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顶游戏中心官网 > 豪賭天然氣 殼牌700億美元收購BG
豪賭天然氣 殼牌700億美元收購BG 2015-12-29 10:03:40

摘要:世界經濟和油價(jia) 持續低迷,石油巨頭們(men) 紛紛裁員出售資產(chan) ,在行業(ye) 一片哀嚎的背景下,殼牌卻豪擲700億(yi) 美元收購英國天然氣集團公司(BG),業(ye) 界嘩然。

  世界經濟和油價(jia) 持續低迷,石油巨頭們(men) 紛紛裁員出售資產(chan) ,在行業(ye) 一片哀嚎的背景下,殼牌卻豪擲700億(yi) 美元收購英國天然氣集團公司(BG),業(ye) 界嘩然。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12月17日證實,中國政府已於(yu) 日前批準殼牌以700億(yi) 美元收購BG,而這也是殼牌完成收購前的最後一家反壟斷審查。這也意味著,殼牌的該項收購已經進入收官階段。
        行業(ye) 形勢低迷,殼牌此時逆勢重金布局意欲何為(wei) ?完成這個(ge) 豪舉(ju) 後,又會(hui) 給殼牌和國內(nei) 油氣行業(ye) 帶來哪些影響?殼牌方麵給《中國經營報》記者的回複顯示,BG的深水和一體(ti) 化天然氣業(ye) 務將為(wei) 殼牌的上遊業(ye) 務增添活力,該業(ye) 務能夠帶來有吸引力的回報和現金流,並具有增長潛力,未來殼牌將專(zhuan) 注於(yu) 繼續發展這兩(liang) 項業(ye) 務。不過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這一切都還是殼牌的美好期望。
        進入收官階段
        沈丹陽是在當日召開的商務部例行發布會(hui) 上作出上述表態的。他介紹稱,今年5月26日,商務部反壟斷局收到了殼牌收購BG股權案經營者集中反壟斷申報,並且依法於(yu) 12月14日作出不予禁止的審查決(jue) 定。
        記者了解到,商務部反壟斷局是中國3家反壟斷機構之一。該並購計劃此前已經得到來自巴西、歐盟、美國和澳大利亞(ya) 監管當局的批準,而此次收購計劃所需的最後一個(ge) 反壟斷監管審批,就是中國商務部。
        BG在澳大利亞(ya) 有很多能源上遊產(chan) 業(ye) 鏈上的投資,殼牌在巴西有很多業(ye) 務。涉及相關(guan) 國家核心利益的,都要通過反壟斷機構的審查和批準。
        公開資料顯示,殼牌將以現金加股票的支付方式收購。每股BG股票收購價(jia) 為(wei) 1350便士,殼牌還計劃在2017年~2020年期間至少回購250億(yi) 美元的股票。“如今我們(men) 將尋求得到雙方股東(dong) 的批準,爭(zheng) 取在2016年初完成交易。”殼牌首席執行官範伯登表示。
        據透露,殼牌正著手爭(zheng) 取股東(dong) 支持收購BG的交易,不過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這次收購需要得到殼牌多數股東(dong) 和英國天然氣集團公司75%的股東(dong) 的支持,此次收購最大障礙或許就將來自公司內(nei) 部的股東(dong) 。安迅思能源研究與(yu) 策略中心總監李莉認為(wei) ,近期油價(jia) 不斷下跌,公司估值出現波動,股東(dong) 層麵的決(jue) 定麵臨(lin) 較大不確定性。
        今年4月殼牌披露對BG的收購交易時,該公司為(wei) 油價(jia) 製定的長期規劃區間為(wei) 每桶70美元到110美元之間。到了今年7月,殼牌曾表示該交易在70美元/桶的油價(jia) 水平上是劃算的。而目前,國際油價(jia) 已經跌至35美元/桶附近,創近7年來新低,早已跌出“劃算”的範圍。
        在宣布收購批準獲通過當天,BG的股價(jia) 下跌0.7%,收於(yu) 每股9.2英鎊,比殼牌以現金和換股方式開出的價(jia) 碼中給出的大致價(jia) 格低了大約10%,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場對股東(dong) 可能不會(hui) 批準這一交易的擔憂。
        而此次中國商務部的無條件批準,將催生全球最大的天然氣生產(chan) 商的誕生。
        記者查閱相關(guan) 資料發現,如果加上BG,新殼牌液化天然氣(LNG)權益產(chan) 能達到3300萬(wan) 噸/年,持續穩居全球LNG第一位,估計到2017年,殼牌對華天然氣供應將占據中國天然氣進口總量的30%左右。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資源命脈過多掌握在一家公司手裏對天然氣需求還在快速增長的中國來說,並不算一個(ge) 好消息。隆眾(zhong) 石化網分析師趙桂珍認為(wei) :在未來一段時間,某種情況下或將有助於(yu) 中國天然氣進口方麵的利益,如最惠國待遇,這也成為(wei) 國人猜測中國商務部無條件通過該並購案的一個(ge) 潛在因素。
        豪賭油價(jia) 回升
        不過相比香餑餑,BG或許更像一個(ge) “燙手山芋”。
        2014年財報顯示,BG的業(ye) 績並不理想,營業(ye) 利潤下滑14%,油氣產(chan) 量下滑4%,股價(jia) 也出現了大幅下跌,由於(yu) 其澳大利亞(ya) 的資產(chan) 因大宗商品價(jia) 格下跌而被迫進行資產(chan) 減記,去年第四季度,BG的虧(kui) 損額達到了50億(yi) 美元。而過去一年,該公司股價(jia) 累計跌去20%。
        事實上,從(cong) 2012年起,有關(guan) BG的壞消息就屢屢傳(chuan) 出,特別是產(chan) 量的停滯不前,一度讓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對BG的評級展望從(cong) “穩定”下調至“負麵”。
        此外,BG巴西業(ye) 務不佳是該交易中的大隱患。
        據悉,BG是巴西國家石油公司(以下簡稱“巴油”)的合作夥(huo) 伴。今年,兩(liang) 家公司共同發現了史上最大的超深潛水油田,包括位於(yu) 聖保羅州海岸桑托斯盆地的圖皮油田BM-S-11探索區塊。
        殼牌和BG曾發表聯合聲明,10年後,海上石油產(chan) 量將上升到近60萬(wan) 桶/天,遠高於(yu) 目前的15萬(wan) 桶/天。“要做到這一點,他們(men) 要好好開發在巴西的資產(chan) 。”財富中文網稱,但因其合作夥(huo) 伴巴油腐敗蔓延且成本膨脹,許多新發現大型油田的開采一直停滯不前。
        在業(ye) 內(nei) 人士看來,這項合並是“一場賭博”。一方麵,賭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為(wei) 了應對限排,將用天然氣等更清潔的燃料取代煤炭,天然氣需求保持快速增長;另一方麵,賭亞(ya) 洲市場將依賴天然氣特別是液化天然氣(LNG)進口。
        完成並購後的殼牌會(hui) 成為(wei) 全球液化天然氣的最大供應商,而中國是液化天然氣的主要進口國。不過,因國內(nei) 需求放緩和價(jia) 改的不到位,國內(nei) 天然氣行業(ye) 正麵臨(lin) 巨大的供應過剩。
        中宇云顶游戏中心官网提供的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天然氣消費增速明顯放緩,大幅下降至8.6%,創2002年以來的曆史新低。2015年1~6月,全國天然氣消費量累計增速僅(jin) 為(wei) 2.1%。而由於(yu) 歐洲需求下降、美國開始出口,日本、韓國LNG需求也將隨著核電的發展而下降,可以預見未來5年全球LNG市場都將處於(yu) 過剩狀態。“天然氣供大於(yu) 求的風險逐步凸顯,市場行情陷入低迷狀態。”中宇云顶游戏中心官网分析師孫陽表示。
        與(yu) 此同時,殼牌自身也深陷業(ye) 績虧(kui) 損泥潭。新發布的公司2015年前三季財報顯示,淨虧(kui) 損為(wei) 74.2億(yi) 美元,虧(kui) 損額為(wei) 10年來最大;去年同期利潤為(wei) 44.6億(yi) 美元。
        在宣布並購的同時,殼牌表示將在交易完成後裁撤總計2800名員工,占合並後員工總數的3%。而早在今年年初,殼牌已經宣布今年將裁員7500人。
        盡管處境艱難,未來形勢並不明朗。殼牌方麵表示,當前必須適應市場環境,並相信油價(jia) 在中長期內(nei) 有望回升到每桶70美元至90美元區間,2018年將達到每桶90美元。“此次並購殼牌太依賴於(yu) 油價(jia) 的回升。”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不過現在殼牌隻能把寶押在油價(jia) 和天然氣需求盡快回升上,這就像是一場“豪賭”。
        殼牌意欲何為(wei) ?
        BG是英國最大的能源公司之一,資本總額超過480億(yi) 美元,在全球天然氣行業(ye) 處於(yu) 領軍(jun) 地位,尤其在LNG和巴西海上油田市場地位強勁。殼牌公司收購BG,是過去10年能源並購市場上罕見的大宗並購案,也是荷蘭(lan) 皇家石油和英國殼牌2005年合並以來規模最大的並購。
        在處於(yu) 7年低點的油價(jia) 低迷期,同行們(men) 紛紛裁員和出售資產(chan) ,殼牌此時巨資並購的意圖是什麽(me) ?
        “當收購某家石油天然氣儲(chu) 備公司的股票比自行鑽探的價(jia) 格更便宜時,能源行業(ye) 就會(hui) 發生大型並購。自去年1月以來,BG的股價(jia) 下跌超過50%,從(cong) 這個(ge) 角度說殼牌現在收購BG是合算的。”財富中文網分析認為(wei) ,雖說比起15年前,能源業(ye) 有能力進行收購和適合被收購的公司都少了很多,但行業(ye) 收購的邏輯現今同樣適用。
        盡管當前處境艱難,但對於(yu) 未來,殼牌仍在堅持在油價(jia) 低迷時候進行抄底收購。
        不過以前的合並收購浪潮,多是為(wei) 了成立規模更大、資金實力更強的公司,並不斷尋找新的油田儲(chu) 備;相比之下,這次合並的目的是壓縮供應鏈成本。殼牌方麵表示,並購BG能為(wei) 公司創造35億(yi) 美元的稅前協同效應。
        記者注意到,在澳大利亞(ya) 東(dong) 北部的昆士蘭(lan) ,兩(liang) 家公司的大型液化天然氣項目位置比較接近,共享基礎設施有利於(yu) 提高雙方效益。兩(liang) 家公司期望2016年能將資本支出壓縮到400億(yi) 美元以下,去年同期支出為(wei) 450億(yi) 美元。
        殼牌方麵告訴記者,公司將采取運營管理方麵的重組措施,包括業(ye) 務整合和辦公場所合並。前提是並購完成以及與(yu) 受影響的員工的協商等。
在行業(ye) 人士看來,上遊資產(chan) 和遍布全球的LNG供應鏈,是BG最為(wei) 誘人的籌碼。“整合兩(liang) 家企業(ye) 優(you) 質資源,能擴大規模經營效益。直接表現在並購後殼牌天然氣供給能力大幅提高,同時殼牌在天然氣國際貿易中的地位顯著提高。”金銀島分析師梁津告訴記者。
        對於(yu) 殼牌來說,收購BG確實可以大幅增加公司石油和天然氣儲(chu) 備,可能令殼牌集團的未開采石油和天然氣儲(chu) 備量增加28%,節省了通過勘探來提升能源儲(chu) 備的資金。範伯登表示:“這是個(ge) 戰略性的交易,將在油氣價(jia) 格可能會(hui) 在一段時間內(nei) 保持較低水平之際,提高殼牌的盈利能力和承壓能力。”(《中國經營報》 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