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董事長陳進行:不能肯定煤電產能"過剩”,但存風險 2017-03-09 15:39:08
摘要:大唐集團公司董事長、黨(dang) 組書(shu) 記陳進行表示,我國原來的電力結構是以火電、水電和少量核電構成,現在隨著新能源的加入及大力發展,使得我國電力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

兩(liang) 會(hui) 仍在持續報道,我們(men) 的上會(hui) 記者采訪到了全國政協委員、大唐集團公司董事長、黨(dang) 組書(shu) 記陳進行。他通過我們(men) 的平台向大家送上了節日祝福:祝能源行業(ye) 所有女同胞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快樂(le) !
同時,他還對電力結構性變化、煤電產(chan) 能是否過剩、清潔能源發展等問題進行解答,幹貨滿滿。
重新認識電力結構性變化
中國能源報:新能源的快速發展已經使我國電力結構發生了變化,您怎麽(me) 看火電和新能源的協調發展?
陳進行:今年我帶來的提案就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重新認識我國電力結構性新變化帶來的新機遇新挑戰》。
我國原來的電力結構是以火電、水電和少量核電構成,現在隨著新能源的加入及大力發展,使得我國電力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必須深刻認識這種結構變化對能源電力行業(ye) 帶來的影響。這其中有機遇,也有挑戰,關(guan) 鍵是要看怎麽(me) 去認識、怎麽(me) 去把握,找到規律,主動適應,進而促進整個(ge) 行業(ye) 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在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ti) 係中發揮新的更大的作用。
比如講,原來發電利用小時數是衡量電力工業(ye) 的重要指標。但現有電力結構與(yu) 原來相比發生了很大變化,大量開發的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屬性與(yu) 火電、水電大為(wei) 不同。新能源具有間歇性、季節性,而且與(yu) 需求側(ce) 不對稱,這意味著火電需要承擔著更重要的責任。
一方麵,火電要給新能源“讓路”,即新能源能發電時,火電要讓位於(yu) 新能源優(you) 先發電。另一方麵,火電還要發揮“兜底”作用,新能源不發電時,如果有需求,火電就要頂起來。在這過程中,火電發揮了比原來更大更重要的作用,原來火電僅(jin) 是保供應,現在還要承擔“讓路”和“兜底”的雙重責任。這就需要火電在未來發展中不僅(jin) 要更安全、更可靠,而且要更清潔、更高效、更靈活。
化解煤電過剩風險
中國能源報:國家在提“三去一補一降”,煤電領域如何保證理性發展?
陳進行:現在煤電產(chan) 能還不能肯定地講“過剩”,隻是存在過剩的風險,需要化解這種過剩風險。因此下一步,一是要有序發展,不能片麵追求規模、盲目發展,而是有組織的統籌協調好各種電源比例;
二是要科學發展,推動高科技含量裝備的發展,比如在提案中,我提出,要壓掉小的、陳舊的、排放高的、能效低的機組,也要推動大容量、高參數、低能耗、低排放的機組發展,這對提高我國電力科技水平、節能減排水平大有好處,而且可以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消納能力。
這就是“換水法則”,要維持好魚缸內(nei) 的水質、維持好這個(ge) 生態,就要經常放掉差的水,同時要補進好的水。對電力行業(ye) 而言,一方麵要大力發展新能源、清潔高效能源,一方麵火電要注重科技含量的提升,發展一批具有較高科技水平的清潔高效機組。為(wei) 此,我的第二個(ge) 提案就是《全麵實施能源創新驅動戰略,提升能源行業(ye) 裝備科技含量》。
關(guan) 心電力市場有序競爭(zheng) 、“一帶一路”建設
中國能源報:為(wei) 什麽(me) 會(hui) 提出《規範電力市場建設,促進公平有序競爭(zheng) 》這個(ge) 提案?電力市場無序競爭(zheng) 會(hui) 帶來什麽(me) 負麵影響?
陳進行:電力體(ti) 製改革持續深化,市場體(ti) 係、競爭(zheng) 機製正在逐步建立。但是,一些不規範的現象也隨之不可避免地出現,個(ge) 別地方的無序競爭(zheng) 給行業(ye) 帶來了一定負麵影響。這些問題與(yu) 改革初衷不符。
如果任由無序競爭(zheng) 繼續存在,不僅(jin) 會(hui) 影響電力市場正常健康發育,也會(hui) 嚴(yan) 重侵蝕發電企業(ye) 利益,不利於(yu) 電力行業(ye) 乃至整個(ge) 國民經濟穩定運行,也必然是不可持續的。國家有關(guan) 部門要完善規則細則,使競爭(zheng) 變得有序,要發揮各級政府的調控和監管作用,在有序中放開,在競爭(zheng) 中促進電力科技進步和節能減排水平,提高能源資源整體(ti) 配置效率和效益,真正構建一個(ge) 公平有序、良性發展、多方受益、健康可持續的電力市場。
為(wei) 此,在這個(ge) 提案中我提了三點建議:
一是抓治標,切實消除個(ge) 別地方有關(guan) 部門過度行政幹預和市場運行不規範的問題;
二是抓治本,督促指導地方政府建立正常的合法合規、公平競爭(zheng) 、多方受益的市場規則;
三是抓監管,盡快出台強化市場監管的專(zhuan) 門文件及其配套實施細則,加大對電力市場、交易機構、交易行為(wei) 等方麵的統一監管力度,促進市場規範建設、有序運行、健康發展。
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
中國能源報:大唐集團在積極發展非化石能源,現在的發展情況如何?同時談一下您對可再生能源配額製的看法?
陳進行:我們(men) 清潔能源裝機占比目前是32%左右。如果按照“非水”口徑統計,主要是風電和光伏,接近14%。特別是“十二五”以來,清潔能源發展步伐明顯加快,新投產(chan) 裝機62%為(wei) 清潔能源,其中非化石能源占比為(wei) 53%,如果按照“非水”口徑統計接近29%。今後還要大力發展、加快發展。
實行配額製是非常必要的,通過國家政策、宏觀調控,讓燃煤機組承擔更多的社會(hui) 責任和環境責任,讓新能源更好更快地發展。但是,這需要一個(ge) 過程:
一是要著力提高對新能源在節能減排中作用的認識;
二是要有相應措施來確保新能源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不棄風、不棄光;
三是要建立相關(guan) 政策機製,調動起企業(ye) 自覺性、積極性,讓企業(ye) 真正願意主動發展新能源;
四是要讓化石能源機組特別是煤電機組保持合理的效益水平,使之有能力更好地發揮好“讓路”和“兜底”作用。
中國能源報:關(guan) 於(yu) 非化石能源的消納問題,您有什麽(me) 建議?
陳進行:在這方麵我準備2個(ge) 提案,一個(ge) 是《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提高非化石能源消納能力》,一個(ge) 是《加快提高發電智能化水平,推動智慧能源體(ti) 係建設》。
這些年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發展迅猛,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也調動了央企、各投資企業(ye) 的積極性,因此新能源的建設發展不成問題,但消納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全國的風電、西北五省區的光伏、川滇地區的水電都存在這方麵的問題,棄風、棄光、棄水問題比較突出。
因此,要在國家層麵加大研究和投資力度,通過落實相關(guan) 規劃、建設送出通道、完善替代機製、推進科技創新以及提升發電環節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等,盡快提高非化石能源消納能力,讓這些寶貴的能源資源發揮好更大的作用,更好地服務於(yu) 綠色發展。
火電排放指標都過關(guan)
中國能源報:針對北方地區的霧霾問題,國家鼓勵清潔供暖,並出台鼓勵措施來推動熱電聯產(chan) 機組,您怎麽(me) 看?
陳進行:霧霾確實是一個(ge) 大問題,有報告指出,霧霾成因主要是五個(ge) 方麵,我認為(wei) 其中最主要的是燃煤、燃油。
有人說火電影響了大氣質量,其實並不完全是這樣,煤炭的分散燃燒,即散煤燃燒才是造成大氣汙染的真正原因。散煤燃燒未經處理,直接排放進大氣中。火電是集中燃燒,排放經過嚴(yan) 格的處理,並接受嚴(yan) 格的監管。我國有著世界上最嚴(yan) 格的環保標準,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標準都達到甚至低於(yu) 該標準。我們(men) 的燃煤電廠做到24小時監控,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將發電廠的環保指標同步實時在傳(chuan) 送到二級公司、集團公司以及環保部門、電網調度部門,各項環保指標都達到了國家規定要求。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打好藍天保衛戰”提出要減少散煤用戶,“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完成以電代煤、以氣代煤300萬(wan) 戶以上,全部淘汰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燃煤小鍋爐”,就是要變分散為(wei) 集中、集中治理。
目前,北方地區在地級市以上基本做到了熱電聯產(chan) 、集中供熱,但多數縣級以下城市還沒有集中供熱。但是縣級人口城市人口占比很大,用能用熱需求也很大,如果不做排放處理,後果是很可怕的。直觀數據是,燃煤在不作處理的情況下是二氧化硫排放為(wei) 每立方米2200毫克,而經過裝置處理之後則是十幾毫克,相差100多倍。因此,散燒煤一定要治理,特別是要加快縣級城市熱電聯產(chan) 或熱電冷多聯產(chan) 的發展步伐。
中國能源報:對煤電的超低排放改造,是否意味著造價(jia) 高的燃機會(hui) 迎來發展利好?就經濟性而言,燃機是否比燃煤機組更具優(you) 勢?
陳進行:燃機擁有強大生命力,發展燃機主要是看我國的天然氣供應如何。燃機的優(you) 勢在於(yu) 不經排放處理環保就能達標。
盡管燃機沒有排放處理這一環節,但是燃機的造價(jia) 還是高的,主要是運營成本高,我們(men) 的燃氣主要產(chan) 自西部地區或依賴進口,價(jia) 格偏高,而煤電價(jia) 格要低於(yu) 燃機、光伏、風電價(jia) 格。現在燃煤機組的環保處理技術應該說是成熟的,在國際上也是領先的。在我們(men) 大唐集團,所有燃煤火電機組都達到了地區排放標準,特別是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所有機組全部實現了超低排放,各項指標優(you) 於(yu) 國家標準。(中國能源網 鍾銀燕、渠沛然、何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