勢、巨大的市場空間都為(wei) 當地可再生能源示範區建設提供了保障。
資料顯示,張家口是我國華北地區風能和太陽能資源最豐(feng) 富的地區之一。風能資源可開發量達4000萬(wan) 千瓦以上,太陽能發電可開發量達3000萬(wan) 千瓦以上,赤誠、懷來等縣各種生物質資源年產(chan) 量達到200萬(wan) 噸以上。
良好的產(chan) 業(ye) 基礎為(wei) 開發這些資源提供了條件。2014年,張家口市風電並網裝機660萬(wan) 千瓦,光伏發電並網裝機40萬(wan) 千瓦,全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151億(yi) 千瓦時,占全社會(hui) 能源消費總量的27%。張家口還擁有國家風光儲(chu) 輸試驗中心、全國首個(ge) 風電研究檢測試驗基地以及風機總裝、葉片製造等生產(chan) 企業(ye) ,初步形成了涵蓋開發應用、裝備製造、科技研發等相對完善的可再生能源產(chan) 業(ye) 體(ti) 係。
同時,京津冀地區巨大的能源消費需求,又為(wei) 消納這些可再生能源提供了可能。數據顯示,京津冀地區是我國主要的電力負荷中心之一,2014年全社會(hui) 用電量約為(wei) 5000億(yi) 千瓦時,其中化石能源電力占90%以上。按照《國務院關(guan) 於(yu) 印發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京津冀地區要實現煤炭消費總量負增長,未來可再生能源發展需求迫切,這為(wei) 示範區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
“張家口是京津冀地區向西北、東(dong) 北輻射的鏈接點,作為(wei) 京津冀地區的生態涵養(yang) 區、我國重要的可再生能源生產(chan) 基地和電力輸送通道節點,具備電力體(ti) 製改革先行先試的良好條件。”郭俊峰說。
建立利益補償(chang) 機製
新世紀以來,以可再生能源為(wei) 核心的能源革命快速演進。我國可再生能源在快速發展的同時,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經營模式等方麵還存在諸多體(ti) 製機製障礙,嚴(yan) 重製約能源結構優(you) 化。
晶科能源副總裁錢晶告訴記者,僅(jin) 一個(ge) 可再生能源補貼發放不及時的問題,就已經嚴(yan) 重困擾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ye) 。此外,現金流、盈利能力、資金成本等都會(hui) 影響各類資本進入產(chan) 業(ye) 的熱情。
“示範區的建設就是要率先打破製度藩籬,破解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深層次矛盾,為(wei) 可再生能源市場化發展和創新驅動發展探索新機製、新路徑。”國家發改委高技術司副司長任誌武表示。
張家口市常務副市長武衛東(dong) 表示,示範區將建立完善利益補償(chang) 機製。創新對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ye) 的補貼機製,簡化補貼程序,提高補貼效率;在核定電網通道建設投資成本基礎上,完善可再生能源並網成本補償(chang) 機製;建立電網輔助服務分擔共享機製,完善並網發電企業(ye) 調峰、調頻等輔助服務的考核和補償(chang) 機製。
示範區還將開展包括發電、用電和輸配電在內(nei) 的電力價(jia) 格體(ti) 製改革,建立健全新能源無歧視、無障礙上網製度,促進新能源上網價(jia) 格通過市場競爭(zheng) 形成;鼓勵社會(hui) 資本投資配電業(ye) 務,向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ti) 放開新增配電網投資業(ye) 務;完善示範區跨省(區、市)電力交易機製,向京津冀地區輸送電力;推進發用電計劃改革試點,通過確定示範區可再生能源電力占本地電力消費比例的年度配額指標,明確地方政府、電網企業(ye) 和發電企業(ye) 的責任,推動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納。
同時,示範區還將通過商業(ye) 模式創新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武衛東(dong) 透露,未來將發展多元多樣、眾(zhong) 創分享的能源產(chan) 銷服務新模式。比如采取第三方服務模式,鼓勵相關(guan) 企業(ye) 利用資金、技術和管理優(you) 勢建設分布式電源,自用為(wei) 主,餘(yu) 量上網,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
實施發儲(chu) 輸用四大工程
具體(ti) 到示範區建設規劃,針對可再生能源發儲(chu) 輸用四大環節,示範區將組織實施規模化開發、大容量儲(chu) 能應用、智能化輸電通道建設和多元化應用示範四大工程。
我國可再生能源集中於(yu) “三北”地區,未來規模化開發是必由之路。示範區將先行先試,利用既有資源高標準建設千萬(wan) 千瓦級風電基地。按照規模開發和高效利用相結合、本地消納和合理外送相結合、電網建設和電源開發相結合的原則,在逐步提高本地消納比例的基礎上,由近及遠拓展消納範圍,減少棄風限電,持續推進風電大規模開發。
可再生能源波動性大、負荷變化梯度大,需要通過不斷加強儲(chu) 能技術和優(you) 化電網來實現其接入電網。示範區將大力推廣應用儲(chu) 能新技術,積極探索商業(ye) 化儲(chu) 能方式,逐步降低儲(chu) 能成本。加大壓縮空氣儲(chu) 能、大容量蓄電池儲(chu) 能、飛輪儲(chu) 能等技術研發力度,開展規模化儲(chu) 能試點。同時,還將配套建設一批抽水蓄能電站,參與(yu) 區域電網調峰。
建設智能電網是電網優(you) 化的重要路徑。郭俊峰透露,示範區要創新可再生能源電力送出方式,結合新開發風電、光電送出和就地消納需要,依托中科院、電科院等科研機構,到2020年謀劃建設一批智能化輸電示範項目,引領可再生能源並網發展方向。其中,要加快示範區電力外輸通道建設,實現京津冀更大範圍電網的互聯互通。
可再生能源的就地消納,離不開多元化的能源應用。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王仲穎表示,促進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納,需要在供熱、市政照明、居民生活、工業(ye) 、農(nong) 業(ye) 、交通、建築等領域,大力推進用能方式改革。
根據《規劃》,示範區將重點推進可再生能源供熱、生物質能綜合利用、可再生能源產(chan) 業(ye) 消納、可再生能源交通工程以及分布式供能樣板項目。(《經濟日報》王軼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