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中國天然氣裝備行業(ye) ,從(cong) 加工、儲(chu) 運到應用終端的各環節,不少裝備供應商普遍看好“互聯網+”帶來的發展新機,加強探索其應用技術與(yu) “大數據”智能化管理融合。
能源消費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全球天然氣呈現供大於(yu) 求的局麵。而國內(nei) 總體(ti) 天然氣總體(ti) 需求增速雖然遜於(yu) 往前,但城市居民、商業(ye) 用氣等需求仍呈現增長態勢,合理資源配置為(wei) 天然氣行業(ye) 智能化改造提出新的要求。
據了解,當前中國天然氣裝備行業(ye) ,從(cong) 加工、儲(chu) 運到應用終端的各環節,不少裝備供應商普遍看好“互聯網+”帶來的發展新機,加強探索其應用技術與(yu) “大數據”智能化管理融合。
“‘互聯網+智能服務管理係統’的實踐思路為(wei) 中集安瑞科(03899.HK)的業(ye) 務尤其是天然氣儲(chu) 運裝備業(ye) 務提供了新的業(ye) 績增長點,同時也為(wei) 天然氣行業(ye) 提供了創新的運營管理模式和價(jia) 值增長點,為(wei) 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提供了更加緊密的共贏共生的基礎。”中集安瑞科控股副總經理施才興(xing) 表示。
此外,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的建設也成為(wei) 國內(nei) 能源互聯網戰略主要推動力量之一,吸引了國內(nei) 外眾(zhong) 多企業(ye) 和資本的關(guan) 注。
優(you) 化能源配置
“十三五”期間,我國天然氣行業(ye) 改革之一就是建立市場化的價(jia) 格體(ti) 係,階梯氣價(jia) 政策的出台標誌著燃氣價(jia) 格開始實質性進入機製改革。
“近兩(liang) 年來,國內(nei) 天然氣消費增長速度較之前有放緩趨勢,不過在城市居民、商業(ye) 用氣需求方麵仍舊保持較快增長。在國內(nei) ,天然氣作為(wei) 替代能源,在國內(nei) 能源消費比重還會(hui) 逐步提升。實際上,天然氣消費方麵需要加強資源優(you) 化配置,以更好適應市場需求轉變。”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
不過,記者了解到,一直以來,天然氣儲(chu) 運裝備的安全監測和運營手段,以現場人工監控的粗放式管理為(wei) 主。而在天然氣加注領域,目前國內(nei) 加氣站數量少、空間布局失衡,且為(wei) 多品牌設備混合運營,極大地製約了資源的有效配置。未來,天然氣儲(chu) 運設備之間的互聯合作將成大勢所趨。
近年來,雖然對運輸裝備采用了GPS監控手段,但仍缺乏對裝備全過程有效的安全和營運管理。隨著業(ye) 主和用戶對於(yu) 天然氣應用安全要求的提升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傳(chuan) 統的技術手段和管理方式在實時互動、安全高效、穩定可靠等方麵已經不能完全滿足該應用領域的需求。
施才興(xing) 表示:“互聯網+智能服務管理係統不但可以通過長時間的運營數據積累,更好地指導業(ye) 主調配資源,提升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帶來差異化的附加價(jia) 值,還可以實現多品牌的互聯合作,促進整個(ge) 行業(ye) 的資源共享與(yu) 技術進步。”
據介紹,早在5年前,中集安瑞科就開始致力於(yu) 能源裝備的智能化安全監控應用的研發。目前,中集安瑞科已經實現為(wei) 業(ye) 主提供包括加氣站控製係統、氣化站遠程監控係統、罐箱衛士智能管理係統、加氣站聯網管理係統、燃氣鍋爐控製係統、一體(ti) 式加氣撬控製係統等在內(nei) 的智能管理解決(jue) 方案。依托該方案開發的“互聯網+智能服務管理係統”在現場監控的基礎上,將設備接入互聯網,可實現對設備的遠程實時狀態監測、故障診斷與(yu) 運行分析,進而實現對裝備進行全壽命周期管理。
能源互聯網破局
去年7月,國務院印發的《關(guan) 於(yu) 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指出,發展“互聯網+”智慧能源,通過互聯網促進能源係統扁平化,推進能源生產(chan) 與(yu) 消費模式革命。
“互聯網+”在天然氣行業(ye) 的應用可以說勢在必行。如施興(xing) 才所言,隻有滿足消費市場多樣化的智能應用需求,才有可能實現我國天然氣消費“雙倍增”的目標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據中國氣體(ti) 協會(hui) 秘書(shu) 長洑春幹表示,目前我國工業(ye) 在“互聯網+”智能管理方麵的探索才剛起步,廣度深度還不夠,未來推進還有很多瓶頸需要突破。
施才興(xing) 坦言,以天然氣行業(ye) 為(wei) 例,該行業(ye) 相關(guan) 硬件,特別是信息管理係統,標準還不統一,且大多是多品牌設備混合運營,相互兼容性較差。同時,我國城市各類管網目前仍處於(yu) 各自為(wei) 政的狀態,管網數據還屬於(yu) 保密範疇,未能形成開放共享的大數據管理係統。這些因素將阻礙該行業(ye) 智能化發展進程。因此,相關(guan) 規範製度和標準體(ti) 係的建立對於(yu) 該課題的推進尤為(wei) 重要。
“對於(yu) 未來天然氣裝備行業(ye) 的發展趨勢,主要的關(guan) 鍵詞是‘大數據’和‘互聯網’。即在互聯網的架構下,通過運營數據的整合,更好地指導業(ye) 主調配資源,提升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帶來差異化的附加價(jia) 值,還可以實現多區域、多品牌的互聯合作,促進整個(ge) 行業(ye) 的資源共享與(yu) 技術進步。”施才興(xing) 表示。
此外,《指導意見》特別指出,要加強分布式能源網絡建設,實現分布式電源的及時有效接入,逐步建成開放共享的能源網絡。2016年2月發布的《關(guan) 於(yu) 推進“互聯網+”智慧能源發展的指導意見》也提出,“鼓勵發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增強供能靈活性、柔性化,實現化石能源高效梯級利用與(yu) 深度調峰”,多項重點任務均與(yu) 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相關(guan) 。
林伯強表示,“天然氣分布式能源能夠與(yu) 太陽能、風能形成良好的補充,保障供能的穩定性、高效性。而分布式能源處於(yu) 消費側(ce) 和供給側(ce) 之間的關(guan) 鍵節點,更依賴能源互聯網的發展,以達到改善能源綜合利用效率,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提升大眾(zhong) 參與(yu) 程度及用戶體(ti) 驗的目的。”
施才興(xing) 介紹,“中集安瑞科未來也會(hui) 在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領域加大布局。”實際上,今年以來,國內(nei) 天然氣領域投資逐漸升溫。派思股份近日公告,擬通過定增募資約7.3億(yi) 元主要用於(yu) 建設LNG工廠、山東(dong) 和河北兩(liang) 地的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站等項目。此前,迪森股份公告擬出資3000萬(wan) 元,設立專(zhuan) 門的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平台公司。而西門子也在今年3月與(yu) 杭汽輪再度攜手,在中小型燃氣輪機領域進行深化合作,共同開發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市場。(《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戴建敏 編輯/張偉(wei) 賢,如有意見建議請聯係:zhangwx@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