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售電公司退出市場 售電市場到底多難做? 2017-10-31 11:32:03
摘要:10月30日,安徽電力交易中心發布關(guan) 於(yu) 皖能淮北能源銷售有限公司退出電力市場的公告,這是第三家申請退出市場的售電公司。
10月30日,安徽電力交易中心發布關(guan) 於(yu) 皖能淮北能源銷售有限公司退出電力市場的公告,這是第三家申請退出市場的售電公司,在4月份就有蕪湖、遠東(dong) 兩(liang) 家售電公司申請退出市場。
根據交易中心公布的文件晶見發現這是一個(ge) 體(ti) 量並不小的且具備相當資源的售電公司,其背後股東(dong) 是淮北國安電力有限公司和淮北市公用事業(ye) 資產(chan) 運營有限公司都是地方國有資本,公司代理的電力用戶有39家,不乏建材、化工這類高載能企業(ye) ,根據目前其與(yu) 電廠的合同簽訂情況可知該公司的電量規模約為(wei) 5.47億(yi) 千瓦時。
電量無法執行或是主因
在自願退出電力交易市場的申請中提到,鑒於(yu) 我公司業(ye) 務人員短缺、能力不足以及電力交易市場合同執行風險較高等因素,對我公司正常經營帶來了嚴(yan) 重困擾……

三星化工申請退出文件
晶見認為(wei) 最主要的因素還是電力交易合同執行的偏差考核風險給該公司造成了嚴(yan) 重的困擾,因為(wei) 在公布的文件中,晶見注意到安徽三星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終止執行電力交易合同的申請,由於(yu) 受化工行業(ye) 產(chan) 業(ye) 調整,市場行情持續低迷,經營困難……被迫停產(chan) ,無法繼續履行與(yu) 皖能淮北能源銷售有限公司簽訂的2017年電力交易合同。
在皖能淮北能源銷售有限公司2017年直接交易用戶合同完成情況中,晶見發現三星化工的電量完成情況為(wei) 0千瓦時,完全沒有執行任何電量。現在三星化工的官網早已無法打開,企業(ye) 已經完全停工。
這裏不考慮後續的月度集中交易情況,將皖能與(yu) 電廠所簽訂的5.476億(yi) 千瓦時電量與(yu) 用戶合同電量完成的4.1589億(yi) 千瓦時總量對比,這個(ge) 差額將近1.317億(yi) 千瓦時,扣減其餘(yu) 用戶剩餘(yu) 兩(liang) 個(ge) 月的電量,三星化工無法執行的電量也有數千萬(wan) 千瓦時,按照安徽的交易規則,電力用戶、售電公司的偏差電量,大於(yu) 零時按目錄電價(jia) 結算;小於(yu) 零且合同完成率低於(yu) 95%時,須支付違約金。
按照5.47億(yi) 的電量規模計算,5%的免考核範圍,約是2735萬(wan) 千瓦時,具體(ti) 違約金計算方式如下:
違約金=(合同電量×95%-實際執行電量)×全省市場交易平均降價(jia) 額度
如果以安徽11月份電力集中直接交易成交結果為(wei) 假設進行測算,統一出清電價(jia) (指發電側(ce) )0.37720元/千瓦時與(yu) 燃煤機組上網標杆電價(jia) 0.3844元/千瓦時進行對比,這個(ge) 降價(jia) 額度為(wei) 0.72分/千瓦時,如果最後皖能淮北能源銷售有限公司要進行考核的電量是兩(liang) 千萬(wan) 千瓦時,這個(ge) 補償(chang) 金也至少達到上百萬(wan) ,這也可能是一個(ge) 較為(wei) 樂(le) 觀的測算了。
選擇退出市場,剩餘(yu) 電量以轉讓方式交給安徽省售電開發投資有限公司來履行,這也算是保障了用戶和電廠的基本權益。
“血的教訓”:售電真的沒你想那麽(me) 簡單
這是安徽第三家售電公司自主申請退出市場了,不管是已開展業(ye) 務的售電公司還是等待開展、進入市場的售電公司,都需要充分認識到售電市場並不是一個(ge) 簡單的中介業(ye) 務,除了具備相當的資源,還需要足夠的人才,對合同進行管理,控製好偏差,盡可能降低偏差考核帶來的經濟損失,避免加重自身的經營困難。
這是一個(ge) 值得研究的案例,一方麵所簽下的電力用戶由於(yu) 環保、停產(chan) 等原因導致生產(chan) 完全停滯,合同完全無法執行,同時人才緊缺,企業(ye) 經營資金壓力大也可能是壓倒售電公司的最後一根稻草。越來越多省份開始實行銀行履約保函製度來防範市場風險,售電公司也需要增添一筆保證金支出,這對現金流也造成不少影響。
不管怎麽(me) 樣,售電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有時候越是容易進入的市場,競爭(zheng) 愈是激烈,自身的發展模式很大程度決(jue) 定未來的盈利及發展,但是前期的微盈利,甚至砸錢贏客戶很可能就把自己壓死在發展的路上。
退出公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