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顶游戏中心官网 > 政策利好不斷,但目前LNG動力船舶的推廣應用仍麵臨諸多難題
政策利好不斷,但目前LNG動力船舶的推廣應用仍麵臨諸多難題 2020-06-18 17:06:46

摘要:近日,交通運輸部印發《內(nei) 河航運發展綱要》(下稱《綱要》),提出要貫徹落實交通強國建設戰略部署,推動內(nei) 河航運高質量發展。

  近日,交通運輸部印發《內(nei) 河航運發展綱要》(下稱《綱要》),提出要貫徹落實交通強國建設戰略部署,推動內(nei) 河航運高質量發展。具體(ti) 來講,《綱要》提到要加大新能源清潔能源推廣應用力度,推廣液化天然氣(LNG)節能環保船舶,完善水上綠色綜合服務區、LNG加注碼頭等綠色服務體(ti) 係建設。
  在業(ye) 內(nei) 人士看來,《綱要》進一步明確了LNG動力船舶的發展方向,對推動LNG動力船舶應用具有積極意義(yi) 。
  政策利好不斷
  《綱要》指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現代化內(nei) 河航運體(ti) 係。內(nei) 河航運基礎設施、運輸服務、綠色發展、安全監管等取得重大突破,在綜合交通運輸中的比較優(you) 勢得到充分發揮,服務國家戰略的保障能力顯著增強,並提出八項主要任務以及三項保障措施。
  在主要任務中,《綱要》提出要加大新能源清潔能源推廣應用力度。推廣LNG節能環保船舶,探索發展純電力、燃料電池等動力船舶,研究推進太陽能、風能、氫能等在行業(ye) 中的應用。完善水上綠色綜合服務區、LNG加注碼頭等綠色服務體(ti) 係建設,加強港口節能減排技術應用。
  “這個(ge) 文件進一步明確LNG作為(wei) 清潔、節能環保能源在水運應用的大方向,是一個(ge) 中長期的綱要,描述了未來發展的藍圖。”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船舶運輸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紀永波表示。
  事實上,在今年1月份,交通運輸部、國家發改委等四部委共同出台的《長江經濟帶船舶和港口汙染突出問題整治方案》就已明確提出,加快推動船舶LNG加注站立項、建設和運營。“2020年9月底前長江幹線重慶及以下各省市至少開工建設1座加注站,在一年內(nei) 投入運營,加快形成長江幹線加注能力。”
  今年5月29日,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與(yu) 廣東(dong) 省人民政府、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簽署《廣東(dong) 省內(nei) 河船舶LNG動力改造項目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動廣東(dong) 省內(nei) 河船舶LNG動力改造,並提出到2025年前,廣東(dong) 省將完成約1500艘LNG適改船舶的改造和19座LNG加注站的建設工程,全麵完工後船用LNG年需求量約40萬(wan) 噸,同時將替代油品消費約39萬(wan) 噸。據初步測算,該項目實施後,廣東(dong) 省船舶氮氧化物和顆粒物排放可分別降低12.6%和19.5%。
  製約瓶頸不少
  盡管政策利好不斷,但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LNG動力船舶的推廣應用仍麵臨(lin) 諸多難題。
  據了解,當前全國LNG動力船舶主要集中在長江下遊的江蘇和上海。其中江蘇省是最早開展LNG船舶探索工作的,至今已有十餘(yu) 年,並於(yu) 2013年被國家列為(wei) 首批水運LNG船舶示範區試點。
  記者從(cong) 江蘇省交通運輸廳獲悉,截至2019年底,江蘇省內(nei) 河LNG動力船舶共計92艘,占全國運營LNG船舶總數的1/3,其中新建24艘、更新改造68艘。
  “我們(men) 2017年底就完成了92艘LNG動力船舶的新建、改建工作,到目前還是92艘,並且其中大部分是雙燃料船舶,單一的LNG動力船舶有14艘,這兩(liang) 年LNG動力船舶的發展基本處於(yu) 停滯狀態。”江蘇省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監督局主任科員蔣銀先向記者坦言,“一是2017年之後新、改建船舶的補貼沒有了,二是加注站建設審批難,導致建設跟不上,這兩(liang) 個(ge) 瓶頸如果不突破,水運應用LNG推廣有很大難度。”
  據悉,新建一艘1000噸位左右的LNG船舶需要450—500萬(wan) 元,改造的話也需要100多萬(wan) 元。“船東(dong) 看不到經濟性,推廣自然就慢了。”蔣銀先表示。
  在紀永波看來,當前製約LNG動力船發展的最關(guan) 鍵因素在於(yu) LNG加注站不足。“加注站建設實際上製約了整個(ge) LNG船舶的發展,這次《綱要》也提出要加快推進LNG加注站的建設,但LNG加注站是一個(ge) 新生事物,原來的法律法規體(ti) 係裏沒有這塊內(nei) 容,導致了一係列問題。”
  據介紹,加注站建設涉及消防、住建、國土、水利等多個(ge) 部門,受到各個(ge) 部門內(nei) 法律法規的限製,審批的程序並不特別清晰,國家層麵也沒有相關(guan) 明文規定,因此建設緩慢。
  “我們(men) 江蘇省已經完成基礎建設的LNG加注站有10座,設備也可以安裝了,就是一直未取得相關(guan) 手續,特別是洪評、燃氣經營許可等,有2座建好的還因為(wei) 手續問題被強行拆掉了,問題就在這裏。目前我們(men) 省正常運行的LNG加注站隻有2座。”蔣銀先說。
  仍需多方探索
  一方麵是利好政策不斷出台,發展目標明確;一方麵又麵臨(lin) 著船舶經濟性、加注站審批難等問題。那麽(me) ,當前LNG動力船舶發展困境應如何破解?
  在蔣銀先看來,江蘇作為(wei) 交通運輸部推廣水運應用LNG的示範區,取得了一定示範效果,促進了相關(guan) 標準、規範、法規的出台,但仍存不少問題。“從(cong) 船舶推廣角度來講,要讓它規模化,產(chan) 生明顯的規模優(you) 勢,政府需要給予一定的補貼或獎勵,目前這一塊是沒有的;從(cong) 加注站角度來講,因為(wei) 涉及多個(ge) 部門和法律法規的瓶頸,需要從(cong) 頂層設計去解決(jue) 。”
  紀永波則建議,首先要把加注站網絡建起來。“船跑的距離比較長,航線也不是固定的,一兩(liang) 個(ge) 加注站解決(jue) 不了船東(dong) 加氣問題。加注設施先起來,剩下的事情,包括經濟問題、相關(guan) 技術問題,可以通過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的方式逐漸去解決(jue) 。”
  對於(yu) 加注站建設審批難題,紀永波表示:“LNG加注站是一個(ge) 新的東(dong) 西,涉及到法律法規和標準的修訂,目前階段,從(cong) 國家層麵形成統一的建設方式比較困難,因為(wei) 各個(ge) 地方情況不一樣,還是應該先讓各省去探索,探索中有比較好的、適用性強的經驗,再把它拿出來推廣。”
  “對於(yu) 加注站建設的模式,應由大型港航企業(ye) 、能源企業(ye) 或大型物流企業(ye) 形成合力,探索一些比較好的商業(ye) 模式或者船的發展模式。另外LNG船舶的發展,我們(men) 《綱要》裏也提到要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提升服務水平,希望通過LNG清潔能源的發展,帶動整個(ge) 內(nei) 河發展方式的轉變,提升服務能力。”紀永波說。(中國能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