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中國“洋垃圾禁令”為何讓歐美如此緊張? 2017-08-24 21:43:13
摘要:中國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ti) 廢物進口管理製度改革實施方案》,要求全麵禁止洋垃圾入境,完善進口固體(ti) 廢物管理製度。
編者的話:中國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ti) 廢物進口管理製度改革實施方案》,要求全麵禁止洋垃圾入境,完善進口固體(ti) 廢物管理製度。許多進口固體(ti) 廢物質劣價(jia) 低,加工利用中的汙染排放嚴(yan) 重損害當地生態環境,洋垃圾攜帶的病毒、細菌等有毒有害物質可能直接感染從(cong) 業(ye) 人員。這些洋垃圾到底如何進入中國?這個(ge) 產(chan) 業(ye) 鏈為(wei) 什麽(me) 會(hui) 存在?中國的禁令將對主要垃圾來源國產(chan) 生什麽(me) 影響?本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歐洲:“環保先鋒”對禁令不滿
“中國拒絕洋垃圾,德國每年100多萬(wan) 噸的垃圾該怎麽(me) 辦?”德國《柏林晨報》近日報道稱,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垃圾進口國。經常有巨大的集裝箱船滿載廢品抵達中國。尤其是來自美國、歐洲的洋垃圾。中國宣布嚴(yan) 禁進口洋垃圾的消息一出,德國等歐洲回收業(ye) 者都為(wei) 之色變。
根據德國環境部的統計數據,僅(jin) 2014年,德國向中國出口的洋垃圾就高達112萬(wan) 噸,其中1225噸是危險的廢物垃圾。另一個(ge) 歐洲大國英國出口中國的垃圾每年達150萬(wan) 噸到200萬(wan) 噸。英國媒體(ti) 曾表示,垃圾當中很大一部分並沒有被用作循環再生的原材料,而是在中國境內(nei) 被非法傾(qing) 倒。法國等西歐洲國家出口到中國的洋垃圾也不少。
《柏林晨報》稱,中國進口歐洲洋垃圾始於(yu) 20世紀90年代初,當時中國是世界工廠。滿載著牛仔褲、冰箱和電視屏幕的巨大集裝箱船離開中國港口出口歐洲,而回程卻空蕩蕩的。“聰明”的商家就開始用空集裝箱裝洋垃圾運回中國。在他們(men) 看來,歐洲國家在浪費很多有用的原料。歐洲出口到中國的垃圾由此飛速增加。一條“洋垃圾出口鏈”早已形成:回收公司到當地垃圾公司以高於(yu) 當地的價(jia) 格收集各種垃圾,然後運到荷蘭(lan) 阿姆斯特丹、德國漢堡、比利時安特衛普,再從(cong) 這些港口運往中國等國家。柏林自由大學循環經濟學者施瓦爾茲(zi) 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許多西歐國家20多年來出口到中國的洋垃圾增加幾十倍,甚至數百倍。其中,許多垃圾常常不被當成垃圾申報,而是作為(wei) 可回收利用的產(chan) 品向外出口。出口商可避開高額稅收,獲得更多利潤。
歐洲出口的洋垃圾主要有哪些?循環經濟學者施瓦爾茲(zi) 指出,一是電子垃圾,包括電腦、電視、手機、家用電器等。德國環境部的數據顯示,歐洲每年生產(chan) 的電子垃圾超過1000萬(wan) 噸,歐洲3/4的電子垃圾被非法出口到非洲和亞(ya) 洲。歐盟要求電子產(chan) 品生產(chan) 者在2017年前必須自行回收出售產(chan) 品的45%,但由於(yu) 非法的電子垃圾交易很賺錢,歐洲的電子垃圾正規回收處理渠道根本敵不過非法貿易。
二是廢舊金屬。歐洲許多舊船被運到亞(ya) 洲國家,然後在海灘被拆卸,當成鋼鐵垃圾出售。比如,一家印度公司從(cong) 歐洲購買(mai) 一艘遠洋輪,轉手在印度按廢舊鋼鐵重新銷售,就可掙到400萬(wan) 美元。
廢塑料製品也是一大出口商品。數據顯示,僅(jin) 去年,中國就進口了730萬(wan) 噸廢塑料製品,價(jia) 值37億(yi) 美元,相當於(yu) 全球廢塑料進口的56%。德國柏林廢品谘詢師奧利弗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德國超市回收的塑料瓶一半以上被運送到中國等亞(ya) 洲國家處理。這些廢舊塑料瓶被處理後,製成合成粗呢毛衣,銷售到歐洲。他估算,16個(ge) 瓶子就可以做成一件毛衣,材料費用不到1歐元,而毛衣的價(jia) 格則在50歐元以上。
歐洲出口的舊衣服也非常多。許多歐洲人每年都會(hui) 把舊衣服、鞋帽等洗淨,放入社區的回收箱裏。德國環保部門估計,德國人每年捐出的舊衣服約80萬(wan) 噸。這些舊衣服本來是捐給各地窮人的,卻被一些公司銷售到非洲及亞(ya) 洲國家。由於(yu) 舊衣服回收利潤很大,近年來,歐洲甚至出現“舊衣服黑手黨(dang) ”,街頭出現數千個(ge) 非法回收箱。他們(men) 把舊衣服收集後,轉手賣給其他國家的貿易商,每噸可獲得500歐元左右收入。
中國政府發布洋垃圾禁令後,歐洲數量驚人的垃圾的去處成了個(ge) 大問題。在歐洲有數千家公司的業(ye) 務範圍就是向中國出口洋垃圾。總部位於(yu) 布魯塞爾的全球性貿易團體(ti) ——國際重複利用工業(ye) 局表示,盡管該局支持中國推動廢料質量提高,但禁令對中國和全球的經濟以及環境都是“毀滅性的”。該組織向WTO寫(xie) 信指出上訴觀點,並呼籲中國政府重新考慮禁令,探討以其他方式保證進口廢物的高質量標準。
施瓦爾茲(zi) 認為(wei) ,中國拒收洋垃圾。從(cong) 長遠看,對全球具有深遠的正麵影響,有利於(yu) 垃圾循環政策,減少排放。為(wei) 了解決(jue) 根本問題,各國需進一步對整個(ge) 供應鏈加以改進,減少垃圾。許多歐洲民眾(zhong) 也支持中國拒絕洋垃圾的做法。在柏林一家中學擔任教師的安內(nei) 特對《環球時報》記者說,直到現在中國要禁止洋垃圾,德國媒體(ti) 才曝光原來歐洲出口了這麽(me) 多有毒垃圾到中國。她認為(wei) ,一直作為(wei) “環保先鋒”的歐洲,這種做法顯然是錯誤的。歐洲應為(wei) 中國的環境汙染負起一定責任。現在中國禁止洋垃圾,歐洲應該支持,而不是擔心垃圾出口少了,沒錢賺了。▲
美國:轉戰亞(ya) 洲其他國家
美國是中國廢棄塑料和廢紙的主要來源國。根據美國廢棄金屬回收工業(ye) 協會(hui) (ISRI)的統計,2016年中國從(cong) 美國進口了價(jia) 值56億(yi) 美元的廢舊金屬製品。此外,中國還從(cong) 美國進口19億(yi) 美元的廢紙(共計1320萬(wan) 噸)和4.95億(yi) 美元的廢塑料(142萬(wan) 噸)。
除了中國,美國的垃圾每年主要出口國家還包括加拿大(價(jia) 值20億(yi) 美元)、韓國(10億(yi) 美元)、土耳其(9.3億(yi) 美元)、墨西哥(9.2億(yi) 美元)和印度(9億(yi) 美元)。
如此巨大的出口額也催生出一個(ge) 龐大的產(chan) 業(ye) 鏈,ISRI主席羅賓˙維納稱,美國有15.5萬(wan) 個(ge) 工作崗位都依賴於(yu) 美國對中國的垃圾出口,中國禁止進口廢料對回收行業(ye) 來說將是災難性的。羅賓˙維納在一份聲明中稱,“金屬垃圾回收處理行業(ye) 是全球製造業(ye) 供應鏈的第一環,我們(men) 為(wei) 高附加值的生產(chan) 提供著基礎原料。每年美國有1/3的廢舊金屬出口到海外,而中國是我們(men) 最大的主顧。我們(men) 有15.5萬(wan) 個(ge) 工作崗位直接和垃圾出口掛鉤,貢獻的稅收總計達30億(yi) 美元。中國的進口禁令會(hui) 直接衝(chong) 擊垃圾回收行業(ye) ,許多回收企業(ye) 將破產(chan) ,失去數萬(wan) 個(ge) 工作崗位。”據悉,ISRI已經向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和美國商務部通報了這一禁令對全球回收行業(ye) 的破壞性影響。
北美固廢處理協會(hui) (SWANA)CEO大衛˙比爾德曼在一份書(shu) 麵聲明中表示,中方禁止進口相關(guan) 垃圾,將對美國和加拿大的垃圾回收處理行業(ye) 造成嚴(yan) 峻挑戰。SWANA也表示,他們(men) 已將中國的“洋垃圾”進口禁令對北美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的影響寫(xie) 成一份書(shu) 麵報告,並提交美國商務部和貿易辦公室方麵審閱。
不過,也有分析認為(wei) ,中國禁止進口部分“洋垃圾”,可使美國在國內(nei) 保留更多原材料,而不是運向海外,這將可能刺激美國產(chan) 生新一輪的國內(nei) 加工投資,並在政治上具有吸引力,和特朗普總統提出的創造更多就業(ye) 機會(hui) 的訴求是一致的。美國零廢物協會(hui) 的副總裁加裏˙利斯認為(wei) ,美國可以借此調整可回收行業(ye) ,調整城市規劃,考慮稅收抵免措施,重新開放那些關(guan) 閉的工廠。
閉環基金(ClosedLoopFund)對外事務主管克羅克認為(wei) ,美國不少涉及可回收行業(ye) 的基礎設施都是10年前建立的,有很多過時的設備需要更新。減少對中國等出口市場的依賴,將意味著要投資改善相關(guan) 回收加工技術。但他樂(le) 觀地認為(wei) ,回收行業(ye) 將會(hui) 因此推動區域就業(ye) 。
作為(wei) 美國最大的垃圾回收公司,“廢物處理公司”已經感受到中國禁令的嚴(yan) 峻性。他們(men) 認為(wei) 禁令主要影響塑料的出口。該公司負責人稱:“對我們(men) 來說,中國的舉(ju) 動並不奇怪,我們(men) 今年早些時候已經看到了一些跡象。”他們(men) 認為(wei) ,如果中國作為(wei) 垃圾出口目的地的角色消失,那麽(me) 國內(nei) 的廢塑料加工商就不會(hui) 和中國廠商競爭(zheng) ,或許會(hui) 獲得更多業(ye) 務。
對於(yu) 密歇根的“皇家橡樹回收”公司來說,他們(men) 早在18個(ge) 月前就悄悄減少了出口中國的量,轉而尋找其他的新興(xing) 國家,目前他們(men) 僅(jin) 有1%的垃圾運往中國。該公司的副總裁埃德˙馬姆認為(wei) ,禁令迫使他們(men) 重新評審垃圾回收項目,提高產(chan) 品質量,比如,有的公司已開始從(cong) 垃圾中提煉有用成分。同時,禁令也促使產(chan) 業(ye) 鏈中的各方加強溝通和協作,盡量減少汙染。“否則這些垃圾將無容身之地。”
總體(ti) 來看,美國已開始尋找新的塑料廢料出口市場。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和國際貿易委員會(hui) 的最新統計數據,美國塑料廢品出口在2017年的4個(ge) 月裏增長8.6%。與(yu) 此同時,美國對中國香港的發貨量下降3.3%。美國塑料廢品出口第三大市場加拿大,購買(mai) 量削減43.7%。美國對印度的出口增長9.4%,對其他亞(ya) 洲國家的出口更大幅增加,尤其是越南(增加69.5%)、馬來西亞(ya) (增加87.6%)和印尼(增加48.1%)。▲
加拿大:走私電子垃圾利潤與(yu) 毒品相當
加拿大垃圾焚燒處理率僅(jin) 為(wei) 10%,垃圾大量對外出口,主要目的國是非洲的尼日利亞(ya) 、利比裏亞(ya) ,亞(ya) 洲的中國、菲律賓、緬甸、印尼、印度等,甚至連鄰國美國也經常在不經意間成為(wei) 加拿大的垃圾出口國。
加拿大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大量向中國出口回收的舊服裝,後來是廢舊塑料,2005年以後則是電子垃圾後來居上,數量從(cong) 最初的每年幾十噸迅速上升到至少每年幾百噸。有人曾經形容,走私進口電子垃圾的利潤可以和毒品相比擬,卻無需冒那樣大的風險。
《環球時報》記者上世紀90年代初在浙江省的國營外貿公司工作,當時公司有個(ge) 下屬合作單位主業(ye) 就是從(cong) 加拿大進口廢塑料(回收的飲料瓶),這些廢塑料用集裝箱從(cong) 加拿大溫哥華港運抵寧波,再送到當時蓬勃發展、嗷嗷待哺的小化工廠,製成當時銷量極好的聚乙烯顆粒。後來記者全家移民加拿大,妻子從(cong) 事船務貨運代理,幾個(ge) 骨幹客戶就是做垃圾出口生意的華人。和當初“倒廢塑料”不同,如今一些倒騰洋垃圾的華人,主要經營的是電子垃圾,可從(cong) 中提煉貴金屬,但提煉過程很容易引發二次汙染。其次是廢報紙,主要用於(yu) 國內(nei) 中小型紙廠生產(chan) 再生紙,但小紙廠在中國同樣是汙染大戶。此外,廢金屬等也在做,但比例不大。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加拿大一些垃圾出口商為(wei) 降低成本、規避風險,無所不用其極。比如,為(wei) 了“打秤”,他們(men) 在集裝箱裏夾帶大量比重大的雜物,甚至故意不清除垃圾附帶的汙泥等雜質。此次新規出台前,中國對電子垃圾“非相關(guan) 成分”的允許上限是總重量的1%,但前幾年發生過中國口岸查獲“非相關(guan) 成分”超過25%的情況。由於(yu) 近年來加拿大加大對垃圾出口的檢查、限製,中國大口岸控製也越來越嚴(yan) ,他們(men) 就在中國專(zhuan) 門選擇新港口、小港口入關(guan) 等手段,試圖蒙混過關(guan) 。
此次中國首批禁止的是廢塑料、未經分揀廢紙、廢紡織原料、釩渣等24類固體(ti) 廢物。根據“實施方案”的要求,2017年年底前,全麵禁止進口環境危害大、群眾(zhong) 反映強烈的生活來源廢塑料、未經分揀的廢紙以及紡織廢料、釩渣等固體(ti) 廢物;2018年年底前,修訂《固體(ti) 廢物進口管理辦法》,限定固體(ti) 廢物進口口岸,減少固體(ti) 廢物進口口岸數量;2019年年底前,大幅減少固體(ti) 廢物進口種類和數量,提高對走私洋垃圾、非法進口固體(ti) 廢物等行為(wei) 的處罰標準。
按照這個(ge) 方案,加拿大對中國出口洋垃圾將受到很大限製,用當地海關(guan) 人員的話說,“理論上除了已分揀的舊報紙,其他固體(ti) 垃圾都很難再銷往中國”。但加拿大“懂行”的人士提醒稱,當地“垃圾大戶”們(men) 都是老江湖,他們(men) 很可能會(hui) 采取“李代桃僵”的方法繼續鋌而走險。《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