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顶游戏中心官网 > 中國能源發展的兩個關鍵:煤企轉型和新能源開發
中國能源發展的兩個關鍵:煤企轉型和新能源開發 2015-09-15 11:14:07

摘要:從(cong) 當前出現的一些新的能源消費特點來看,新能源的發展還將是未來的大趨勢,而轉型升級則成為(wei) 煤炭產(chan) 業(ye) 發展的必然選擇。

  今年以來,我國煤炭、石油、電力等能源產(chan) 業(ye) 一直處於(yu) 低位運行,據“中經產(chan) 業(ye) 景氣指數”顯示,三個(ge) 行業(ye) 前兩(liang) 季度的產(chan) 業(ye) 預警指數均在偏冷或過冷的範圍。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在7月27日召開的上半年全國能源形勢發布會(hui) 上也曾指出,上半年傳(chuan) 統用能行業(ye) 需求大幅回落,能源生產(chan) 、投資、進口增速下滑,能源供需總體(ti) 寬鬆。然而,當前能源消費低速增長、市場供需寬鬆的格局,也為(wei) 能源結構調整優(you) 化提供了契機。從(cong) 當前出現的一些新的能源消費特點來看,新能源的發展還將是未來的大趨勢,而轉型升級則成為(wei) 煤炭產(chan) 業(ye) 發展的必然選擇。

       煤炭產(chan) 能仍過剩行業(ye) 整合步履蹣跚
       據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我國煤炭產(chan) 量約17.9億(yi) 噸,同比下降約5.8%;四大主要用煤行業(ye) 中除化工行業(ye) 外,電力、鋼鐵、建材行業(ye) 用煤量均有所減少;全國進口煤炭約9987萬(wan) 噸,同比下降37.5%。另有分析稱,在市場需求無大幅回升及相關(guan) 政策的影響下,今年我國進口煤炭量會(hui) 繼續保持下降態勢,預計將降到2.2億(yi) 噸,較去年全年減少7000萬(wan) 噸。
       受需求量減少和環保政策的多重影響,淘汰落後產(chan) 能依舊是能源行業(ye) 重要的發展方向。中國經濟網記者從(cong) 國家能源局網站獲悉,國家能源局和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聯合發布了《2015年煤炭行業(ye) 淘汰落後產(chan) 能計劃》,其中明確規定2015年全國淘汰煤礦數量為(wei) 1254處,其中關(guan) 閉退出1052處,改造升級202處;計劃淘汰落後產(chan) 能7779萬(wan) 噸,其中關(guan) 閉退出6391萬(wan) 噸,改造升級1388萬(wan) 噸。
       各地方也在都在控製煤炭產(chan) 量,根據山西能源發展戰略規劃,到2020年,原煤產(chan) 量將控製在10億(yi) 噸以內(nei) ,內(nei) 蒙古也計劃將今年全區原煤產(chan) 量控製在10億(yi) 噸以內(nei) 。近日,山東(dong) 省發改委和省煤炭工業(ye) 局日前聯合發文,確定2015年全省煤炭產(chan) 量控製在1.46億(yi) 噸以內(nei) 。
       從(cong) 前7月的數據來看,山西省累計生產(chan) 原煤5.31億(yi) 噸,同比下降4.3%。陝西省煤炭產(chan) 量2.63億(yi) 噸,同比減少2020萬(wan) 噸,下降7.1%,山東(dong) 省煤炭產(chan) 量8610萬(wan) 噸,同比下降5.5%;雲(yun) 南省煤炭產(chan) 量2763萬(wan) 噸,同比下降10.7%;遼寧省國有重點煤礦煤炭產(chan) 量3082萬(wan) 噸,同比下降7.8%。
       盡管如此,在業(ye) 內(nei) 人士看來,煤炭產(chan) 量控製依舊任重道遠。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煤炭經濟研究院主任邢雷表示,“目前煤炭產(chan) 量降幅出現了收窄的情況,說明了控製產(chan) 能的任務還是比較艱巨。”
       汾渭能源煤炭分析師王旭峰表示,“煤炭產(chan) 量同比去年有所下降的,但是整體(ti) 產(chan) 量還是很難控製。中小煤礦關(guan) 停對總量影響不是很多,幾個(ge) 主要礦區的生產(chan) 能力還是挺強的,並沒有降多少。”
       在此狀況下,煤炭企業(ye) 實施轉型升級已經成為(wei) 必然選擇。有媒體(ti) 報道,在行業(ye) 低迷的環境下,已經有九成煤企陷入了虧(kui) 損的局麵,企業(ye) 要想脫困自救,就要擺脫單一生產(chan) 煤炭品種思維的束縛,一方麵加快淘汰落後產(chan) 能,在煤炭主業(ye) 上實行大集團跨區域發展戰略,一方麵要順應中國製造2025、一帶一路、互聯網+等國家大的戰略布局和新興(xing) 市場的發展需要,搶灘登陸具有發展前景的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從(cong) 而抬起頭走路,增強煤炭企業(ye) 的內(nei) 部造血功能,在煤炭市場回暖後,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也認為(wei) ,尋找新的增長點、轉型、煤炭清潔化、煤炭走出去等措施,都可以成為(wei) 煤炭企業(ye) 應對困境的中長期措施。

       傳(chuan) 統行業(ye) 比重已開始下降新能源必成主力
       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2014年底,國務院頒布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指出,我國優(you) 化能源結構的路徑是:降低煤炭消費比重,提高天然氣消費比重,大力發展風電、太陽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安全發展核電。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天然氣比重達到10%以上;煤炭消費比重控製在62%以內(nei) ;石油比重為(wei) 剩下的13%。
       而地方政府也在陸續推出相應的扶植政策。8月26日,北京市頒布了針對“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間並網發電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市級財政按項目實際發電量給予獎勵,獎勵標準為(wei) 每千瓦時0.3元(含稅),每個(ge) 項目的獎勵期限為(wei) 5年”的政策。在業(ye) 界看來,這將有可能在全國範圍內(nei) 形成更為(wei) 顯著的示範效應,對分布式光伏,乃至整個(ge) 中國光伏產(chan) 業(ye) 都是重大利好。
       對於(yu) 我國新能源未來的發展,行業(ye) 內(nei) 普遍認為(wei) 主要有三個(ge) 方向,一是提高低碳非化石能源比重,降低化石能源比重,實現增量調整;二是提高石油、天然氣在化石能源比重,降低煤炭的比重,實現存量調整,並實現化石能源清潔化;三是提高水電、核電、太陽能發電、生物質能發電的比重,降低煤電(火電)比重。而我國的能源結構調整進度也正在向計劃目標不斷前進。
       據中電聯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全國主要電網統調發電量比上年同期增長0.6%(日均),最高發電電力合計72644萬(wan) 千瓦,比上年同期增長1.5%。其中,火電20879億(yi) 千瓦時,同比下降3.2%;水電4234億(yi) 千瓦時,同比增長13.3%;核電772億(yi) 千瓦時,同比增長34.8%。另外一組大唐國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火電機組發電量同比降低約5.19%;水電機組發電量同比增加約18.06%;風力及光伏機組發電量同比增加約9.63%。
       晶科能源全球品牌總監錢晶在談及光伏業(ye) 的未來時說:“暢想一下,5年以後,中國可能是所有的工商業(ye) 、公用設施等適宜安裝光伏的屋頂都被要求使用光伏新能源,並獲得相對應的綠色評級;碳排稅可能納入立法,企業(ye) 根據每年用火力發電的量,承擔相應的碳排稅,就是說用傳(chuan) 統電力需要交稅了,所交的稅作為(wei) 財政部光伏新能源補貼資金的來源之一。”

       新能源發展有待突破政策及技術瓶頸
       我國的新能源開發與(yu) 利用雖已進行多年,但發展水平與(yu) 發達國家仍有差距,對此,有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如何突破在能源開采利用過程中技術性問題,掌握核心技術等已至關(guan) 重要,而與(yu) 具有先進技術的國家開展合作和通過政策扶植引導國內(nei) 企業(ye) 研發關(guan) 鍵技術等方式都是解決(jue) 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
       國家在發展新能源過程中,除了技術問題,還需解決(jue) 政策支持力度穩定性以及利益機製協調的問題。如我國新能源產(chan) 業(ye) 正在遭遇的限電和拖欠補貼問題,國家能源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風電棄風電量175億(yi) 度,同比增加101億(yi) 度,平均棄風率15.2%,同比上升6.8個(ge) 百分點。棄光電量約18億(yi) 千瓦時。這意味著,半年時間內(nei) 中國約有近200億(yi) 度清潔電力由於(yu) 被限發而損失,同比翻一倍多。這些損失的電量折合標準煤接近600萬(wan) 噸。
       同時,由於(yu) 資金來源渠道問題,目前我國新能源補貼缺口達數百億(yi) 元。另外,因為(wei) 審批程序過於(yu) 繁雜,一些企業(ye) 拿到補貼的時間有可能超過一年半。
       對於(yu) 我國新能源發展的政策支持問題,能源行業(ye) 研究員宋智晨表示,首先,政府應推動完善新能源立法和規劃並對新能源產(chan) 業(ye) 進行長期的資金支持;其次,要因地製宜重點發展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最後,要積極引導對新能源產(chan) 業(ye) 的消費需求並大力培育新能源企業(ye) 的自主創新能力。
       對此,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談到,目前,“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正在製定中,其核心是要體(ti) 現習(xi) 總書(shu) 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6次會(hui) 議上提出的能源發展要實現“四個(ge) 革命、一個(ge) 合作”要求,在保障能源供給的前提下,把加快發展非化石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進能源體(ti) 製改革和科技創新,推進能源生產(chan) 和消費革命放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