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顶游戏中心官网 > 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的尷尬
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的尷尬 2018-09-17 11:55:23

摘要:燃煤發電一直是我國的主力發電機組,單機裝機容量30萬(wan) 千瓦及以下等級的燃煤發電機組逐漸淘汰,以後的主力火電機組是:60萬(wan) 100萬(wan) 千瓦等級燃煤發電機組。

  開篇語:小編所學專(zhuan) 業(ye) 是【建築環境與(yu) 設備工程】(現又更名為(wei) 【建築環境與(yu) 能源應用工程】),後來才知道是由【暖通空調】+【城市燃氣】+【設備工程】三個(ge) 專(zhuan) 業(ye) 合並而來,2001年是母校用該名字首次招生,而我們(men) 那屆也沒有分專(zhuan) 業(ye) 方向,多修學分也不會(hui) 多繳學費,考慮到將來的就業(ye) ,大部分同學都把三個(ge) 專(zhuan) 業(ye) 方向的大部分課程修完了,由於(yu) 天然氣行業(ye) 的迅速發展,後來進入燃氣行業(ye) 的同學占了一半。
  而小編雖然也修了很多燃氣方向的課程,但進入電力設計院後,一直沒有用上,直到2010年以後,有機會(hui) 參與(yu) 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的規劃和設計工作,也算是圓了燃氣的夢想吧!
  但是參與(yu) 得越多,越感覺項目很尷尬,下麵簡單談談自己一點看法,拋磚引玉……
  規模很小可有可無的非主力電源
\
  從(cong) 上表中可以看出:
  火力發電
  燃煤發電一直是我國的主力發電機組,單機裝機容量30萬(wan) 千瓦及以下等級的燃煤發電機組逐漸淘汰,以後的主力火電機組是:60萬(wan) /100萬(wan) 千瓦等級燃煤發電機組。新建燃煤機組原則上不會(hui) 批了,但單機30萬(wan) /60萬(wan) 千瓦等級的燃氣-蒸汽聯合循環機組還可以新建,承擔基荷兼調峰用。
  截止2017年底,占比62.2%,上年這一數據為(wei) 64%。
  曾幾何時,火力發電占比超過80%,從(cong) 發展趨勢來看,火力發電總體(ti) 占比會(hui) 進一步下降。
  截止2017年底,我國燃氣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已達到7629萬(wan) 千瓦,占比4.3%。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我國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單機規模小或等於(yu) 50MW,總裝機容量200MW以下)總裝機超過1112萬(wan) 千瓦,主要集中在東(dong) 部經濟發達地區。就算到2017年底,總裝機超過1700萬(wan) 千瓦,占比也才1%。
  水力發電
  雖然西南主力水電開發接近尾聲,西南電網通道也在緊鑼密鼓地建設當中,未來水電在我國電源中所占比重會(hui) 進一步提高。
  截止2017年底,裝機容量占比19.2%,上年這一數據為(wei) 20.18%。
  新能源(風電太陽能)
  最近幾年這類項目是越來越多,雖然單機容量小,但是數量多,所以也會(hui) 占有一定的比重。
  截止2017年底,裝機容量占比16.5%,上年這一數據為(wei) 13.7%。
  核電
  在建的核電機組在未來幾年也會(hui) 陸續發電,在電源結構中占比也將上升。
  截止2017年底,裝機容量占比2%,變化不大。但進入2018年,已經有好幾台核電機組陸續投入商運。
  小結
  國內(nei) 大規模的電源建設時代已經成為(wei) 曆史,快速新建的電廠以大型燃機為(wei) 主,新能源(風、光、生物質及燃氣)為(wei) 輔,核電慢慢建。
  電網建設由於(yu) 滯後效應,目前仍然在緊鑼密鼓的建設中,最近不是又批了12條特高壓線路麽(me) !但是電網建得越快,其實是對電源的建設起反作用。
  天然氣
  氣源
  去年京津冀“煤改氣”,大規模采用天然氣供暖,最後導致河北氣荒,連醫院都沒氣可用。這隻是一個(ge) 例子。
  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推進,絕大部分小區都安裝了天然氣,在可以預計的未來,燃氣消費量將會(hui) 大幅度增加,氣源的競爭(zheng) 會(hui) 近一步加劇。
  雖然國內(nei) 天然氣儲(chu) 量排全球第十,但是我國人口可是排全球第一啊,所以人均占有量是不高的,總得給子孫後代多留一下資源吧。所以那就進口唄!2017年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達39%。
  天然氣管輸氣進口主要有以下幾個(ge) 方向:中亞(ya) ,俄羅斯,緬甸。
  中亞(ya) A/B/C線(土庫曼斯坦→烏(wu) 茲(zi) 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新疆→西氣東(dong) 輸)
  中亞(ya) D線(土庫曼斯坦→烏(wu) 茲(zi) 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新疆→西氣東(dong) 輸)
  中緬線(緬甸→雲(yun) 南→貴州→廣西)
  中俄東(dong) 線在建(規劃:俄羅斯內(nei) 科維克金→符拉迪沃斯托克→黑河)
  中俄西線待定(規劃:俄羅斯西西伯利亞(ya) →由新疆喀納斯→西氣東(dong) 輸)
  LNG海運:澳大利亞(ya) 、印度尼西亞(ya) 、馬來西亞(ya) 及卡塔爾等。
  氣價(jia)
  拋開政治因素不談,中國近40%的天然氣依賴進口,首先成本就高了,目前的氣價(jia) 於(yu) 天然氣分布式項目而言沒有任何優(you) 勢。
  在中國,管道天然氣(PNG)價(jia) 格受政府監管,液化天然氣(LNG)價(jia) 格則主要受到供需關(guan) 係的影響。
  據相關(guan) 未經考證的數據:車用CNG一般在3-5元/方。LNG作為(wei) 氣源的民用天然氣一般在5元/方。從(cong) 下麵的圖表可以看出LNG價(jia) 格波動太大了。從(cong) 價(jia) 格來說,CNG和LNG是非常不適合作為(wei) 發電氣源的。
\
  而對於(yu) 管道天然氣(PNG),根據氣源不同,銷售價(jia) 格一般在1.8-3元/方,天然氣氣價(jia) 超過2元/方時,對於(yu) 天然氣發電項目,基本上沒有經濟性可言。成本增加後,提高一點利用效率沒有太多的實際意義(yi) 。
  電價(jia)
  對於(yu) 電網而言
  電網作為(wei) 一個(ge) 國有企業(ye) 來說,是要收回投資,負擔企業(ye) 運營成本,以及盈利,實現國有資產(chan) 的保值增值的。
  簡單地說他們(men) 就是賺差價(jia) 的,國家把用戶側(ce) 的電價(jia) 定死了,那麽(me) 電網為(wei) 了實現效益最大化,肯定就要在政策允許的範圍內(nei) ,讓上網電價(jia) 低的電源優(you) 先上網。
  關(guan) 於(yu) 上網標杆電價(jia) ,簡單地給個(ge) 數據範圍。
  脫硫煤電:0.3~0.45元/度;水電:0.3~0.4元/度;
  光伏:0.65~0.85元/度;燃機:0.7~0.9元/度。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shang) 害,你如果是電網,你要誰的電?
  當然,電網其實還有另外一種處理方式,就是完全市場化,由電廠跟用戶簽合同,電網隻收過網費就行了。可用戶願意用你的高價(jia) 電麽(me) ?
  對於(yu) 用戶而言
  用戶隻管用電,不會(hui) 考慮你這個(ge) 電是如何產(chan) 生和輸送過來的。而用戶最關(guan) 心的也就是電價(jia) ,在調研的過程中,他們(men) 也經常會(hui) 問到這個(ge) 問題。如果你的電價(jia) 比從(cong) 電網下來的電價(jia) 還高了,他會(hui) 用你的電麽(me) ?
  小編曾經一度看好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在數據中心的應用,因為(wei) 負荷特性特別匹配,還有就是互聯網IT有錢。
  然而根據網友提供的一些信息,心裏頓時涼涼了!
  由於(yu) 全國大部分地區均對數據中心發布了用電優(you) 惠政策,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在數據中心項目中完全沒有價(jia) 格優(you) 勢。並且在長期供電保障程度上也很難滿足數據中心的要求。(順其自然提供)
  全國很多市縣都在大力建設大數據產(chan) 業(ye) ,極大的電力優(you) 惠政策是大數據中心是否落到當地的關(guan) 鍵因素,延安大數據中心華為(wei) 、百度大數據用電3毛多,河南沁陽蠻蠻雲(yun) 數據中心5毛多,貴州最低可以2毛多。(夢想家提供)
  綜上,如果沒有政策補貼,電價(jia) 完全處於(yu) 劣勢,而政策的補貼就是全體(ti) 納稅人買(mai) 單,且補貼的力度和持續性均存疑。
  負荷特性
  在沒有穩定的冷熱電負荷情況下,燃氣分布式能源項目的綜合利用效率低,年有效利用小時數少。
  很多項目在規劃設計階段,負荷特性都是拍腦袋拍出來的,實際建成投運就是兩(liang) 碼事了。負荷特性根本沒辦法匹配,這就造成了係統要麽(me) 降負荷運行,要麽(me) 停運。
  親(qin) 眼見證了某分布式能源項目,號稱亞(ya) 洲最大的製冷站(製冷裝機容量約110MW),在炎熱的8月隻運行了一台製冷機組,其他全部停運,心痛啊!整個(ge) 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站完全就是作為(wei) 一個(ge) 燃機發電廠用,與(yu) 設計的初衷背離。
  峰電時運行還有一定的效益,平電時運行就會(hui) 虧(kui) 本了,穀電時還需要運行麽(me) ?就是因為(wei) 電網裏的電無法消納,所以才會(hui) 有穀電一說,燃氣分布式再發電不就是火上澆油麽(me) ?還嫌電價(jia) 不夠低麽(me) ?
  既然穀電時不能發電,餘(yu) 熱供熱供冷就不存在了,而用戶的冷熱負荷又可能存在,此時就需要按相應的負荷配置其他供熱供冷係統或蓄熱蓄冷設施。
  下麵是某位業(ye) 內(nei) 人士的觀點,雖然小編不完全讚同,但是卻也有一定的道理。
  餘(yu) 熱回收是雞肋,增加的製冷機效率不高,回收量不大,還影響發電效率,除了增加成本和安裝空間,實際意義(yi) 很小。
  項目投資及運維
  對於(yu) 項目而言,成本(含初投資及運行成本)和投資回報率是決(jue) 定性因素。
  項目投資中占比最大的是主機(燃氣輪機和內(nei) 燃機)部分,隻能進口(具體(ti) 原因本文不詳述,可以參見相關(guan) 的文章。)初投資高,檢修費用更高。
  這樣使整個(ge) 項目的經濟性大打折扣。
  而對於(yu) 項目運行而言,由於(yu) 工況很多,所以運行相對複雜,對於(yu) 係統的損耗也較大,這樣導致了人力成本和維護成本的上升。
  編後語
  其實本來不想討論技術類問題的,但是畢竟搞了那麽(me) 多年的專(zhuan) 業(ye) ,還是有些不舍,希望自己的一些淺見,能對行業(ye) 的發展有多幫助,對相關(guan) 公司的決(jue) 策層有所啟發,僅(jin) 此而已。(來源:攻城獅茶樓  作者:巴蜀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