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顶游戏中心官网 > 碳達峰目標下,新電力係統需要怎樣的儲能?
碳達峰目標下,新電力係統需要怎樣的儲能? 2021-02-26 12:00:44

摘要:為(wei) 了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到2030年我國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yi) 千瓦以上,這要求電力係統要更加可靠、靈活、柔性。

  為(wei) 了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到2030年我國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yi) 千瓦以上,這要求電力係統要更加可靠、靈活、柔性。與(yu) 煤電靈活性改造、建設氣電等調節技術手段相比,儲(chu) 能技術多樣化,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源、網、荷、儲(chu) 將共同構建未來電力係統,儲(chu) 能作為(wei) 性能優(you) 異的調節資源,將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強配隻是暫時的”
  事實上,隨著新能源裝機快速增長,各地政府已經開始陸續出台政策,要求新上新能源項目必須配套相應比例儲(chu) 能。到2020年底,已經有17個(ge) 省份出台了要求新能源配儲(chu) 能的政策。
  然而目前不少新能源企業(ye) 認為(wei) ,現在配儲(chu) 能除了增加成本,儲(chu) 能的價(jia) 值並沒有體(ti) 現出來。配了之後,電網不一定會(hui) 調用,調用了能不能回收投資成本也是待定。盡管目前業(ye) 內(nei) 紛紛認為(wei) 儲(chu) 能行業(ye) 進入發展的春天,但事實上,儲(chu) 能市場的表現卻相當平靜。
  “新能源配儲(chu) 能目前還是一個(ge) 以政策驅動為(wei) 主的市場。” 遠景能源高級副總裁田慶軍(jun) 稱,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落地,未來新能源還會(hui) 迎來更快速的發展,新能源配儲(chu) 能是一個(ge) 看得見的巨大市場。
  田慶軍(jun) 表示,從(cong) 短期看,遠景主攻新能源配儲(chu) 能市場,同時在虛擬電廠中也有部分市場空間,但從(cong) 中長期看,考慮到分布式能源的增長潛力等多重因素,用戶側(ce) 儲(chu) 能的市場前景更為(wei) 廣闊。“強配隻是暫時現象,未來的儲(chu) 能係統一定是多身份、智能化的,相比風機,儲(chu) 能的應用場景要廣泛的多,未來的電動汽車也是天然的儲(chu) 能單元。”
  高比例新能源需要儲(chu) 能支撐
  我國已宣布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為(wei) 確保完成這一政策目標,綠色能源成為(wei) 主體(ti) 電源,2030年風電光伏裝機規模超過國家承諾的12億(yi) 千瓦下限已是共識。
  國網預測,到2030年我國風電光伏裝機規模為(wei) 16.2億(yi) 千瓦,未來十年風電光伏新增裝機空間為(wei) 11億(yi) 千瓦。這意味著,高比例新能源應用已經成為(wei) 我國電能輸送、配用、消納的主要場景,而儲(chu) 能是實現並保障高比例電力係統安全、穩定、可靠和高效的強力支撐。
  專(zhuan) 家指出,從(cong) 應對氣候挑戰的戰略層麵看,儲(chu) 能是支撐“3060”大目標的關(guan) 鍵技術,它不止是實現並保障高比例新能源在電力係統的應用,對整個(ge) 電力係統能量平衡和功率平衡以及建設電力冗餘(yu) ,進而提高係統效率、降低用能成本具有“革命性”的貢獻。
  田慶軍(jun) 認為(wei) ,儲(chu) 能產(chan) 業(ye) 發展已從(cong) 技術示範進入商業(ye) 化初期發展的新階段。但同時,安全、成本、性能和效率仍是影響儲(chu) 能在發電側(ce) 、電網側(ce) 和用戶側(ce) 規模化應用的“四大”因素。值得提及的是,遠景能源在儲(chu) 能、能源智能物聯網領域掌握最底層的關(guan) 鍵核心技術,從(cong) 儲(chu) 能電芯到係統集成再到控製係統,已經完全自主並在不同的場景均有成功的案例,安全、高效和低成本成為(wei) 國內(nei) 外客戶看重的價(jia) 值點。
  據了解,遠景儲(chu) 能具備電芯、電池管理係統(BMS)、逆變器(PCS)、能量管理係統(EMS)等儲(chu) 能係統核心部件的自主研發、製造和測試能力,2021年排產(chan) 交付量預計200萬(wan) 千瓦時。
  “會(hui) 交易的儲(chu) 能才有價(jia) 值”
  能源係統正麵臨(lin) 前所未有之大變局。隨著中國電力市場建設的推進,發電商的生產(chan) 管理將從(cong) 過去以電量最大化為(wei) 目標的發電生產(chan) 模式,逐漸轉向電力價(jia) 值最大化的電力交易模式;從(cong) 過去麵向傳(chuan) 統基建和追求規模的投資模式,轉向麵向風險管理的投資。
  電力係統中的高比例風電光伏,意味著未來的能源公司本質上將變成能源風險管理公司,隻有通過智能化的手段預測、管理和匹配光伏、風電、儲(chu) 能、電動車等多種能源的生產(chan) 和消費,才能有效管理成本安全和風險。
  隨著電改的推進和市場規則的建立,儲(chu) 能要承擔多種身份,因此要和電網、負荷、光伏電站、風場、風機瞬態特征、風機預測特征整體(ti) 結合起來。沒有掌握核心部件的關(guan) 鍵技術、核心控製技術、軟件智能平台技術,儲(chu) 能的價(jia) 值很難發掘。“隻能做應對強配的簡單的硬件盒子”。儲(chu) 能要對不同場景下的充放電特性有深刻的理解,能夠對電芯進行針對性的設計,減少冗餘(yu) ,才能將電芯的性能和成本做到極致。
  在遠景能源,從(cong) 智慧儲(chu) 能事業(ye) 部成立的那天起,就形成了一個(ge) 共識,也是CEO張雷反複強調的——儲(chu) 能的本質是交易,會(hui) 交易的儲(chu) 能才會(hui) 代表未來。因此,遠景從(cong) 沒有把儲(chu) 能定位為(wei) 一個(ge) 簡單的充放電容器,而選擇成為(wei) 目前儲(chu) 能市場上的特立獨行俠(xia) ——做智慧儲(chu) 能的係統提供商,堅持構建包括電芯在內(nei) 的儲(chu) 能核心部件的全棧技術能力。遠景能源副總裁兼CTO王曉宇博士說,“時代賦予我們(men) 的使命,是提供有利於(yu) 高比例風電和光伏適應電網係統柔性的一整套技術解決(jue) 方案。幫助發電商為(wei) 光伏電站和風電場做成智能化、懂得交易策略的解決(jue) 方案,使電源更加匹配電網需求。能源結構調整、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和電力市場化改革,需要的絕不是儲(chu) 能硬件的簡單組合。”
  因此,遠景的最終的儲(chu) 能目標,是利用搭載遠景EnOS?的儲(chu) 能,將源網荷儲(chu) 連接起來,實現儲(chu) 能係統的健康度管理、功率預測、電力交易等,通過軟件將儲(chu) 能與(yu) 電力係統連接,實現能量交易的價(jia) 值。
  將EnOS?底層的智能物聯網平台技術應用在智能交易策略終端的場景,會(hui) 讓遠景智慧儲(chu) 能係統為(wei) 客戶呈現出領先的獨特產(chan) 品價(jia) 值。王曉宇博士指出,“在經濟性方麵,在基於(yu) 遠景的電芯技術和全棧整合的係統能力,在電力交易的大趨勢下,配備了遠景智慧儲(chu) 能係統的電站被賦予了更多的盈利潛能。”
  景泰濉溪風電配套儲(chu) 能項目,位於(yu)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境內(nei) ,安裝了10台遠景能源EN-141/2.XMW智能風機,總裝機容量26.35MW,配套建設了5MW/5MWh遠景智慧儲(chu) 能係統,2020年11月實現全場風機和配套儲(chu) 能的並網,是遠景儲(chu) 能係統集成和控製能力的成功實踐。(中國能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