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兩(liang) 會(hui) ,全國人大代表、科力遠董事長鍾發平的議案是《關(guan) 於(yu) 加速推廣和普及混合動力車的建議》
今年兩(liang) 會(hui) ,全國人大代表、科力遠董事長鍾發平的議案是《關(guan) 於(yu) 加速推廣和普及混合動力車的建議》。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是其連續第三年針對混合動力車型提出議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去年鍾發平的議案是《關(guan) 於(yu) 加速推廣和普及混合動力車的建議》,其內(nei) 容為(wei) :通過剖析近年來相關(guan) 部門對新能源汽車的政策,可以看到,混合動力車型在如此大規模的政府補貼中幾乎沒有獲益。但從(cong) 節能減排效果看來,混合動力車型效果卻優(you) 於(yu) 電動車。
根據《2015中國乘用車燃料消耗量發展年度報告》,混合動力汽車的節油率達到25%~55%,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0%~ 80%。與(yu) 此同時,相關(guan) 調研數據表明:在中國當前電力結構下,使用性能相近的電動汽車代替燃油汽車,不但沒有減少化石能耗,反而增加油耗約12.9%~26.9%。
因此,鍾發平提出建議,在下一輪的補貼政策周期中,對混合動力依據燃油經濟性按節油率分檔次給與(yu) 補貼;同時,在購置稅等稅費優(you) 惠方麵進行頂層設計,支持混合動力車的發展。
國內(nei) 已突破技術瓶頸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中國製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提及的十大重點領域中,對我國節能與(yu) 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的發展提出了明確目標與(yu) 保障措施,明確了節能汽車以“一主一輔”雙重動力混合配置模式,把混合動力乘用車和混合動力商用車作為(wei) 節能與(yu) 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發展重點。
在各地霧霾天氣頻現的情況下,混合動力汽車作為(wei) 一種更經濟、可行的減排方案,需要加快推廣。據了解,混動車型能夠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0%~80%,節油率達到25%~55%。作為(wei) 最具產(chan) 業(ye) 化條件的節能新能源汽車,混合動力車是降低PM2.5最現實的途徑之一。與(yu) 此同時,還應該針對傳(chuan) 統燃油車耗能多、汙染重並且存量巨大等問題做文章,實現轉型升級,而油電混合動力則可以顯著削減巨大的總量汙染並且切實可行。
鍾發平介紹,按照目前混合動力車的技術水平,中度混動車比同級別、同排量的車可減少PM類汙染排放30%~ 45%、最多50%,節油20%~25%、最多30%;而新一代強混動車比同級別、同排量的車型可減少PM類汙染排放60%~ 70%,最多80%,節油35%~45%、最多55%,減排和節能成效顯著。
雖然從(cong) 整體(ti) 來看,日本的混合動力技術最為(wei) 成熟,但我國車企經過多年研發、試驗也已初步具有了較為(wei) 成熟的技術。由於(yu) 長安、吉利、一汽、上汽等車企已先行啟動混合動力技術研發,長安自主開發的技術已比較接近本田、福特的水平。2015年廣州車展期間,吉利汽車“藍色戰略”提出,到2020年,吉利混合動力與(yu) 插電式混合動力將占到每年新增汽車銷售的65%。
鍾發平稱,科力遠混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自主開發的強混動力總成技術已達到領先水平,和豐(feng) 田混動相比,更易於(yu) 在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上延展。正是對國內(nei) 混動市場發展看好,2月28日,科力遠年產(chan) 100萬(wan) 台(套)節能與(yu) 新能源汽車混合動力總成產(chan) 業(ye) 化項目首期工程在長沙正式開工。此前,2月18日,吉利、長安等整車企業(ye) 已同科力遠展開合作,共同拓展混動車型發展。
持續呼籲補貼混動車型
繼2014年建議加大混合動力汽車政策扶持力度,2015年建議大力發展混合動力汽車後,今年鍾發平再度針對混合動力車型進行呼籲,希望在聚焦新能源汽車戰略的同時,補充混動車型部分,使得我國的新能源戰略更加完整。
鍾發平認為(wei) ,混動車型在節能環保的同時,還不增加包括電網改造、充電場站建設等成本的投入。雖然,對於(yu) 消費者而言,混合動力汽車的購置成本每台會(hui) 增加2萬(wan) 元左右,但可通過2~3年的節油效益將這部分成本收回。
另外,混合動力汽車成本相比傳(chuan) 統燃油汽車高出1萬(wan) ~3萬(wan) 元,在與(yu) 傳(chuan) 統燃油車的競爭(zheng) 上,優(you) 勢稍顯不足,但混合動力所帶來的節能減排貢獻明顯。國家應從(cong) 節能減排、環境保護、調整產(chan) 業(ye) 結構考慮出發,加大混合動力汽車產(chan) 業(ye) 的扶持力度,逐步實現產(chan) 業(ye) 的完全市場化。
不過,就目前市場環境而言,仍有諸多不利因素限製混動車型發展。比如,國家政策對混合動力車的研發扶持相對比較少,使其無法與(yu) 其他新能源汽車同等競爭(zheng) 。在鍾發平整理的17項關(guan) 於(yu) 新能源汽車及節能汽車的相關(guan) 鼓勵政策中,僅(jin) 有5項與(yu) 混合動力車型有關(guan) ,且多按“節能汽車”待遇對待。
據此,鍾發平建議,第一,充分發揮國家政策在現實效果導向和市場牽引機製方麵的作用,在下一輪補貼政策周期中(2016年~2018年),對混合動力車依據燃油經濟性按節油率分檔次給與(yu) 補貼;第二,國家在汽車行業(ye) 相關(guan) 稅費優(you) 惠方麵進行頂層設計,盡快出台混合動力車輛購置稅減半等配套政策,在碳排放交易稅征收、電池回收稅收補貼與(yu) 減免等方麵進行科學設計,大力扶持混合動力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
★研究表明:在中國當前電力結構下,使用性能相近的電動汽車代替燃油汽車,不但沒有減少化石能耗,反而增加油耗約12.9%~26.9%。
★在各地霧霾天氣頻現的情況下,混合動力汽車作為(wei) 一種更經濟、可行的減排方案,需要加快推廣。(《每日經濟新聞》劉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