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經過多年的發展,神華集團在煤製油化工領域已經形成完整體(ti) 係,成為(wei) 我國最大的煤化工企業(ye) ,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煤製油化工產(chan) 品生產(chan) 商。
促進煤炭產(chan) 品由燃料向原料與(yu) 燃料並重轉變,已經成為(wei) 煤炭行業(ye) 的共識。特別是在煤炭產(chan) 能過剩愈演愈烈、市場供需嚴(yan) 重失衡的形勢下,越來越多的煤炭企業(ye) 把目光聚焦在煤化工、煤製油上。
經過多年的發展,神華集團在煤製油化工領域已經形成完整體(ti) 係,成為(wei) 我國最大的煤化工企業(ye) ,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煤製油化工產(chan) 品生產(chan) 商。按照規劃,“十三五”期間,神華集團將繼續把煤炭清潔轉化作為(wei) 清潔能源發展戰略的重要“一翼”。
神華集團的煤製油項目曾廣受關(guan) 注,也飽受爭(zheng) 議。現在,這個(ge) 項目進展情況如何?《經濟日報》調研組來到了神華集團鄂爾多斯煤製油分公司采訪。
直接液化 從(cong) 無到有
“從(cong) 籌建第一條生產(chan) 線,到2010年實現煤直接液化的商業(ye) 化運行,我們(men) 走過了15年左右的時間。”在神華集團鄂爾多斯煤製油分公司的展覽室裏,中國神華煤製油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張繼明說,從(cong) 國家長遠的能源安全看,這樣的付出具有深遠意義(yi) 。
我國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相對匱乏,國內(nei) 油氣供應缺口較大。針對石油對外依存度較高的嚴(yan) 峻形勢,早在1996年,我國就提出了要探索以煤製油的能源發展道路。
為(wei) 了使煤製油盡快實現工業(ye) 化生產(chan) ,神華集團開始了自主研發的嚐試。隨著一道道難關(guan) 被攻克,最終把無機化工、煤化工、石油化工等技術融合在一起。2004年,神華集團啟動了第一條煤直接液化商業(ye) 化生產(chan) 線示範工程建設;2008年12月30日示範工程一次開車成功。
經過幾年試車運行,鄂爾多斯煤直接液化示範工程核心裝置實現了長周期穩定運行,水資源消耗降低,能源轉化效率等各項經濟技術指標持續提高,並於(yu) 2011年進入商業(ye) 化運營。
數據顯示,2011年至2014年,鄂爾多斯煤直接液化年均實現銷售收入57.1億(yi) 元,利稅14.3億(yi) 元,經濟效益良好,在高油價(jia) 下有較好的盈利能力。2015年投煤運行269天,生產(chan) 油品71.8萬(wan) 噸,加工洗精煤150萬(wan) 噸,銷售各類油品70萬(wan) 噸,實現營業(ye) 收入30.62億(yi) 元。
舒歌平說,煤製油化工技術在將煤炭轉化為(wei) 清潔優(you) 質汽柴油、天然氣、烯烴等產(chan) 品的同時,還能將煤中的硫元素以單質硫的形式回收,整個(ge) 轉化過程具有較高的能源轉化效率。
記者了解到,神華鄂爾多斯煤製油項目建設規模為(wei) 年產(chan) 油品400萬(wan) 噸。目前,第二、三條生產(chan) 線也在穩步推進,示範工程(含間接液化)年消耗煤炭1200萬(wan) 噸,年產(chan) 值300億(yi) 元,利稅近100億(yi) 元。
神華集團董事長張玉卓說,煤炭在中國的主體(ti) 能源地位相當長時期內(nei) 難以改變。推動煤炭清潔發展,必須實現由資源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由燃料向燃料、原料並重方式轉變,由相對粗放開發向集約綠色、互聯智能方式轉變,由傳(chuan) 統高排放利用向近零排放的清潔高效方式轉變。
“把煤炭作為(wei) 原料,通過目前成熟的煤製油化工技術既能生產(chan) 汽柴油和甲烷產(chan) 品,又能生產(chan) 烯烴、芳烴等石化產(chan) 品,可以實現對部分進口油氣資源的直接和間接替代,減少境外油氣資源供應對我國經濟社會(hui) 穩定的影響,從(cong) 而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張玉卓說。
到2020年,神華集團煤化工板塊有望完成3000萬(wan) 噸石油當量,據測算,與(yu) 同期大慶油田的石油產(chan) 量大致相當。
耗水不再是問題
自鄂爾多斯煤製油項目啟動以來,外界的批評聲音就不絕於(yu) 耳。批評者認為(wei) ,煤化工項目需要消耗大量水資源,在鄂爾多斯發展煤製油,不僅(jin) 會(hui) 汙染當地的水資源,也會(hui) 加劇水資源的短缺。
鄂爾多斯煤製油項目最初設計的噸油水耗達10噸,如果按年產(chan) 油品400萬(wan) 噸匡算,該項目每年需要使用水資源4000萬(wan) 噸。這在水資源嚴(yan) 重不足的內(nei) 蒙古,確實不是一個(ge) 小數目。
“現在,批評的聲音已經越來越少了。”張繼明說,在項目規劃之初,神華就對當地的配套資源作詳細評估,比外界更能感受到水資源的寶貴。
張繼明介紹說,在當時的項目審批中,政府隻給鄂爾多斯煤製油項目批複每天8萬(wan) 噸的額度,並且沒給任何汙水排放口。這就意味著,鄂爾多斯項目必須做到盡量少取新鮮水,且不對外排放廢水。
發展煤製油,必須消耗大量的水。怎麽(me) 辦?神華集團的礦井疏幹水“地下水庫”派上了大用場。神華集團通過管道,直接把儲(chu) 存在“地下水庫”的礦井水引到煤製油項目。目前,“地下水庫”向鄂爾多斯煤製油項目的日供水量超過了3000立方米。來自“地下水庫”的礦井水經過淨化處理後,三分之一用於(yu) 生產(chan) 氫氣,其餘(yu) 部分用於(yu) 設備的循環冷卻。
舒歌平告訴記者,隨著工藝的不斷改進,鄂爾多斯煤製油項目噸油水耗已經從(cong) 設計之初的10噸降到5.8噸左右,最好的時候噸油水耗不足5噸。隨著工藝的不斷改進,水耗量有望繼續下降。
對於(yu) 煤製油過程中產(chan) 生的汙水,則實施“清汙分流、汙汙分治、一水多用”。在神華煤製油的廢水處理車間,工作人員許昊告訴記者,這裏共有兩(liang) 套廢水處理設備,每套設備每小時能處理汙水200立方米,均處於(yu) 24小時運轉狀態。
根據生產(chan) 運行中不斷暴露出的汙水處理及回用方麵的問題,神華集團進行了多項技術改造,其中包括高濃度汙水深度處理、含硫汙水氣體(ti) 裝置改造、含油汙水處理裝置增加隔油沉澱設施、含硫汙水增加除油設施、生活汙水、氣化廢水增加緩衝(chong) 沉澱池等。自2008年以來,神華集團共完成汙水技改技措項目達16項。
截至目前,神華煤製油汙水處理累計投入已超過13億(yi) 元,是普通煉油環保投入的3至4倍,成功解決(jue) 了汙水處理難題,汙水回用率達到98%以上。
張玉卓表示,到2020年,神華煤製油項目將努力實現水耗繼續降低20%,最大限度實現水資源的重複利用,把新鮮水耗量降到最低。
讓煤製油“叫好又叫座”
2012年,神華集團在鄂爾多斯煤製油項目附近建起了第一個(ge) 自營加油站。幾年來,這座加油站每年銷售油品9000多噸,年年盈利。
與(yu) 這座加油站形成反差的是,神華的煤製油項目賺錢並不容易。張繼明告訴記者,神華煤製油的油品質量十分可靠,甚至可以滿足航空航天事業(ye) 的需要。不過,由於(yu) 缺乏銷售渠道,這些產(chan) 品必須批發給石油石化企業(ye) 做調和油。加之煤製油企業(ye) 不具備油品定價(jia) 權,導致煤製油的利潤空間被大大壓縮。
讓神華集團感到壓力最大的是,在國際油價(jia) 低迷的形勢下,國內(nei) 成品油稅費負擔過重,使得煤製油項目步履維艱。
按照國家成品油消費稅政策和當前國內(nei) 成品油市場價(jia) 格測算,煤製油項目投產(chan) 後產(chan) 品消費稅、增值稅及其他稅負高達50.1%,消費稅占比為(wei) 35%。稅負過高,讓煤製油項目在低油價(jia) 下經營更加困難。2015年,鄂爾多斯煤製油項目虧(kui) 損10億(yi) 多元。
煤製油與(yu) 原油煉製成品油的成本構成不同。原油煉製成品油,原油成本大致占80%。煤製油裝置規模龐大、建設周期長、投資金額大,企業(ye) 的財務成本高,折舊及財務費用等占總成本的比例為(wei) 40%,原料煤的成本僅(jin) 占16%。在這樣的生產(chan) 成本構成下,原油價(jia) 格越低,煤製油經營越困難;原油價(jia) 格越高,煤製油盈利越豐(feng) 厚。據測算,在目前稅收政策下,原油價(jia) 格到達50美元左右時,煤製油項目才能維持正常運營。
張繼明說,目前煤製油產(chan) 品成本折成原油,相當於(yu) 每桶40美元,低於(yu) 國內(nei) 原油開采成本。同時,煤製油項目對國家經濟發展貢獻比煉油企業(ye) 大,主要體(ti) 現在原料與(yu) 產(chan) 品增值稅抵扣差額上,相同原油量加工過程中,煤製油可為(wei) 國家貢獻更多的增值稅。
不單單是神華的煤製油項目,正在興(xing) 起的煤製油行業(ye) 都在呼喚政策的支持,以使煤製油“既叫好,又叫座”。(《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