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誌鵬:“十三五”光伏發電規模1.05億千瓦並非上限 2017-01-05 13:20:58
摘要: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梁誌鵬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在光伏發電的規模上來看,1 05億(yi) 千瓦並不是一個(ge) 上限,而是一個(ge) 指導性的發展規模。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記者]請問《規劃》寫(xie) 到2020年,光伏裝機達到1.05億(yi) 千瓦,這樣算起來每年新增裝機大概1200萬(wan) 的容量,會(hui) 不會(hui) 意味著我們(men) 未來五年光伏發展有所萎縮呢?
[新能源司副司長梁誌鵬]關(guan) 於(yu) 光伏發電到2020年達到1.05億(yi) 千瓦的問題,這是一個(ge) 關(guan) 鍵的問題。也是我們(men) 在編製規劃過程中非常關(guan) 注的問題。我們(men) 在製定“十三五”太陽能發展規劃時,對光伏發電進行了基本的考慮,在“十三五”時期光伏發電的主要任務是產(chan) 業(ye) 升級、降低成本、擴大應用。
[梁誌鵬]在光伏建設的規模方麵,不是簡單地規模越大越好,而是要把光伏的規模化發展和產(chan) 業(ye) 的技術進步結合起來,在這方麵要堅持正確導向,並不是簡單地在各個(ge) 地方建光伏電站,盲目地擴大建設規模並不能帶來光伏產(chan) 業(ye) 的技術進步。在光伏產(chan) 業(ye) 技術進步方麵我們(men) 主要采取兩(liang) 個(ge) 措施。
[梁誌鵬]一是通過領跑技術基地建設,把規模化光伏電站和上遊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技術進步結合起來,這是一個(ge) 協同創新,目的就是給先進的技術提供市場,加速降低成本。二是在分布式光伏方麵,結合完善機製、電價(jia) 改革,推進市場化交易,使交易成本降低,充分發揮其優(you) 勢,使國家的補貼能夠早日落實,從(cong) 而鼓勵各類投資者全麵參與(yu) 分布式光伏投資建設。
[梁誌鵬]在光伏發電的規模上來看,1.05億(yi) 千瓦並不是一個(ge) 上限,而是一個(ge) 指導性的發展規模。如果分布式光伏發展市場環境轉變得比較快、進展得比較好,建設規模就會(hui) 發展得大一些。另外對光伏發電的規模不應過於(yu) 敏感,因為(wei) 光伏發電的利用小時數比較低,在中部地區每千瓦每年隻能發一千多度電,所以按照規模它隻是火電1/4的發電量。對於(yu) 我們(men) 來講,“十三五”關(guan) 注的重點是推進光伏的技術進步,加速成本下降,所以要把國家的補貼資金效益最大化,不是單純地擴大規模。謝謝大家。(云顶电子游戏网站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