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顶游戏中心官网 > 全社會用電數據預示新周期已來
全社會用電數據預示新周期已來 2018-01-10 10:57:02

摘要:全社會(hui) 用電數據顯示,我國經濟已經在2016年9月“冬去春來”,當前正處於(yu) 新一輪經濟周期的上升階段,而且經濟結構正在朝著理想的軌跡發展。

\
  全社會(hui) 用電數據顯示,我國經濟已經在2016年9月“冬去春來”,當前正處於(yu) 新一輪經濟周期的上升階段,而且經濟結構正在朝著理想的軌跡發展。
  2017年下半年以來,關(guan) 於(yu) 我國經濟是否已經進入新周期的討論與(yu) 爭(zheng) 論一直沒有停息。之所以存在爭(zheng) 論,是因為(wei) 還沒有尋找到明確的證據,證明經濟已經出現了企穩回升跡象。
  判斷國家經濟運行狀況,找到一個(ge) 準確的數據依據至關(guan) 重要。在當今時代,電力被廣泛地應用於(yu) 國民經濟各個(ge) 部門,對於(yu) 任何經濟體(ti) 而言,用電量都與(yu) 其產(chan) 出呈正相關(guan) 關(guan) 係,而且電力數據實時、準確、可靠,因此可以作為(wei) 反映經濟活動軌跡的良好指標。
  從(cong) 2017年前11個(ge) 月的全社會(hui) 用電數據看,我國經濟的整體(ti) 增長走勢令人樂(le) 觀,一直保持了回升態勢,因此可以斷言,2017年經濟運行狀況應該會(hui) 好於(yu) 2016年,我國經濟已經走出低穀,迎來了增速上升與(yu) 結構優(you) 化的V型上升階段。
  經濟迎來又一春
  根據全社會(hui) 用電量的變化規律,我國經濟的一個(ge) 完整周期約為(wei) 9年左右,像正弦波一樣起伏式發展,如果用“春夏秋冬”四季來比喻經濟的複蘇、繁榮、蕭條、衰退四個(ge) 階段,每個(ge) 季節平均耗時兩(liang) 年半左右。通過與(yu) 經濟運行實際數據的對比研究可以發現,這個(ge) 電力經濟學模型模擬出的經濟周期對真實經濟“季節”的判斷基本正確。
  在最近的一個(ge) 經濟周期中,2008~2009年“冬季”期間,因為(wei) 政府大幅投資的拉動,經濟增長越過了“春季”,直接進入2010~2011年的“夏季”,然後進入2012~2014年的“秋季”,並於(yu) 2015年進入“冬季”。2015年,我國全社會(hui) 用電量增速觸底,僅(jin) 為(wei) 0.95%,但是到了2016年,用電量增速已經回升到了4.95%,至今增速仍然持續攀升,由此可以判斷,我國經濟增長已經重新步入“春季”。
  2017年前11個(ge) 月,我國全社會(hui) 用電量為(wei) 57330.97億(yi) 千瓦時,同比增長了6.5%。保守估計,2017年全年用電量增速肯定會(hui) 在6.3%以上,相比於(yu) 2016年有明顯的回暖跡象。2016年用電量增速大幅增加的原因中,有兩(liang) 個(ge) 意外因素,其一是夏季天氣炎熱,推高了居民用電需求,如果排除這一因素,增速將降至3.5%左右;其二是2016年為(wei) 閏年,多了一天的用電量。而2017年在不具備意外因素的情況下實現了用電量的更快增長,說明我國經濟確實已經出現了全麵回暖的趨勢。
  通過用電量數據,可以計算出國家重點關(guan) 注的幾種主要產(chan) 品的產(chan) 量。2017年前11個(ge) 月,除了麵臨(lin) 嚴(yan) 重“去產(chan) 能”壓力的水泥和鋼鐵產(chan) 量依舊在下降,煤炭、有色、紡織品、紙製品、橡膠和塑料製品等的產(chan) 量均呈上升態勢,這是市場需求增加導致的結果。
  就業(ye) 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方麵,2017年年初,政府製定了年新增就業(ye) 1000萬(wan) 人的目標。而通過就業(ye) 數據與(yu) 用電量的關(guan) 係可以推算出,2017年1~11月份,我國第二產(chan) 業(ye) 新增就業(ye) 657.19萬(wan) 人,第三產(chan) 業(ye) 新增就業(ye) 1561.16萬(wan) 人,二者合計新增2218.35萬(wan) 人。即便預測數據與(yu) 真實情況存在偏差,預計2017年新增就業(ye) 也將創近幾年以來的新高。
  從(cong) 用電量數據來看,我們(men) 不僅(jin) 看好當前階段的經濟增長,也應該對未來一段時期的經濟發展有信心。在各細分行業(ye) 中,2017年前11個(ge) 月,器械設備製造業(ye) 的用電量同比增幅較大,這說明企業(ye) 對未來的市場預期較為(wei) 樂(le) 觀,已經開始為(wei) 擴大產(chan) 能做準備。企業(ye) 是實體(ti) 經濟的微觀組成部分,其生產(chan) 規模的擴大將為(wei) 宏觀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產(chan) 業(ye) 結構持續優(you) 化
  從(cong) 2011年1月份以來,我國第三產(chan) 業(ye) 用電保持平穩增長,用電增速要大於(yu) 第二產(chan) 業(ye) ;2015年11月份以來,第二產(chan) 業(ye) 中的輕工業(ye) 用電增速又基本高於(yu) 重工業(ye) 。這是我國經濟處於(yu) 工業(ye) 化後期的用電特征,也是經濟結構持續調整的成果。
  2017年依然延續這兩(liang) 大用電特征,前11個(ge) 月,用電量增速最高的是第三產(chan) 業(ye) ,達到了10.51%,服務業(ye) 發展很快;第二產(chan) 業(ye) 用電量增速為(wei) 5.5%,其中輕工業(ye) 增長強勁,高達7.06%,而重工業(ye) 僅(jin) 增長了5.12%,說明重工業(ye) 不再具備快速增長的市場環境。
  利用電力經濟學模型可以計算出,2017年1~11月份,GDP比2016年同期增加了7.97萬(wan) 億(yi) 元(2015年價(jia) 格,下同),其中第一產(chan) 業(ye) 貢獻了4.39%,第二產(chan) 業(ye) 貢獻了35.42%,第三產(chan) 業(ye) 貢獻了60.19%。從(cong) 經濟結構來看,2017年前11個(ge) 月三大產(chan) 業(ye) 的比重分別為(wei) 7.04%、38.38%和54.58%。
  具體(ti) 來看,在第二產(chan) 業(ye) 發展中,設備製造業(ye) 發揮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在當前重工業(ye) “去產(chan) 能”的環境下,拉動設備製造業(ye) 增長的主要是輕工業(ye) 企業(ye) ,即直接生產(chan) 消費品的企業(ye) 。第三產(chan) 業(ye) 方麵,各細分行業(ye) 新增增加值對新增GDP的貢獻率基本均衡,其中交通運輸業(ye) 和批發零售業(ye) 的貢獻均超過了10%,表現最為(wei) 搶眼。
  從(cong) 產(chan) 業(ye) 發展動能角度分析,重工業(ye) 主要為(wei) 投資拉動,而輕工業(ye) 的產(chan) 品大都為(wei) 直接消費品,為(wei) 消費拉動,第三產(chan) 業(ye) 更是直接反映了消費需求,輕工業(ye) 與(yu) 第三產(chan) 業(ye) 發展較快,說明我國經濟發展正在朝著理想的軌跡運動,逐步由投資驅動轉向了消費驅動。
  在我國經濟處於(yu) 新一輪周期上升階段的時候,經濟結構出現上述這些變化是讓人欣喜的,這為(wei) 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了一次難得的戰略機遇,為(wei)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進入後工業(ye) 化階段創造了條件。最近一段時期,經濟學界對我國經濟提出了許多警示,從(cong) 金融風險到市場泡沫,從(cong) 產(chan) 能過剩到地府債(zhai) 務等等,這可以讓我們(men) 更加警惕經濟運行中的一些風險,防範於(yu) 未然。然而,新的經濟發展形勢的出現,將不可避免地帶來新的問題與(yu) 挑戰,對此,我們(men) 應該有所認識並及時研究相應對策,比如用電量增速回升較快,需要不斷地滾動調整“十三五”電力發展規劃;經濟全麵回暖帶來了能源消費需求的快速增長,需要及時調整能源發展規劃以保證能源供給安全、可靠、成本可承受;由消費拉動的市場需求旺盛,需要不斷審視相關(guan) 的產(chan) 能調整政策,使其適應新的經濟增長等等。(《能源評論》胡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