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出投資的水分 電網企業如何提高未來在配售電市場的競爭優勢 2017-12-22 10:28:54
摘要:《政府製定價(jia) 格成本監審辦法》進一步加強了對電力、天然氣等自然壟斷行業(ye) 的監審要求,為(wei) 電網輸配環節建立健全以“準許成本+合理收益”為(wei) 核心的定價(jia) 製度提供了準則。

自2014年10月深圳啟動全國首個(ge) 輸配電價(jia) 改革試點,至2017年7月實現省級電網輸配電價(jia) 核定全覆蓋,曆時近三年,省級輸配電價(jia) 改革成為(wei) 了電改9號文印發以來第一個(ge) 全麵完成的電力體(ti) 製改革項目。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的規劃,下一步,輸配電價(jia) 改革將依照電壓等級和供電範圍劃分,向上核定區域電網輸電價(jia) 格,向下建立地方電網和增量配電網配電價(jia) 格機製,進一步完善輸配電價(jia) 監管體(ti) 係。
在改革過程中,所謂合理收益,計算方法為(wei) “可計提收益的有效資產(chan) ×準許收益率”。按照這個(ge) 公式,電網企業(ye) 有擴大有效資產(chan) 的動力。因此,核定電網企業(ye) 的有效資產(chan) ,成為(wei) 輸配電價(jia) 改革工作的重點之一,尤其是對於(yu) 電網企業(ye) 未來的新增投資,要進行嚴(yan) 格監管,從(cong) 而鼓勵電網企業(ye) 去控製成本,促進電網資產(chan) 管理水平的提升。
擠出投資的水分
在政府開展的輸配電價(jia) 核算中,要對未來新增的電網資產(chan) 進行預估,扣除退役及到齡資產(chan) 後,形成新增有效資產(chan) ,再納入輸配電價(jia) 核算,計提準許成本與(yu) 合理收益。具體(ti) 而言,監管政策對電網企業(ye) 新增投資提出了兩(liang) 方麵的監管要求。
其一,對電網企業(ye) 的計劃新增資產(chan) 規模進行限定。監管政策要求轉變過去依據財務投資能力確定新增投資規模的投資方式,要求新增電網資產(chan) 規模與(yu) 該地區的電量增長相匹配。
然而,新增輸配電投資與(yu) 地區電量增長、最高負荷增長、到齡設備更新改造需求等多種因素相關(guan) ,我國城鎮化正處在快速發展階段,地方政府產(chan) 業(ye) 規劃和發展也存在高度不確定性,這些都會(hui) 對一個(ge) 地區的電量增長與(yu) 最高負荷增長速度產(chan) 生影響。客觀上來說,現階段要實現計劃新增電網資產(chan) 規模與(yu) 電量增長率相匹配,具有較大的難度。
其二,通過監管政策設計,對電網實際投資的增加或降低加以引導。
當前,從(cong) 各省(市、區)公布的監審細則來看,各地對這一條目的監管思路有所不同。比如深圳市輸配電價(jia) 改革方案設置了輸配電價(jia) 調整機製,如果實際新增資產(chan) 與(yu) 計劃新增資產(chan) 差異在20%內(nei) ,輸配電價(jia) 格不做調整;超過20%時,政府部門將調整輸配電價(jia) 。而在寧夏的改革方案,則沒有設定調整機製,實際新增資產(chan) 超過計劃新增時不調增輸配電價(jia) ;實際新增資產(chan) 少於(yu) 計劃新增時也不調減輸配電價(jia) ,實際上是變向鼓勵電網企業(ye) 降低投資。
把握投資的節奏
在輸配電有效資產(chan) 監管模式下,政府部門將對電網企業(ye) 在未來一個(ge) 監管周期內(nei) 新增電網投資的合理性進行審核,其出發點是,鼓勵電網企業(ye) 在滿足供電要求的前提下實現對電網投資的精益化管理,以降低輸配電成本。為(wei) 此,電網企業(ye) 需要在三方麵進行優(you) 化。
一是增強電網投資規模預測精度。電網企業(ye) 應統籌考慮負荷需求增長、地區產(chan) 業(ye) 發展不確定因素導致的負荷變化、投資速度與(yu) 質量的平衡,以及新增投資被納入有效資產(chan) 的可行性等因素,合理確定投資計劃,提高投資規模預估的準確性,確保電網資產(chan) 利用率保持在較高水平。
二是科學合理確定投資重點。立足我國電網發展現狀,電網企業(ye) 需優(you) 化調整電網投資結構,著力解決(jue) 電網發展“兩(liang) 頭薄弱”的問題,加大特高壓與(yu) 配網投資比重,適度向電量增長快、資產(chan) 效率高的地區傾(qing) 斜。另外,對於(yu) 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以及提高未來配售電市場競爭(zheng) 優(you) 勢的項目,也要給予重點支持。
三是對投資時序進行精益化管控。科學製定分階段、差異化的投資時序策略,是電網企業(ye) 必須具備的能力。在輸配電價(jia) 監管周期內(nei) ,應基於(yu) 監管政策適時調整投資安排。若新增監管資產(chan) 的計入實行監管期到期調整,建議電網企業(ye) 在保證項目能夠在監管期結束時形成有效資產(chan) 的前提下,盡量延後投資,以節約融資成本等財務費用。《能源評論》(作者供職於(yu) 國家電網公司華東(dong) 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