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快訊 > 河南省電能替代全麵開花
河南省電能替代全麵開花 2016-04-27 11:30:31

摘要:從(cong) 城市到鄉(xiang) 村,從(cong) 生產(chan) 到生活——河南省電能替代全麵開花。4月22日,鄭州。位於(yu) 建設路上的一高校內(nei) ,打開一座身著迷彩建築的大門,3台熱泵機組佇(zhu) 立其中。

  從(cong) 城市到鄉(xiang) 村,從(cong) 生產(chan) 到生活——河南省電能替代全麵開花
        4月22日,鄭州。位於(yu) 建設路上的一高校內(nei) ,打開一座身著迷彩建築的大門,3台熱泵機組佇(zhu) 立其中。“學校此前是5台燃煤鍋爐供熱,現在是3台水源熱泵負責全院的‘冷暖’。”該學院工作人員馬家武解釋說,水源熱泵是利用熱泵機組吸收地下水中的熱量,經過壓縮機升溫升壓後向建築物供熱,節能、環保。
        同一天,兩(liang) 百公裏外的舞陽縣蓮花鎮。在16萬(wan) 畝(mu) 示範方田旁,種糧大戶張保國看著綠油油的麥苗,滿臉笑意。“此前澆地主要靠柴油機抽水,現在換成了電力部門的‘智能節水灌溉收費一體(ti) 化係統’,省力、省錢。”張保國說。
        這是河南省致力推廣電能替代的兩(liang) 個(ge) 縮影。據統計,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計推廣實施電能替代項目2700餘(yu) 個(ge) ,累計實現電能替代電量121.6億(yi) 千瓦時,相當於(yu) 在消費終端減少燒煤582萬(wan) 噸,減排二氧化碳1037萬(wan) 噸,減排二氧化硫、粉塵等77萬(wan) 噸。
        一個(ge) 勢在必行的抉擇
        長期以來,河南省一直麵臨(lin) 環境空間不足、環保壓力大等問題。麵對嚴(yan) 峻形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陸續出台了藍天工程行動計劃和實施方案,把燃煤治理和機動車汙染治理等作為(wei) 治理大氣汙染的重要抓手。而現實情況是,河南省能源結構單一,煤炭占全省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75%以上。
        相較不可再生的化石類能源,電能是清潔、高效、便捷的二次能源,轉換效率、排放效應明顯優(you) 於(yu) 煤炭、石油等一次能源。學界有這樣的共識:我國電能供應網絡相對完善,適合在能源消費終端環節各領域實施電能替代,能顯著減少城市汙染物排放,是推進能源消費革命,優(you) 化終端用能結構的重要途徑。
        為(wei) 著力解決(jue) 燃煤燃油造成的大氣汙染問題,順應“美麗(li) 河南”建設要求,省電力公司自2013年起麵向終端能源消費市場,全麵啟動電能替代工作。
        一場生產(chan) 生活方式的改變
        解決(jue) 問題就要抓住關(guan) 鍵矛盾。
        “燃煤鍋爐、窯爐以及民用散燒消耗仍占較大比重,因此,以電代煤的電鍋爐、電窯爐及家庭電氣化改造,是河南最具潛力的電能替代項目。”省電力公司敏銳地意識到這一點,電能替代工作由此發軔。
        “燃煤爐的優(you) 點是成本低,缺點是容易產(chan) 生濃煙、粉塵,對環境造成嚴(yan) 重汙染。過去,鑄造車間每生產(chan) 1噸鑄件約散發四五十公斤粉塵。”4月21日,林州市昊遠汽車配件有限公司經理栗東(dong) 雲(yun) 告訴記者,自改為(wei) 中頻電爐後,不僅(jin) 廠區內(nei) 外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而且成品合格率也提高了20%。
        除了燃煤機組,隨著機動車輛的日益增多,尾氣排放帶來的汙染也不容小視。助力電動汽車的發展,省電力公司不斷加快城市和高速公路快充網絡建設。
        4月23日,新鄉(xiang) 高鐵東(dong) 站一個(ge) 公交場站內(nei) ,從(cong) 南到北分布著兩(liang) 排充電樁。“這個(ge) 充電站是十天前投入使用的,可同時為(wei) 250輛新能源公交車快速充電。”場站負責人介紹說。
        “以前公交車用柴油作燃料,每公裏成本1.5元。現在每公裏耗電0.7度左右,隻有幾毛錢的成本。”新鄉(xiang) 市公交總公司副總經理李軍(jun) 說,目前,新鄉(xiang) 1041台公交車中,混合動力公交車160輛,純電動公交車103輛,其餘(yu) 均為(wei) 燃氣公交車。
        據介紹,截至2015年年底,省電力公司共建成充換電站28座、充電樁454個(ge) ,已投運的充換電設施累計充換電服務次數約29萬(wan) 次,服務車輛行駛裏程2780萬(wan) 公裏。今年,該公司還將完成4座城市快充站建設,以及連霍高速河南段24座快充站建設。
        在居民生活領域,電能替代同樣在快速推進。
        由於(yu) 燃氣管網及熱力管網敷設限製和傳(chuan) 統習(xi) 慣影響,目前全省仍有將近一半的家庭廚炊仍為(wei) 燃煤或爐灶方式。省電力公司營銷部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說,該公司將以全省1350個(ge) 供電營業(ye) 廳為(wei) 載體(ti) ,向客戶推廣應用碳晶電采暖技術,引領廣大居民享受低碳新生活。“特別是河南省廣大農(nong) 村地區經過家庭電氣化改造後,一到做飯時間,各家各戶‘不見炊煙起,隻聞飯菜香’將成為(wei) 一道看不見的風景。”
        一項澤被後世的工程
        實施電能替代後,同樣需要通過發電來向電網輸電,而河南省發電也多靠燒煤,會(hui) 不會(hui) 一樣汙染大氣環境?
        針對這一疑問,河南電科院博士李敏表示:“脫硫、脫硝、除塵等環保技術在煤電廠的應用,使電廠集中燃煤的單位排放量比粗放型直燃煤小得多,而且風、光、水發電比重在逐年提高,電能替代的環保作用顯而易見。”
        為(wei) 了中原的碧水藍天,河南省積極推動“電從(cong) 遠方來”能源生產(chan) 新模式,通過跨區送電,把西部高效、低排放的電能輸送到河南。據了解,1000千伏長治—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試驗示範工程、±800千伏天中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投運後,每年可為(wei) 河南省輸入電量500億(yi) 千瓦時以上,直接替代本省煤炭消費2300萬(wan) 噸,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4000萬(wan) 噸、二氧化硫33萬(wan) 噸,煙塵5000噸。
        未來幾年,電能替代、環保發電和節能降損技術應用將更進一步融入我們(men) 的生產(chan) 生活。
        根據省電力公司“十三五”規劃,結合河南地方特點,各地電力部門將繼續開展“以電代煤、以電代油”工作,以熱泵、蓄熱電鍋爐、高汙染燃煤自備電廠、糧食核心區農(nong) 業(ye) 電力排灌、重點城市和主幹高速公路電動汽車以及電鍋爐替代等為(wei) 重點,推動基礎設施電能替代。同時,加快推動城鄉(xiang) 居民家庭電氣化,力爭(zheng) “十三五”實現600億(yi) 千瓦時電能替代目標,可減少直燃煤1950萬(wan) 噸,減排二氧化碳4820萬(wan) 噸,助推霧霾天氣治理。(《河南日報》 陳學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