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山東臨沂市供電公司員工鄒兵:加快"煤改電"促進霧霾治理 2017-03-10 13:19:53
摘要:山東(dong) 臨(lin) 沂市供電公司員工鄒兵說,能源開發利用對生態環境具有全過程、全方位的影響。我國的霧霾問題是能源稟賦“先天不足”與(yu) 發展方式“後天失調”這對矛盾長期積累的結果。
中國電力報:今年兩(liang) 會(hui) 您關(guan) 注什麽(me) 問題?
鄒兵:我今年提出了加大“煤改電”實施,促進霧霾治理的建議。
中國電力報:您對霧霾的成因有什麽(me) 想法?
鄒兵:能源開發利用對生態環境具有全過程、全方位的影響。我國的霧霾問題是能源稟賦“先天不足”與(yu) 發展方式“後天失調”這對矛盾長期積累的結果。我國能源結構以煤為(wei) 主,2016年,全國煤炭消費約40億(yi) 噸,占能源消費總量的63%左右,大氣主要汙染物中,約80%的二氧化硫、
60%的氮氧化物、50%的細顆粒物來源於(yu) 煤炭燃燒。特別是全國仍有8億(yi) 噸左右的散燒煤沒有脫硫、脫硝、除塵裝置,環境影響突出。
中國電力報:您對治理霧霾問題有哪些思考?
鄒兵:實施電能替代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舉(ju) 措,也是優(you) 化終端能源消費結構,積極破解城市霧霾難題的必由之路。在我國能源消費比重較高的區域穩步實施電能替代,有利於(yu) 促進節能減排,保護生態環境,解決(jue) 日益嚴(yan) 重的能源安全問題和城市大氣汙染,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的重要途徑。
中國電力報:您認為(wei) ,在電能替代上存在哪些不足之處需要改進?
鄒兵:其實,盡管國家出台了很多鼓勵政策,為(wei) 電動汽車、熱泵等部分領域實施電能替代提供了有力支撐,但目前大多數地方政府對於(yu) 電能替代技術沒有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支持性政策,在電能替代項目的財政補貼、稅收減免、扶持投入等多方麵尚未形成配套政策,部分已有的補貼和獎勵政策難以落實到位,對用戶選用節能環保設備缺少必要的激勵政策。今年兩(liang) 會(hui) ,我想提出兩(liang) 點建議,一是要總結推廣京津冀“煤改電”經驗,擴大散燒煤治理範圍,力爭(zheng) “十三五”末將散燒煤消費量壓減2億(yi) 噸左右。二是,推廣“煤改電”,治理散燒煤,技術不是主要問題,關(guan) 鍵是成本。我建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過設立中央財政專(zhuan) 項基金,建立全社會(hui) 分擔成本機製,配套采取強製性環保標準等辦法,調動各方積極性,加快“煤改電”的實施。
中國電力報:您剛剛提到“煤改電”和“電能替代”,請介紹您所在公司的推進情況。
鄒兵:國家電網公司認真貫徹黨(dang) 中央、國務院相關(guan) 部署,加快推進電能替代和京津冀“煤改電”工程。截至2016年底,累計實施“煤改電”清潔取暖、燃煤自備電廠清潔替代、港口“油改電”等重點項目4.1萬(wan) 個(ge) ,完成替代電量1030億(yi) 千瓦時,相當於(yu) 減少燃煤5768萬(wan) 噸,減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汙染物排放1億(yi) 噸。其中,北京地區累計完成60餘(yu) 萬(wan) 戶居民的“煤改電”,2016年“煤改電”用戶采暖季用電量30億(yi) 千瓦時,相當於(yu) 減少燃煤170萬(wan) 噸左右,減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汙染物排放300萬(wan) 噸左右。(中電新聞網 徐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