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顶游戏中心官网 > 國外氫燃料電池市場熱火朝天 國內為何雷聲大雨點小?
國外氫燃料電池市場熱火朝天 國內為何雷聲大雨點小? 2017-04-17 16:32:47

摘要:據國外媒體(ti) 報道,美國氫能源龍頭企業(ye) PlugPowerInc公司近日表示,已與(yu) 網絡電子商務巨頭亞(ya) 馬遜達成股權收購協議,亞(ya) 馬遜將收購其最多23%的股權。

  據國外媒體(ti) 報道,美國氫能源龍頭企業(ye) PlugPowerInc公司(簡稱Plug公司)近日表示,已與(yu) 網絡電子商務巨頭亞(ya) 馬遜達成股權收購協議,亞(ya) 馬遜將收購其最多23%的股權。此外,按照協議,亞(ya) 馬遜旗下零售倉(cang) 庫中的電動叉車將開始更換使用Plug公司提供的燃料電池。

  近幾年,國外燃料電池汽車商業(ye) 化的消息頻出,先是豐(feng) 田及本田相繼推出量產(chan) 燃料電池車型,並且加大對加氫站建設的投資。之後,通用汽車、本田合資建立的燃料電池係統製造公司(FCSM)企業(ye) 宣布正式進入實質運作階段。
  國內(nei) 發展有基礎
  國外氫燃料電池市場似乎弄得熱火朝天,但國內(nei) 卻是雷聲大而雨點小,發展速度過緩。這究竟是因為(wei) 技術不足還是政策不完善呢?實際上,國內(nei) 這幾年對燃料電池汽車也在逐漸加大重視,也已經儲(chu) 備一定的技術。中國工程學會(hui) 理事長付於(yu) 武告訴記者,近十多年來,我國初步掌握了燃料電池關(guan) 鍵材料和電堆、動力係統、整車集成和氫能基礎設施的核心技術,基本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燃料電池汽車動力係統技術平台,實現了百輛級燃料電池動力係統與(yu) 整車的生產(chan) 能力。
  近年來,我國政策支持力度其實也在加大。由於(yu) 燃料電池汽車是新能源汽車的未來發展方向之一,我國扶持其發展的決(jue) 心毋庸置疑。在去年中國汽車工程學會(hui) 年會(hui) 上發布的“節能與(yu) 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中,燃料電池汽車就已經和節能汽車、純電動與(yu) 插電式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等一起被確認為(wei) 未來我國的發展目標。
  產(chan) 業(ye) 化存距離
  既然已有技術儲(chu) 備和政策支持,為(wei) 何國內(nei) 燃料電池汽車產(chan) 業(ye) 仍然是說得比做得多呢?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ye) 內(nei) 人士告訴記者,由於(yu) 生產(chan) 成本較高,用戶認識不足,以及產(chan) 品可靠性和壽命與(yu) 國外技術差距仍較大等原因,所以國內(nei) 燃料電池汽車產(chan) 業(ye) 暫時還未進入商業(ye) 化發展階段。
  除了上述原因,耽誤燃料電池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的還有我國加氫站的建設情況。中國目前隻有4座加氫站,而且分別位於(yu) 北京、上海、鄭州、深圳四個(ge) 不同城市,無論從(cong) 數量,還是投放規模都遠遠落後於(yu) 歐洲和日本等地區。從(cong) 標準層麵上來講,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產(chan) 業(ye) 也亟待完善。雖然在加氫站的建設規範方麵,我國已經有標準可依,早前2010年發布的《加氫站技術規範》GB50516-2010對此已有詳細的規定。不過,該標準距今已有7年,不少規定已經不適用當前的發展情況,如對液氫的嚴(yan) 格管控,已經影響到氫氣的儲(chu) 運效率。
  國內(nei) 外合作是關(guan) 鍵
  當被問及應該如何推動國內(nei) 燃料電池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廣東(dong) 國鴻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陳建豪表示,目前國內(nei) 燃料電池係統對國外技術依賴程度較高,之所以不選擇國內(nei) 企業(ye) 合作,是因為(wei) 國內(nei) 還沒有較為(wei) 成熟的產(chan) 品,且大多數技術還處於(yu) 研發階段,產(chan) 品不能規模化投放到市場上去。如果想要盡快進入產(chan) 品階段,與(yu) 國外企業(ye) 合作是目前的最佳的方案。
  國家節能與(yu) 安全實驗室主任、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的話或許更能說明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產(chan) 業(ye) 所處的階段,他認為(wei) :“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產(chan) 業(ye) 隻是打通了技術鏈,但產(chan) 業(ye) 鏈基本未形成,核心產(chan) 品多依賴國外。”
  要解決(jue) 上述問題,需要行業(ye) 內(nei) 外一起努力加大對燃料電池汽車產(chan) 業(ye) 的資金投入,提高產(chan) 品轉化率。因為(wei) ,隻有持續的資金投入以及整個(ge) 產(chan) 業(ye) 形成協同效應,才能提高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從(cong) 而縮短產(chan) 品研發周期、降低整體(ti) 研發成本,推動氫能產(chan) 業(ye) 向前發展。(《中國汽車報》王淩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