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煤炭、油氣還是光伏、風電?關(guan) 於(yu) 中國能源發展路徑爭(zheng) 議一直不斷。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高世憲在蘇州舉(ju) 行的“國際能源變革論壇”上明確表示:國家正在全麵支持可再生能源挑戰火電
煤炭、石油還是光伏、風電?關(guan) 於(yu) 中國能源發展路徑爭(zheng) 議一直不斷。
最近在蘇州舉(ju) 行的“國際能源變革論壇”(以下簡稱“蘇州論壇”)上,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高世憲向《中國經營報》記者明確表示,國家正在全麵支持可再生能源挑戰火力發電。
記者據多個(ge) 信源證實,該次大會(hui) 獲得了國務院特批,其主旨在於(yu) 為(wei) 2016年杭州G20峰會(hui) 做出有效鋪墊,吹風中國削減碳排放的決(jue) 心和信心。
論壇期間,國務委員王勇親(qin) 自到會(hui) 講話,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發表多場講話,聯合國副秘書(shu) 長ShamshadAkhtar、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總幹事阿德南·阿明及德國、丹麥、美國等能源主管悉數與(yu) 會(hui) 。各類論調背後,中國“去煤化”進程加速躍然紙上。
被“嫌棄”的煤
這次在蘇州,張玉卓感覺很孤單。
作為(wei) 中國工程院院士,他另一個(ge) 更為(wei) 人所熟悉的身份是神華集團董事長。在三天的會(hui) 議期間,僅(jin) 他登台發表演講:“煤炭清潔利用及其路徑”,其他到會(hui) 的五大發電及煤炭企業(ye) 均無一有機會(hui) 登台。
“我們(men) 也想說說超臨(lin) 界機組和超超臨(lin) 界機組完全可以媲美天然氣發電,但大會(hui) 根本就沒有給火電企業(ye) 這個(ge) 機會(hui) 。”某位五大發電企業(ye) 與(yu) 會(hui) 者認為(wei) 這一會(hui) 議安排不合理,也不公平。
但這樣的安排似乎已經表明了一個(ge) 態度:煤,不再那麽(me) 受歡迎。
過去一年間,接踵出台的一係列節能減排目標是煤炭失寵的重要背景:2014年11月,中美雙方共同發表了《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宣布了各自2020年後的行動目標。美方承諾到2025年努力減排28%。中方承諾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且將努力早日達峰。
本次蘇州論壇期間,努爾·白克力指出,中國確立的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到15%左右,單位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到20%左右,單位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60%~65%;2030年前後碳排放達到峰值,並力爭(zheng) 盡早達到峰值。
而眼下,中國66%以上的一次能源消費依賴於(yu) 煤炭,70%發電來自火電。換言之,無論2002年非化石能源占比達到15%,還是2030年達成20%,都意味以煤炭為(wei) “口糧”的火電即將全線淪陷。
“現在一味強調低碳、清潔,問題是我們(men) 通過新的技術手段,也可以把煤炭的燃燒利用過程變得很清潔很低碳,但人家根本不聽你講。”上述發電企業(ye) 與(yu) 會(hui) 者頗為(wei) 忿然。
張玉卓發言中稱,由於(yu) 煤炭是中國儲(chu) 量最豐(feng) 富的化石能源(96%),煤炭長期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70%左右,據此他的判斷是煤炭在中國的主體(ti) 能源地位相當長時間難以改變。他預計最終到2030年,中國煤炭消費量仍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55%左右。
除了強調中國煤炭資源稟賦獨特,他還力圖為(wei) 煤炭被視為(wei) 霧霾的罪魁禍首申辯。“根據神華的研究,北京霧霾的構成中,僅(jin) 有25%來自於(yu) 燃煤汙染——顯然,燃煤並不是導致霧霾的主要因素。”
在這基礎上,他重點並從(cong) 清潔、高效、低碳的角度,提出煤炭清潔發展要實現四大轉變,讓煤炭不僅(jin) 是燃料,還要變成原料。
現實中,張玉卓執掌的神華不僅(jin) 是中國最大的煤炭企業(ye) ,其旗下的電力裝機規模也超過了中電投,是國內(nei) 火力發電領域的幾大寡頭之一。
然而,記者注意到一個(ge) 細節,當張玉卓登台發表與(yu) 煤炭有關(guan) 的觀點時,多位與(yu) 會(hui) 者特別是外籍人士接踵離席。
然而,有意思的是,同為(wei) 化石能源的石油及天然氣在蘇州論壇並沒有遭受過多的攻擊。努爾·白克力直接稱,未來要逐步提高天然氣消費比重,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事實上,煤氣化已經成為(wei) 中國新型煤化工產(chan) 業(ye) 的主要標誌。“倘若從(cong) 提高天然氣消費比重的角度看,煤製氣未來又將成為(wei) 新的熱點。”中國煤氣化技術主要供應商上海澤瑪克公司總經理傅敏燕認為(wei) 煤化工雖然不能快速實現低碳,但絕對是清潔和高效的,而且汙水排放等汙染問題都完全可以得到解決(jue) 。
或許是針對這樣的前景,張玉卓認為(wei) 他所詮釋的煤炭清潔發展路徑最終可以讓煤炭發電所產(chan) 生的汙染等同甚至優(you) 於(yu) 天然氣發電,而且從(cong) 經濟角度看,也遠遠優(you) 於(yu) 天然氣發電。
但私底下,很多與(yu) 記者交流的專(zhuan) 家仍然認為(wei) 煤炭被拋棄會(hui) 是大勢所趨。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王仲穎會(hui) 後告訴記者,“我們(men) 認為(wei) 煤炭的確大勢已去,張玉卓說的那些超低排放的燃煤發電技術根本不可能大範圍得到普及和推廣。”王仲穎稱,火電體(ti) 量過大,必要的調整和改革是必須的,這是國家意誌,也是發展需要。
新能源也難“受寵”
既然煤被“嫌棄”,那麽(me) 清潔能源是否就能順利上位呢? 現實似乎也不是那麽(me) 容易。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 在2014年的發電量中,火電的發電量占到了75.2%,包括水、風、核、太陽能等非化石能源發電比重則達到24.8%左右;2014年全國發電量為(wei) 54320億(yi) 千瓦時,同比上升5.09%,其中火力發電41851億(yi) 千瓦時,同比微漲0.17%,其餘(yu) 增量幾乎全部來自於(yu) 水電,同比增長24.61%。
這意味著,被寄予厚望的光伏、風電等清潔能源在發電總量中占比幾乎原地踏步。
“中國棄掉的電量相當於(yu) 比較小的中等發展中國家一年的用電量。”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曾在“JIC投資沙龍:綠色信托從(cong) 0到1”活動期間直言,2014年風電、水電等領域都在大量棄電。
造成新能源發電難以並網造成能源結構“體(ti) 製化”弊端在於(yu) 電價(jia) 。過去十多年來,伴隨油改、氣改、煤改進程不斷加速,成品油、天然氣、煤炭三大主要能源資源大宗產(chan) 品的價(jia) 格已經趨於(yu) 市場化,甚至在煤炭領域早已出現白熱化競爭(zheng) 。但中國能源領域最核心的另一個(ge) 板塊——電力的價(jia) 格迄今處於(yu) 管製之中,在此背景下,中國出台了種類繁多的電力價(jia) 格及補貼體(ti) 係。
“這就是中國能源改革的現狀,電價(jia) 仍然高度管製,而用來發電的煤炭、天然氣、燃料油及其他大宗商品價(jia) 格已經接近完全放開,”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高世憲明確表示,國家正在全麵支持可再生能源向以煤炭為(wei) 主導的火力發電形式發起全麵挑戰。
此次蘇州會(hui) 議期間發布了“8點共識和6點倡議”組成的“蘇州宣言”。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總幹事阿德南·阿明表示,能源轉型需要大力控製並削減化石能源消費,特別是煤炭消費。他還指出,放眼全球,電力係統轉型是能源轉型的重要領域,中國應積極推進以可再生能源發電替代化石能源發電、以電力消費替代終端化石能源消費,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加快電力係統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毫無疑問,這一共識能夠在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等部委大員見證下得以發布,也說明中國於(yu) 2015年全麵開啟的電改進程正在全麵提速。”與(yu) 會(hui) 的多位新能源類企業(ye) 家會(hui) 後與(yu) 記者交流時表示,《關(guan) 於(yu) 進一步深化電力體(ti) 製改革的若幹意見》(以下簡稱“新電改”)自今年3月下發後,就意味中國最後一個(ge) 能源資源類大宗商品價(jia) 格管製的堅冰即將消融。
“新電改首先要改的就是供給側(ce) 無法上網的問題,很多風電、光電等低碳綠色資源無法及時消納,而這些新能源又高度依賴政府補貼,上不來網,就會(hui) 嚴(yan) 重打擊新能源的發展熱情和速度。”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在主持“可再生能源與(yu) 電力轉型”分論壇時發表的這一觀點,很快得到了國網能源研究院副院長蔣莉萍的高度認同。
據悉,新電改方案主要的重點和路徑是“三放開一獨立三強化”:在進一步完善政企分開、廠網分開、主輔分開的基礎上,按照管住中間、放開兩(liang) 頭的體(ti) 製架構,有序放開輸配以外的競爭(zheng) 性環節電價(jia) ,有序向社會(hui) 資本放開配售電業(ye) 務,有序放開公益性和調節性以外的發用電計劃;推進交易機構相對獨立,規範運行;繼續深化對區域電網建設和適合我國國情的輸配體(ti) 製研究;進一步強化政府監管,進一步強化電力統籌規劃,進一步強化電力安全高效運行和可靠供應。
“新電改意味中國正在從(cong) 供給側(ce) 打破電力壟斷,現實中,我國在新能源領域已經取得了長足發展,我們(men) 的供給側(ce) 改革也正在圍繞這些市場領域逐步打開。”史立山表示,“蘇州宣言”中專(zhuan) 門提及的中國部分,肯定了中國在風電、光伏和太陽能熱利用等新能源應用領域的成績,也間接表明了中國政府把電力改革作為(wei) 下一階段能源改革重心工作的態度和決(jue) 心。
蔣莉萍稱,電力行業(ye) 處於(yu) 能源轉型的重要位置,也是推動轉型的關(guan) 鍵環節,決(jue) 定著中國能源轉型的效果及成功與(yu) 否。
她預計,2030年前後,非化石能源將接棒化石能源成為(wei) 主導發電能源,屆時,現有的火力發電體(ti) 係將基本淪為(wei) 調峰電源。
“G20杭州峰會(hui) 召開在即,盡管可再生能源高度依賴財政補貼,但在全球減碳大潮之下,中國要向低碳發展,唯一的出路就是力挺可再生能源。”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孝信認為(wei) 蘇州論壇的目的不僅(jin) 是吹風,更是一次動員大會(hui) 。(《中國經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