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亞:發展特高壓電網 破解霧霾困局 2017-01-12 14:59:10
摘要:2014年劉振亞(ya) 在人民政協報發表文章提出治理霧霾,根本出路是能源發展轉方式、調結構。重點是降低煤炭消費比重,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優(you) 化電源結構和布局。
治理霧霾,根本出路是能源發展轉方式、調結構。重點是降低煤炭消費比重,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優(you) 化電源結構和布局。關(guan) 鍵是要加快發展特高壓電網,推進“一特四大”戰略和電能替代戰略,轉變能源發展方式,實現我國能源從(cong) 以化石能源為(wei) 主、清潔能源為(wei) 輔,向以清潔能源為(wei) 主、化石能源為(wei) 輔的戰略轉型。
近年來,我國大氣汙染問題日益嚴(yan) 峻,特別是東(dong) 中部地區頻繁出現罕見霧霾,範圍廣、強度大、時間長,給人民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身心健康造成嚴(yan) 重危害,引起社會(hui) 高度關(guan) 注,大氣汙染已經到了非治不可、刻不容緩的地步。如果不采取果斷措施,堅決(jue) 遏製大氣汙染發展勢頭,隨著我國經濟社會(hui) 快速發展和能源資源消耗的持續增加,大氣汙染還會(hui) 加劇,對社會(hui) 發展、民生改善、經濟增長的影響將進一步加重。
一、霧霾問題的本質是能源問題
能源的開發利用對生態環境具有全過程、全方位的影響,貫穿開采、儲(chu) 運、加工、使用全部環節,涉及大氣、水質、土壤、地容地貌多個(ge) 方麵。當前嚴(yan) 重的霧霾問題,本質上是我國能源資源稟賦的“先天不足”、能源發展方式的“後天失調”這一對矛盾的長期積累和集中暴露。
以煤為(wei) 主的能源結構和直燃煤比重過高是引發霧霾汙染的主要原因。2013年,我國能源消費37.6億(yi) 噸標煤,其中煤炭消費25億(yi) 噸標煤,占66%;煤炭消費當中電煤、原料煤、直燃煤分別占51%、27%、22%,而發達國家80%以上的煤炭用於(yu) 發電。當前我國大氣主要汙染物中,約80%的二氧化硫、60%的氮氧化物、50%的細顆粒物來源於(yu) 煤炭燃燒,而燃煤排放當中近一半源自直燃煤。這種不合理的能源消費結構和消費方式,嚴(yan) 重破壞空氣質量。
長期以煤電就地平衡為(wei) 主,東(dong) 中部地區環境不堪重負,已經難以為(wei) 繼。我國煤炭資源近80%集中在西部、北部地區,而75%左右的煤電裝機分布在東(dong) 中部。京津冀魯、長三角地區單位國土麵積煤電裝機分別是西北地區的13倍、26倍,沿長江平均30公裏一個(ge) 電廠,從(cong) 南京到鎮江平均10公裏一個(ge) 電廠,嚴(yan) 重超出環境承載能力。大規模、遠距離向東(dong) 中部輸煤還在運、儲(chu) 環節造成多重大氣汙染,運煤鐵路兩(liang) 側(ce) 120米內(nei) 的空氣汙染超過國家大氣質量二級標準8倍,儲(chu) 煤場1公裏內(nei) 空氣汙染超過國家二級標準2.6倍。
黨(dang) 的十八大提出了“兩(liang) 個(ge) 一百年”的宏偉(wei) 目標,我國能源需求仍將剛性增長。預計到2020年、2050年,能源消費總量將分別達到50億(yi) 、70億(yi) 噸標煤。如不盡快轉變能源發展方式,我國大氣汙染問題將更加嚴(yan) 峻。
二、加快發展特高壓是解決(jue) 霧霾問題的治本之策
治理霧霾,根本出路是能源發展轉方式、調結構。重點是降低煤炭消費比重,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優(you) 化電源結構和布局。關(guan) 鍵是要加快發展特高壓電網,推進“一特四大”戰略和電能替代戰略,轉變能源發展方式,實現我國能源從(cong) 以化石能源為(wei) 主、清潔能源為(wei) 輔,向以清潔能源為(wei) 主、化石能源為(wei) 輔的戰略轉型。
發展特高壓電網,推動能源戰略轉型。“一特四大”戰略就是在能源資源富集地區,集約開發大煤電、大水電、大核電、大型可再生能源發電基地,通過特高壓電網,在全國範圍內(nei) 優(you) 化配置電力資源,提高化石能源的開發、配置效率,促進清潔能源加快發展。電能替代戰略就是“以電代煤、以電代油、電從(cong) 遠方來、來的是清潔電”,把工業(ye) 鍋爐、居民取暖廚炊等用煤改為(wei) 用電,減少直燃煤排放;大力發展電動汽車、電氣化軌道交通、農(nong) 業(ye) 電力灌溉等,減少燃油排放;以輸電替代輸煤,通過特高壓電網,把我國西部、北部富餘(yu) 電力大規模輸送到東(dong) 中部負荷中心,減少東(dong) 中部汙染排放,把周邊國家的電力大規模輸入我國,減少國內(nei) 汙染排放。將來,我國能源在開發環節將逐步以清潔能源為(wei) 主,在配置環節將逐步以輸電為(wei) 主,在終端環節將逐步以電力消費為(wei) 主,實現從(cong) 化石能源為(wei) 主向清潔能源為(wei) 主的全麵轉型。
發展特高壓電網,促進清潔能源發展。我國清潔能源資源豐(feng) 富,水能可開發資源6億(yi) 千瓦左右;風能、太陽能可開發資源分別超過25億(yi) 、27億(yi) 千瓦,相當於(yu) 18億(yi) 千瓦常規火電。如果全部有效開發這些清潔能源,將顯著改善我國能源結構。但我國70%以上的清潔能源集中在西部、北部地區,本地難以完全消納,而且距離東(dong) 中部負荷中心一般超過1000公裏,大規模開發後將麵臨(lin) 突出的棄水、棄風、棄光問題,隻有依托特高壓電網,將西部、北部地區豐(feng) 富的清潔能源大規模送出,在全國範圍內(nei) 消納,才能實現我國清潔能源的大規模高效開發。“十二五”以來,我國特高壓電網已經在促進清潔能源大規模開發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全國風電裝機超過7500萬(wan) 千瓦,近三年年均新增1500萬(wan) 千瓦,總規模和每年的新增規模均居世界第一;光伏發電裝機超過1500萬(wan) 千瓦,2013年新增近1000萬(wan) 千瓦,是全球光伏發電裝機增長最快的國家。
根據測算,通過全麵實施電能替代,2015年、2020年東(dong) 中部地區PM2.5汙染可比2010年分別降低12%、28%左右。長遠看,依托特高壓電網,形成以清潔能源為(wei) 主、電為(wei) 中心的能源開發利用格局,將從(cong) 根本上緩解我國大氣汙染問題。
本文轉載自《人民政協報》,發布於(yu) 2014-03-03期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