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光伏產業鏈市場走勢和技術發展預判 2017-04-27 10:49:33
摘要:保利協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呂錦標接受訪談,就產(chan) 業(ye) 鏈的市場走勢和技術發展諸多問題做出解讀。
本月初,就2017年光伏技術發展,單多晶之爭(zheng) 等熱點問題,保利協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呂錦標接受分布式光伏雜誌訪談,就產(chan) 業(ye) 鏈的市場走勢和技術發展諸多問題做出解讀。采訪全文刊登在雜誌。

問:最近圍繞單多晶的爭(zheng) 論比較多,協鑫做為(wei) 多晶派,怎麽(me) 看?
呂錦標:說協鑫是多晶派,主要因為(wei) 我們(men) 保利協鑫這家公司做了大量多晶矽片,去年的產(chan) 銷量是17.5吉瓦,主要是多晶。
其實目前國內(nei) 主流的光伏企業(ye) ,數得出來的都是做多晶,主要產(chan) 品是多晶,也做少量單晶。中國的企業(ye) 十年前進入光伏開始就感受到多晶的發展潛力,包括我們(men) 保利協鑫,十一年前做多晶矽原料,09年才進入矽片,當時規劃的技術路線就是單多晶7:3的,單晶是7成大頭,但在產(chan) 能擴張過程中不斷改,現在形成近20吉瓦中單晶隻有1個(ge) 多吉瓦,主要都是多晶。這個(ge) 所謂的派別問題不是主動站隊的問題。我們(men) 的感受是晶矽技術產(chan) 業(ye) 發展和光伏市場選擇共同驅動的結果。
就技術流派而言,我們(men) 認為(wei) 沒有什麽(me) 高下之分。我看到很多單多晶技術指標的比拚,效率啊,衰減啊,各執一詞。還有很多對比試驗,十年二十年的數據,看誰多發電。其實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市場的真實選擇,你的組件賣什麽(me) 價(jia) ,品質穩定性如何,我特別同意有一個(ge) 觀點,單多晶主要看性價(jia) 比,看25年發電周期的投資度電成本。以前說就看效率高,效率高就是高端技術,實際還是要看成本,衛星上電池效率高達30%以上,但成本奇高,那是為(wei) 了科研可以不惜代價(jia) ,而光伏發電最終要平價(jia) 進入百姓生活的。目前大家的共識是,不管單晶多晶,關(guan) 鍵看組件的品牌,品質,看你的成本控製水平和提供的組件價(jia) 格,你的價(jia) 格決(jue) 定了在發電量相同的情況下電站投資成本高低,你的組件一條鏈成本控製決(jue) 定了你是否能持續提供性價(jia) 比高的光伏發電設備。
問:你怎麽(me) 看單多晶這樣的口水戰?
呂錦標:“口水戰”給人感覺不好,但也有存在的必要,首先是在國內(nei) 的光伏產(chan) 業(ye) ,單晶很弱小,通過宣傳(chuan) ,得到國家政策的扶持,對一些行業(ye) 之外,或傳(chuan) 統能源領域進入光伏的投資者,通過“效率高就是高技術”這樣的簡單邏輯來選擇單晶,在多晶幾乎一統天下的業(ye) 態下,對保持技術生態肯定有好處的。同時單晶發展了也會(hui) 促進多晶,比如16年單晶全改金剛線切割大幅降本了,在一片“單晶取代多晶”的呼聲中,多晶也不能固守傳(chuan) 統的砂線切割。
當然,我們(men) 主張技術方麵還是要科學嚴(yan) 謹,實事求是,至少堅持一條:“假話一句不講,真話可以不全講”。不要根據站隊,通過誇大宣傳(chuan) 誤導政策,誤導投資,那會(hui) 帶來資源浪費。另外雙方的爭(zheng) 論,即使是口水戰,隻要不是人身攻擊,都應該公開公平論爭(zheng) ,不要利用媒體(ti) 關(guan) 係采取刪貼這樣的極端手段。
問:可能主要是“口水戰”打多了,大家一看到就煩?
呂錦標:確實煩。但我同意一個(ge) 觀點,“口水戰”總比刪貼好,要相信大眾(zhong) 的判斷力。
另外我多說一句,之所以“口水戰”滿天飛,自媒體(ti) 在推波助瀾占很大因素。做為(wei) 傳(chuan) 媒,看到爭(zheng) 端多少會(hui) 小興(xing) 奮,這我理解,但做為(wei) 傳(chuan) 媒,包括自媒體(ti) ,還是要有起碼的職業(ye) 操守,可以有自己的觀點,但不要為(wei) 了媒體(ti) 關(guan) 係選擇站隊,甚至充當打手,包括一些正規的行情分析也標題黨(dang) 橫行,信息不對稱會(hui) 誤導各方。
問:最近單晶很火,價(jia) 格堅挺,都缺貨了,而多晶好象價(jia) 格已經往下走了,你怎麽(me) 看?
呂錦標:光伏產(chan) 品價(jia) 格跌是常態,這十幾年下來,包括往後,直到光伏平價(jia) 上網到來,這個(ge) 產(chan) 業(ye) 都是不斷進步中降低成本,價(jia) 格總體(ti) 下跌,整體(ti) 產(chan) 能總是過剩中淘汰落後,當然年度內(nei) 往往出現季度性甚至月度性上下波動。現在市場上還是多晶占大頭,彭博新能源的數據還是多晶占70%以上的多數,所以多晶跌是跟著大勢走,很正常的情況。
單多晶矽片都是年初開始價(jia) 格上漲的,多晶矽片在上個(ge) 月下旬開始跌,目前跌破5元,直奔4元了,但我們(men) 看到單晶矽片沒跌,報價(jia) 都在6元以上,主要是因為(wei) 單晶組件價(jia) 格堅挺造成的,多晶組件已經在2.8元/瓦左右了,單晶組件還在3.3-3.4,傳(chuan) 導到電池、矽片,就降價(jia) 。
問:我們(men) 看到一個(ge) 材料,按專(zhuan) 業(ye) 測算,目前的技術水平指標,單多晶在矽片端的性價(jia) 比差距在0.6元/片,組件端的性價(jia) 比差距在0.1元/瓦以內(nei) 。為(wei) 什麽(me) 會(hui) 這樣?
呂錦標:單多晶的成本差距主要在矽片端,其他原料端原生多晶矽、電池端、組件端,都差別不大,矽片端的差距主要是長晶,多晶是鑄錠,上千公斤的單爐裝料量,大錠切小錠,G8的爐可以切8X8=64個(ge) 錠,產(chan) 量高,單位成本低;單晶是拉晶,一兩(liang) 百公斤一爐,圓柱狀晶棒隻能切一個(ge) 長錠,最長四米。即使現在一爐拉多根,也主要是節約了坩堝底部熔凝需要的熱量。在切割都是同樣技術情況下,單多晶的成本差距就是長晶成本差距。
性價(jia) 比差距講的是成本,但市場價(jia) 格差還是受供求關(guan) 係影響。為(wei) 什麽(me) 在光伏安裝市場總體(ti) 增長不如光伏組件產(chan) 量增長的情況下,做為(wei) 主要交易額的多晶組件價(jia) 格下滑了,單晶卻價(jia) 格堅挺,主要原因是16年投標的“光伏領跑者”項目大比例的技術方案是單晶組件,承諾在6.30之前並網,而市場上可供應的單晶組件屈指可數。
問:聽說這部分數量也不大?
呂錦標:是不大,5個(ge) 吉瓦不到,但是單晶產(chan) 能基數小,而且要在短時間釋放。主要的瓶頸在矽片,做單晶的企業(ye) 少,矽片基本上內(nei) 部消化,象晶澳,單晶矽片起家的,做了電池組件,十幾年來都是一體(ti) 化供單晶組件。也有企業(ye) 是主要做單晶矽片,但組件一緊張,更是選擇大部分一體(ti) 化加工成電池組件,電池可以代工,多改單工藝好調整,組件封裝更是無所謂單多晶,所以現在矽片價(jia) 格高,但也沒什麽(me) 交易量。聽說原來結成的供貨聯盟也自然瓦解了,就是承諾單晶矽片賣價(jia) 隨著多晶調整,始終保持0.6元左右的差價(jia) ,現在的差價(jia) 最大到1.7元/片了。
問:不是都在擴產(chan) 嗎?聽說協鑫就10吉瓦!
呂錦標:都是宣稱的,一方麵現在做光伏製造利潤都不高了,現金為(wei) 王是第一位;另一方麵是鑄錠類單晶的產(chan) 業(ye) 化進展,投直拉單晶還是觀望的多。都在傳(chuan) 協鑫要上10吉瓦單晶,造勢的人想說,你看多晶老大都轉單晶了,你還猶豫啥!其實我們(men) 那裏現在建成的隻有1個(ge) 多吉瓦。而且直拉工藝主要瞄準N型單晶,這種工藝轉化率比現在的P型單晶高多了,目前問題是成本還下不來。
問:單晶那麽(me) 貴還缺貨,不會(hui) 改采購多晶嗎?價(jia) 格那麽(me) 低,效率也夠高。
呂錦標:確實都在改,原來設計成單晶的都在改。上周碰到一電站投資商,說去年那時候單晶廠家把組件價(jia) 格定得跟多晶差不多,隻高個(ge) 0.05元/瓦,不到0.1元,他就跟一單晶廠家訂好3.15元的單晶,但對方還說供貨緊,他果斷改,60片275瓦的多晶組件也就2.8元/瓦,還一線大廠的。當然,領跑者項目都是投標的,設計了單晶,中標後技術方案不能改。這部分是單晶政策性剛性市場。
問:市場上單晶組件少,為(wei) 什麽(me) 領跑者項目設計了這麽(me) 多單晶?
呂錦標:這是2016年定標準時失誤了,當時設定單晶、多晶和薄膜電池的領跑標準,參照了工信部2015年製定的《光伏製造行業(ye) 規範條件》,就在單多晶電池組件16%和15.5%的基礎上各加一個(ge) 點,製定了單晶電池組件效率17%,多晶電池組件效率16.5%的領跑者標準。其實工信部的準入條件是門檻標準,為(wei) 了扶持弱小的單晶,給了一個(ge) 較低的門檻,而多晶占市場80-90%以上的多數,希望通過提高門檻淘汰一部分低效率的小企業(ye) 。而能源局主導的技術領跑者應該是另一種思路,希望針對不同的技術,確定一個(ge) 同類技術中隻有少部分先進企業(ye) 的先進產(chan) 能才能達到,而促進其他產(chan) 能技術升級。當時確定16.5%多晶組件標準時,對應的電池轉換效率需要達到18.5%,全國隻有十家左右的少數企業(ye) 的少數產(chan) 能可以達到,其他大部分多晶產(chan) 能都達不到,而單晶組件17%的標準基本上現成的企業(ye) 都可以達到,所以造成單晶產(chan) 能無須投入技術升級,以現有產(chan) 品投標即輕鬆獲得領跑者項目的技術得分。造成為(wei) 單晶量身定製的背鈍化PERC電池技術產(chan) 能閑置,2016年15吉瓦的PERC產(chan) 能,隻有3吉瓦產(chan) 量。
問:現在情況怎麽(me) 樣?
呂錦標:現在國家能源局準備修訂,把單多晶標準拉開,定出來的標準對於(yu) 單多晶而言都得是少數達標,其他努力投入技術升級達標,比如現有的單晶產(chan) 能,不上PERC的肯定不能達標。多晶也一樣,隻有少數產(chan) 能達標,帶動其他產(chan) 能也發展PERC電池技術。(光伏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