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領跑者廢標”事件:誰在背後搗鬼? 2018-04-02 14:28:01
摘要:3月27日,國家能源局下發《關(guan) 於(yu) 山西光伏發電領跑者基地建設有關(guan) 事項的通知》,否決(jue) 了大同二期光伏領跑基地優(you) 選公示結果,並要求山西省發改委糾正相關(guan) 問題,業(ye) 界一片嘩然。
3月27日,國家能源局下發《關(guan) 於(yu) 山西光伏發電領跑者基地建設有關(guan) 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否決(jue) 了大同二期光伏領跑基地優(you) 選公示結果,並要求山西省發改委糾正相關(guan) 問題,業(ye) 界一片嘩然。
就在此次發文10天前,負責光伏“領跑者”項目優(you) 先評分的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下稱“水電總院”)也曾發文,緊急暫停青海格爾木、德令哈兩(liang) 個(ge) 基地的招標工作。
“領跑者”計劃的初衷是推促光伏技術進步,提高轉換效率,早日實現平價(jia) 上網。自2015年首個(ge) “光伏領跑者示範基地”項目問世後,光伏“領跑者”項目就成為(wei) 光伏行業(ye) 必爭(zheng) 之地。目前,在“領跑者”基地建設的帶動下,光伏發電距平價(jia) 上網目標越來越近。然而,積極的結果也難掩落實工程中的偏頗,在國家能源局和水電總院的“糾偏”、“打臉”過程中,光伏“領跑者”的不合理性也日益明顯。

評標結果“反常”
根據《通知》,大同二期遭否決(jue) 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不按照相關(guan) 文件要求和評分標準打分,二是不按照評優(you) 結果推薦公示入選企業(ye) 。
大同市政府今年2月發布的《大同二期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2017年競爭(zheng) 優(you) 選工作方案》(簡稱“方案”)顯示,水電總院負責組織成立專(zhuan) 家組和複核組,嚴(yan) 格根據工作方案實施優(you) 選工作,配合基地辦進行公示階段答疑等工作及後續相關(guan) 技術支持。大同市政府牽頭組建的光伏基地領導組辦公室的職責包括做好企業(ye) 優(you) 選標準、企業(ye) 申報情況、企業(ye) 競爭(zheng) 優(you) 選結果等階段性成果的主動公開。簡言之,水電總院組織評優(you) 打分,大同市政府負責推薦公示。
大同二期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共有5個(ge) 參與(yu) 公開競爭(zheng) 優(you) 選的項目,裝機容量均為(wei) 100MW,分布於(yu) 大同市左雲(yun) 縣、南郊區和渾源縣,各項目按計劃均應在6月30日前開工建設,並於(yu) 12月31日前並網。與(yu) 其它光伏“領跑者”基地一樣,大同二期項目應嚴(yan) 格按照國家能源局相關(guan) 文件對參與(yu) 企業(ye) 進行評分,具體(ti) 打分項涉及“投資能力、業(ye) 績水平、技術與(yu) 產(chan) 業(ye) 先進性、技術方案、上網電價(jia) ”等。
值得注意的是,業(ye) 績水平中的裝機容量、技術與(yu) 產(chan) 業(ye) 先進性中的組件效率和上網電價(jia) 等指標具有具體(ti) 的客觀標準,其它指標則具有一定靈活性,其中上網電價(jia) 以35%占據最高比重。
大同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官網顯示,截至2月16日,大同二期項目共接收到35家企業(ye) 報名,最終8家入選,其中包括以聯合體(ti) 形式中標。中標企業(ye) 申報電價(jia) 介於(yu) 0.40—0.45元/千瓦時之間,主要技術參數彼此間差距不大。“最低電價(jia) ”是得分的主要因素,其它7個(ge) 基地中涉及的33個(ge) 項目中,有21個(ge) 項目以最低價(jia) 中標,而大同二期項目主要以所在項目的第三低價(jia) 和第四低價(jia) 中標。評分過程是一個(ge) 複雜的過程,僅(jin) 分析最低電價(jia) 和主要技術指標並不能完全推導出背後過程,但也有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這比較反常”。
“最終公示結果令人傻眼,這可能是大同市權衡後的結果。”有不願具名的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評標小組由水電總院組織,地方政府和專(zhuan) 家庫中抽取的專(zhuan) 家一起打分。從(cong) 目前來看,評標評出來的企業(ye) 和公示的企業(ye) 並不一樣。”
地方主管官員:不知道、不參與(yu)
評標結果是否確為(wei) 大同市自行權衡的結果?其他相關(guan) 方對相關(guan) 情況是否知情?
當記者撥通山西省發改委相關(guan) 人士電話時,得到的回複是“這個(ge) 你要問大同市發改委,前因後果我們(men) 不掌握。”山西省發改委新能源辦公室程誌剛則在電話采訪中告訴記者:“我們(men) 正在按照國家的要求調查,需要和領導匯報。”當記者進一步問及調查工作將著眼於(yu) 哪些環節,程誌剛的回答仍為(wei) “需要先請示領導”。
省裏無法給出明確答複,大同市又作何回應呢?翻看大同市的優(you) 選方案,為(wei) 確保基地如期建成,市政府組織成立的光伏發電領跑基地領導組辦公室就設在大同市發改委,辦公室主任由市發改委主任王明生兼任。記者撥通了王明生的電話,得知采訪內(nei) 容事關(guan) 大同二期領跑者招標,王明生給出的回答是“我不知道這個(ge) 事,我不參與(yu) ”,隨即掛斷電話。
與(yu) 此同時,記者多次撥打負責組織優(you) 選評分的水電總院相關(guan) 人士電話,但一直處於(yu) 通話中或無人接聽狀態。
企業(ye) :評選過程跟企業(ye) 沒有太大關(guan) 係
官方三緘其口,相關(guan) 企業(ye) 則給出了一些關(guan) 於(yu) 招標情況的零星說法。
有不願具名的中標企業(ye) 負責人告訴記者,整個(ge) 評選過程跟企業(ye) 沒有太大關(guan) 係,企業(ye) 進行申報,相關(guan) 部門組織評選,並沒有一個(ge) 渠道告知申報企業(ye) 在哪個(ge) 分項得了多少分。“拿我們(men) 公司來說,也是看到公示結果才知道入選,看到國家能源局的發文才知道中標結果作廢。”
作為(wei) 山西本土企業(ye) ,晉能清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此次並未參與(yu) 二期項目的申報。公司總經理楊立友透露,“一期項目招標時,我們(men) 努力過,但是沒有中標。因為(wei) 當時的評分比較重視過往業(ye) 績,我們(men) 和大型國企之間還是有差距的。”同時,他也表示當時的評分由水規總院在北京進行,“這是一個(ge) 複雜的過程,其中細節,企業(ye) 並不知情”。
記者聯係多家參與(yu) “領跑者”招標的企業(ye) ,均不願就此事做出評價(jia) 。行業(ye) 專(zhuan) 家道出其中緣由:按照國家規劃,每年國內(nei) 地麵光伏電站指標僅(jin) 20多GW,其中“領跑者”占8.5GW,占比高達40%以上,“領跑者”是行業(ye) 必爭(zheng) 之地,企業(ye) 的人不願意出來說,也多是敢怒不敢言,怕得罪相關(guan) 方,影響以後拿項目。
意外接二連三
事實上,規劃指標8GW的第三批光伏“領跑者”此前已經曆多次“波折”,先是本該2017年開標的項目拖至2018年初才啟動,此後招標形態又發生了變化,在提高技術準入門檻的基礎上,首次啟動了技術領跑基地建設,最終確定以“10+3”(10個(ge) 應用領跑基地和3個(ge) 技術領跑基地)的形式招標,導致招投標時間更加緊張。
水電總院在暫停青海省德令哈、格爾木兩(liang) 個(ge) 領跑者基地的通知中稱,“在確認格爾木、德令哈領跑基地是否按省政府相關(guan) 文件征收城鎮土地使用稅政策、明確能否落實基地申報相關(guan) 承諾之前,暫停兩(liang) 基地企業(ye) 競爭(zheng) 優(you) 選等工作,相關(guan) 申報材料依法依規予以封存”。其後不到10天,青海省於(yu) 3月26日發文“暫緩征收土地稅”,意在配合“領跑者”基地相關(guan) 工作。據智匯光伏統計,2017年11月至今短短4個(ge) 月間,青海省已就是否征收土地稅,在紅頭文件中變更說法達3次之多,土地問題、地方保護主義(yi) 並不是隻存在於(yu) 光伏行業(ye) ,政府政策製定的初衷是為(wei) 了更好服務於(yu) 行業(ye) 發展,但“朝令夕改”的現象頻出,著實讓行業(ye) 和企業(ye) “心有不安”。
事實上,不僅(jin) 第三批“領跑者”基地在招標階段即頻現意外,規劃指標為(wei) 5.5GW的第二批“領跑者”基地同樣推進緩慢,據記者多方了解,在建設過程中,僅(jin) 僅(jin) 有兩(liang) 三個(ge) 基地的實際推進速度與(yu) 計劃進度一致,截止到2017年9月30日的並網節點之前,基地並網容量未過1/2。
“主要是用地問題,以及與(yu) 政府配合度的問題。”某基地不願具名的項目牽頭人不無焦慮地告訴記者,“一是地形複雜導致建設成本太高,企業(ye) 收益率受損較大。二是土地性質不明確,農(nong) 用地、林地權屬不清,返工、阻工多有發生。三是地方政府支持力度不夠,而政府支持與(yu) 否在基地的推進中起到關(guan) 鍵作用。四是在前兩(liang) 期基地實施過程中,土地補償(chang) 糾紛時有發生,價(jia) 低了,地征不來,價(jia) 格高了,企業(ye) 負擔不起。”
“從(cong) 前兩(liang) 批基地的實施情況看,加強政府承諾守信,降低投資企業(ye) 負擔將會(hui) 保證‘領跑者’基地順利實施和整個(ge) 光伏產(chan) 業(ye) 的進步。”某勘測院總圖所相關(guan) 人士告訴記者。
值得注意的是,“十三五”期間,光伏產(chan) 業(ye) 的最根本任務是技術進步和產(chan) 業(ye) 升級,而光伏“領跑者”計劃將在其中發揮關(guan) 鍵作用,甚至直接影響我國光伏產(chan) 業(ye) 走向。
光伏“領跑者”計劃現已推出3年,從(cong) 首批1個(ge) 項目的“一枝獨秀”,到第二批8個(ge) 項目的“遍地開花”,再到第三批13個(ge) 項目展開白熱化的“優(you) 中選優(you) ”,此項計劃被寄予厚望,這種厚望不止來自光伏行業(ye) 本身,還來自於(yu) 我國清潔能源轉型及能源結構優(you) 化的國家級大戰略。
“領跑者基地建設與(yu) 行業(ye) 發展核心目標緊密貼合,是光伏技術經濟性提升、成本下降、市場機製改進的有益探索和關(guan) 鍵支撐。”水電總院副院長易躍春此前曾公開表示,光伏產(chan) 業(ye) 將通過技術進步和平價(jia) 上網,最終實現從(cong) 補充能源、輔助能源向替代能源和主力電源的躍變。
按照國家能源局相關(guan) 要求,第三批“領跑者”基地應於(yu) 2018年3月31日前完成競爭(zheng) 優(you) 選,於(yu) 6月30日前全部開工建設。但從(cong) 招標階段就“狀況百出”的態勢看,第三批“領跑者”能否成功“領跑”,仍是未知數。
截至記者發稿,第三批光伏“領跑者”基地10個(ge) 招標項目中已有8個(ge) 公示中標結果,共涉及38個(ge) 項目,而上述青海兩(liang) 基地何時重啟招標仍無定論。(《中國能源報》作者:董欣、姚金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