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電去產能將出新“組合拳” 淘汰煤電機組400萬千瓦 2018-03-02 11:43:29
摘要:從(cong) “防範化解煤電產(chan) 能過剩風險”到“大力化解煤電產(chan) 能過剩”,2018年煤電去產(chan) 能進入新階段,相關(guan) 政策“組合重拳”也將打出。

《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在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大力調整能源結構的背景下,今年將淘汰高汙染、高排放煤電機組400萬(wan) 千瓦,而“十三五”末的目標是2000萬(wan) 千瓦。同時,用發電權交易、可再生能源配額等市場化辦法增加清潔電力供應,這一切將深刻影響我國電力行業(ye) 格局,兼並重組、尋找新增長點成為(wei) 眾(zhong) 多企業(ye) 的突圍選擇。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淘汰、停建、緩建煤電產(chan) 能5000萬(wan) 千瓦以上,以防範化解煤電產(chan) 能過剩風險,提高煤電行業(ye) 效率,為(wei) 清潔能源發展騰空間。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隨後相繼印發一係列文件,16個(ge) 部委聯合出台的《關(guan) 於(yu) 推進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防範化解煤電產(chan) 能過剩風險的意見》明確,“十三五”期間,全國停建和緩建煤電產(chan) 能1.5億(yi) 千瓦,淘汰落後產(chan) 能0.2億(yi) 千瓦以上,實施煤電超低排放改造4.2億(yi) 千瓦、節能改造3.4億(yi) 千瓦,到2020年,全國煤電裝機規模控製在11億(yi) 千瓦以內(nei) 。
據《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2017年超額完成化解煤電過剩產(chan) 能目標,成效開始顯現。中國電力企業(ye) 聯合會(hui) 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煤電投資下降39%,新增煤電裝機3855萬(wan) 千瓦、同比減少142萬(wan) 千瓦。同時,2017年全國火電設備利用小時4209小時、同比提高23小時,終止了自2013年以來連年下降的態勢。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體(ti) 發電能力過剩、煤價(jia) 持續高位運行下,煤電行業(ye) 虧(kui) 損的局麵依然存在。年初四大發電央企《關(guan) 於(yu) 當前電煤保供形勢嚴(yan) 峻的緊急報告》稱,高煤價(jia) 已導致五大發電集團煤電板塊虧(kui) 損402億(yi) 元,虧(kui) 損麵達60%左右,不少燃煤火電廠資金鏈已經斷裂,還有部分麵臨(lin) 銀行停貸、限貸的情況,可能出現無錢買(mai) 煤的局麵。
另一方麵,清潔能源放空也並行存在。2017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全部發電量的26.4%,同比上升0.7個(ge) 百分點,棄風率和棄光率分別為(wei) 12%和6%,同比下降5.2個(ge) 百分點和4.3個(ge) 百分點,但部分地區清潔能源消納問題依然嚴(yan) 重。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誌鵬坦言,離可再生能源健康發展的要求還有比較大的差距。
在此背景下,2018年化解煤電過剩產(chan) 能力度進一步加碼。全國能源工作會(hui) 議明確提出,要大力化解煤電產(chan) 能過剩。隨著資源係統轉型發展,煤電的未來發展將從(cong) 單純保障電量供應,向更好地保障電力供應、提供輔助服務並重轉變,為(wei) 清潔能源發展騰空間。要充分發揮宏觀調控功能和市場調節作用,從(cong) 嚴(yan) 淘汰落後產(chan) 能,依法依規淘汰關(guan) 停不符合要求的30萬(wan) 千瓦及以下煤電機組。
河南提出2018年要嚴(yan) 格執行環保、能耗、質量、安全等標準,全麵完成國家下達的煤炭等行業(ye) 化解過剩產(chan) 能任務,淘汰落後煤電機組100萬(wan) 千瓦。建立淘汰落後產(chan) 能“清零行動”長效機製,確保應退盡退。山西淘汰煤電機組的目標也是100萬(wan) 千瓦以上。
十九大報告要求以市場化辦法增加清潔電力供應,其中包括用發電權交易辦法進行補償(chang) 。加快電力市場建設,大幅度提高電力市場化交易比重。華創證券電力和新能源分析師王秀強認為(wei) ,現在國家大力推行的電力市場化交易,本身就是一種優(you) 勝劣汰,也是煤電去產(chan) 能的最有效的方法。
中國電力企業(ye) 聯合會(hui) 行業(ye) 發展與(yu) 環境資源部副主任張琳也表示,在當前嚴(yan) 重棄水、棄風、棄光的情況下,加大發電權交易,給予煤電機組適當補償(chang) ,通過價(jia) 格杠杆手段,打破省間壁壘,增加清潔電力供應,是非常必要的。
據《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近日國家發改委已經內(nei) 部印發了《關(guan) 於(yu) 核定區域電網2018-2019年輸電價(jia) 格的通知》,規定了華北、華東(dong) 、華中、東(dong) 北、西北區域電網首個(ge) 監管周期兩(liang) 部製輸電價(jia) 格水平,並要求積極推進跨省跨區電力市場化交易。此外,當前有關(guan) 部門正在組織研究和討論《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及考核辦法》,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考核和綠色電力證書(shu) 強製約束交易有望在2018年啟動。
這一切都將深刻影響我國電力行業(ye) 格局,火電企業(ye) 也在紛紛尋求突圍。例如,華能集團提出,2018年要在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上狠下功夫。大力化解煤炭、煤電過剩產(chan) 能,在綠色低碳、金融、現代供應鏈等領域培育新的增長點,優(you) 先發展有質量、有效益的新能源項目。
同時,煤電聯營、兼並重組也是一大路徑。國務院國資委黨(dang) 委委員、總會(hui) 計師沈瑩表示,今年在煤電行業(ye) 、船舶製造、有色金屬、煉化、建材等行業(ye) 繼續加大去產(chan) 能力度,同時在去產(chan) 能過程中注重和國有企業(ye) 的深化改革、技術改造、重組整合緊密地結合起來,要穩步推進裝備製造、煤炭、電力、通信、化工等領域中央企業(ye) 戰略重組。《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