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又一個(ge) 獨角獸(shou) 從(cong) 縣城裏跑出來。
又一個(ge) 獨角獸(shou) 從(cong) 縣城裏跑出來。 上周,光伏製造企業(ye) 正泰新能完成20億(yi) 元C輪融資,投資方為(wei) 朝希資本、長江綠色產(chan) 業(ye) 基金、交銀投資、國壽股權、越秀投資、中金資本、中信建投資本、華登國際等。 而投資界從(cong) 多渠道確認,正泰新能投後估值已達130億(yi) 。 坐落在浙江嘉興(xing) 海寧,正泰新能是國內(nei) 最早進入光伏領域的民營企業(ye) 之一,背後掌舵人是一位60後浙商大佬——南存輝。早年間,南存輝白手起家,從(cong) 家庭作坊式小工廠做到營收超千億(yi) 元的正泰集團。而正泰新能作為(wei) 正泰集團旗下專(zhuan) 注於(yu) 光伏電池組件的智能製造企業(ye) ,也隻是南存輝旗下獨角獸(shou) 軍(jun) 團的一員。 海寧,剛跑出一個(ge) 獨角獸(shou) 估值130億(yi) 這應該是今年光伏賽道最大一筆融資。 背後則有一段故事。資料顯示,正泰新能是正泰集團旗下專(zhuan) 注於(yu) 光伏電池組件的企業(ye) 。2016年,正泰集團旗下正泰電器收購正泰新能100%股權,將光伏資產(chan) 注入上市公司。2021上半年,正泰新能首次超越協鑫新能源,成為(wei) “民營光伏電站之王”。 2022年9月底,正泰新能裝機規模達到11.11GW,7年內(nei) 增長8倍有餘(yu) ,成為(wei) 首個(ge) 電站規模超10GW的民營企業(ye) 。也是在這一年,正泰電器將光伏組件製造板塊業(ye) 務整合至正泰新能後整體(ti) 對外出售。 時至今日,正泰新能業(ye) 務遍及全球14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目前已在浙江海寧、江蘇鹽城、甘肅酒泉、吉林鬆原、泰國等地布局智能製造基地,產(chan) 品更是暢銷至歐洲、北美洲、拉丁美洲、澳洲、亞(ya) 太地區等國際主流市場。 而正泰新能開啟獨立融資之前,身後就已經簇擁不少VC/PE的身影。 時間回到2014年,鋆昊資本團隊開始接觸正泰光伏板塊,並在市場處於(yu) 觀望的時候毅然出手。2015年,鋆昊資本作為(wei) 領投方投資了10億(yi) 元,占公司整體(ti) 融資額比例近60%,給予了公司極大的信心。沒過多久,正泰光伏板塊被正泰電器收購,成為(wei) 上市公司除低壓電器之外的另一增長引擎。此後,鋆昊資本一直是正泰新能的深度合作方,陪伴後者完成業(ye) 務模式轉型。尤其在正泰集團分拆正泰光伏板塊的時候,鋆昊資本作為(wei) 領投方協助企業(ye) 順利完成多輪融資。 期間還發生一段小插曲。那是2015年左右,正泰新能上海廠區租約到期,急需找到一處新廠址。幾番考量後,正泰新能選擇了嘉興(xing) 代管的縣級市海寧,並在海寧的尖山新區落戶。 “這裏地處長三角核心地帶、滬杭經濟帶重要節點,具有便捷的交通網絡、良好的產(chan) 業(ye) 集群和強大的配套能力,與(yu) 正泰新能源全麵布局光伏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發展方向高度吻合。”正泰新能董事長陸川曾透露。 後來,正泰新能購置了228畝(mu) 低效土地廠房。過戶時,尖山新區安排專(zhuan) 人協調,開設獨立窗口,讓原本繁雜的手續,在一天之內(nei) 辦理完成。在當地政府引導服務下,正泰新能僅(jin) 僅(jin) 用了4個(ge) 月便完成了廠房改造、設備調試,以及首塊組件的下線,創造了行業(ye) 紀錄,建成了全球首家“光伏製造+互聯網”透明工廠,實現當年立項、當年投產(chan) 、當年盈利。一般而言,這樣複雜且繁瑣的工作要一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完成。 除了硬件支持,海寧也成為(wei) 了正泰新能背後的投資方。2022年4月,正泰電器公告表示,公司擬將光伏組件製造板塊業(ye) 務整合至正泰新能後整體(ti) 對外出售。受讓方為(wei) 正泰集團、海寧財政局、三峽綠投、江蘇黃海金融控股集團等十三家企業(ye) 。具體(ti) 股權比例見下: 轉眼到了2023年,正泰新能宣布了一筆15億(yi) 元B輪融資,投資方同樣豪華——鋆昊資本作為(wei) 領投方,高瓴、中金資本、朝希資本、海寧尖山新區國資、溫州樂(le) 清國資等同輪參與(yu) 本次融資。 如今僅(jin) 過了半年時間,正泰新能20億(yi) 元C輪融資出爐——投資方為(wei) 朝希資本、長江綠色產(chan) 業(ye) 基金、交銀投資、國壽股權、越秀投資、中金資本、中信建投資本、華登國際等。經多方確認,正泰新能本輪融資估值接近翻番。 完成融資後,朝希資本成為(wei) 了唯一一家連續參與(yu) 正泰新能三輪融資的機構。說起來,早在正泰新能首次獨立化發展時,朝希資本便參與(yu) 其中,並持續加注。在朝希資本管理合夥(huo) 人惠亨玉看來,正泰新能的組織架構、供應鏈都相對完善,“企業(ye) 還有明確的產(chan) 業(ye) 結構規劃,尤其是在光伏電池變革方向上也把握得很準確。同時我們(men) 看到了企業(ye) 超預期的發展態勢,所以就連續押注。” “未來,光伏行業(ye) 一定是一個(ge) 集中化和規模化程度越來越高的行業(ye) 。頭部的企業(ye) 基本掌握了市場渠道,生存能力普遍非常強。”惠亨玉表示,而正泰是在國內(nei) 新能源賽道綜合實力最強、經營時間最長的集團化公司之一,擁有強大的國內(nei) 外電站開發的渠道和能力,也很早對光伏製造進行了布局。在未來的能源互聯網時代,光伏和儲(chu) 能相關(guan) 的逆變器、變壓器會(hui) 發生更多的聯動。“我們(men) 認為(wei) 正泰新能未來會(hui) 是行業(ye) 裏非常有競爭(zheng) 力的玩家之一。” 至此,這隻藏在嘉興(xing) 海寧的獨角獸(shou) 浮出水麵。對於(yu) 光伏這份事業(ye) ,陸川曾感歎:“光伏是一個(ge) 沒有終點的馬拉鬆,在產(chan) 業(ye) 發展的過程裏,有些原本跑得快的人出局了。所以一定要跑得穩,跑得遠,跑得久。” 浙商大佬掛帥 締造一個(ge) 獨角獸(shou) 軍(jun) 團 追溯起來,正泰新能的崛起離不開一位60後掌門人——南存輝。 1963年,南存輝出生於(yu) 浙江溫州樂(le) 清柳市鎮一個(ge) 貧困家庭,早年為(wei) 了貼補家用成為(wei) 一名修鞋匠。1984年,南存輝和朋友合作辦起一家20平方米的小工廠,這成了正泰電器的前身。1991年,南存輝單飛,成立中外合資溫州正泰電器有限公司。 此後,正泰以資本為(wei) 紐帶,先後將30多家企業(ye) “收編”進來。1994年2月,溫州地區第一個(ge) 低壓電器集團——溫州正泰集團宣告成立,自此,正泰步入集團化經營時代。 2006年,南存輝帶領正泰電器殺入彼時火爆的光伏行業(ye) 。但沒過多久,光伏產(chan) 業(ye) 波動,全球光伏行開始進入寒冬。2009年,正泰集團成立浙江正泰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下稱正泰新能源),開始投資開發電站,業(ye) 務涵蓋電池、組件生產(chan) 、電站開發運維等。但在這一年,正泰的光伏組件被大部分客戶取消了訂單,工廠幾近停產(chan) 。公司其他股東(dong) 都打算及時止損,轉戰當時如日中天的房地產(chan) 行業(ye) ,南存輝曾在《中國企業(ye) 家》中回憶過這段往事。 但南存輝卻拒絕了。“房地產(chan) 不是正泰的主業(ye) 。當初選擇光伏產(chan) 業(ye) 作為(wei) 企業(ye) 轉型方向,也並不是我們(men) 拍腦袋跟風而做的決(jue) 策。”南存輝曾分享過他的想法。 2015年,正泰電器發布重組預案,將代表光伏資產(chan) 的“正泰新能源”注入上市公司。因該業(ye) 務的亮眼成績,正泰電器市值一度衝(chong) 到上千億(yi) 。不過彼時的正泰新能源並不是本文的正泰新能,其主要業(ye) 務包括光伏電站和太陽能電池組件的生產(chan) 和銷售。而今該板塊完成了曆史使命,已經被剝離出表。 同在2015年,正泰安能正式成立,目前已經成為(wei) 了國內(nei) 規模最大的戶用光伏能源運營服務商。2022年10月,正泰電器首度披露正泰安能將分拆上市的消息,正泰係也因此又多了一隻超級獨角獸(shou) 。 早在分拆之前,正泰安能曾完成一筆人民幣10億(yi) 元戰略融資,鋆昊資本(Cloudview Capital)作為(wei) 領投方投資人民幣2.4億(yi) 元,IDG資本、紅杉等知名機構參與(yu) 本次投資;在2022年底,正泰安能啟動了兩(liang) 輪增資擴股,總計融資超37億(yi) 元,投前估值為(wei) 280億(yi) 元。其中,國家綠色發展基金成為(wei) 正泰安能僅(jin) 次於(yu) 正泰電器的第二大股東(dong) 。 2022年11月,正泰電器宣布擬收購通潤裝備29.99%股權,並整合光伏逆變器及儲(chu) 能相關(guan) 業(ye) 務資產(chan) 注入後者,交易轉讓價(jia) 款總額為(wei) 10.2億(yi) 元。本次收購完成後,公司將成為(wei) 通潤裝備的控股股東(dong) 。2023年5月18日,正泰電器宣布,公司收購通潤裝備已完成過戶登記手續,至此南存輝手握兩(liang) 家上市公司。 為(wei) 了晶矽產(chan) 業(ye) 鏈一體(ti) 化布局,南存輝還親(qin) 自下場投資,投出了兩(liang) 個(ge) 光伏獨角獸(shou) ——來自青海的矽料獨角獸(shou) 麗(li) 豪半導體(ti) 和矽片獨角獸(shou) 美科股份。至此,南存輝締造了一個(ge) 龐大的光伏版圖——兩(liang) 家上市公司,以及正泰新能、正泰安能、麗(li) 豪半導體(ti) 、美科股份四家獨角獸(shou) 。 為(wei) 何是海寧? 提起浙江海寧,外界更熟知的可能是皮革;殊不知,這裏的硬核產(chan) 業(ye) 正在崛起。 早在2009年,成立不久的晶科能源跑到海寧,收購了當地的浙江太陽穀公司,由此正式進軍(jun) 電池和組件生產(chan) 。公開資料顯示,浙江太陽穀(現更名為(wei) 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創立於(yu) 2006年5月,是浙江省海寧市的一家光伏設備及元器件製造商。自此,晶科能源與(yu) 海寧結下了緣分。 如今的晶科能源擁有了垂直一體(ti) 化的產(chan) 能,並在全球設立了6個(ge) 全球化生產(chan) 基地,其中在海寧設有晶科能源浙江生產(chan) 基地。今年1月,晶科“儲(chu) 能集成係統及產(chan) 業(ye) 配套項目”和“11GW高效電池和15GW高效組件項目”兩(liang) 個(ge) 重大產(chan) 業(ye) 項目也簽約落戶海寧,總投資約186.8億(yi) 元。 晶科和正泰並肩成為(wei) 海寧經開區光伏新能源產(chan) 業(ye) 鏈上的“雙子星”。靠著龍頭企業(ye) 帶動,海寧大力推動以光伏為(wei) 代表的綠色能源發展,形成了集光伏、風電等生產(chan) 、應用於(yu) 一體(ti) 的較為(wei) 完整的產(chan) 業(ye) 鏈,是浙江省規模最大的光伏產(chan) 業(ye) 集聚區之一。 截至2022年底,海寧全域光伏發電總並網容量83.77萬(wan) 千瓦。海寧市發展和改革局相關(guan) 負責人曾介紹,預計到“十四五”末,海寧光伏容量將超過180萬(wan) 千瓦,進一步助推社會(hui) 能源結構清潔轉型。 海寧何以在光伏版圖上占據一席之地? 作為(wei) 海寧的代管市,嘉興(xing) 的光伏產(chan) 業(ye) 積累深厚。起步於(yu) 2007年,後來嘉興(xing) 光伏行業(ye) 在2012年迎來“質變”。那一年,光伏行業(ye) 主要價(jia) 值鏈仍掌握在歐美巨頭手中,嘉興(xing) 秀洲區被列為(wei) 浙江省光伏“五位一體(ti) ”創新綜合試點。曆時10餘(yu) 年,嘉興(xing) 形成了較為(wei) 完備的光伏產(chan) 業(ye) 鏈體(ti) 係,涵蓋電池片、電池組件封裝、光伏發電係統集成以及配套輔料生產(chan) 等環節,更是有不少行業(ye) 龍頭公司。 彼時,海寧還因皮革而聞名全國。上世紀90年代,不產(chan) 一張原皮的海寧建起了全國最大的皮革專(zhuan) 業(ye) 市場,同時也在經編、家紡也闖出了一片天。但隨著時代發展,高能耗、高汙染的諸多產(chan) 業(ye) 麵臨(lin) 轉型陣痛,海寧決(jue) 定大力發展泛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中國青年報》曾報道這樣一些細節:當時海寧市主要領導接觸一些半導體(ti) 企業(ye) 後發現,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很有發展潛力,但對動輒200億(yi) 元到300億(yi) 元的投入有所顧慮。於(yu) 是,京東(dong) 方創始人王東(dong) 升給海寧出了個(ge) 主意:發展泛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 所謂泛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大體(ti) 包含光伏、LED、平板顯示和集成電路等行業(ye) ,正如本文的正泰新能。海寧極具區位優(you) 勢,本身也有一些太陽能關(guan) 聯企業(ye) 。要知道,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海寧就開始涉足太陽能熱水器產(chan) 業(ye) 領域,如今是國內(nei) 太陽能熱水器產(chan) 業(ye) 的四大基地之一。 很快,海寧聚攏起泛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的核心人物,建起八大智庫,為(wei) 海寧發展泛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持續出謀劃策。此外,海寧還采用了基金招商的方式,推動泛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建設。海寧經開區采取“1個(ge) 母基金+x個(ge) 行業(ye) 龍頭合作子基金”模式,設立泛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基金25億(yi) 元。 時至今日,海寧的泛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版圖浮現。數據顯示,2022年,海寧市有泛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規上企業(ye) 129家,完成工業(ye) 總產(chan) 值194.81億(yi) 元。 同時,海寧拿下多個(ge) 全國第一:有生產(chan) 規模全國第一的精密金屬掩模板,國內(nei) 唯一的靜電吸盤產(chan) 品,國內(nei) 首台出口到美國的轉塔測試分選一體(ti) 機,全國率先對外出口的國產(chan) 高純氨。與(yu) 國內(nei) 外院所合作,這裏建立涉泛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的省級以上研發中心8個(ge) 、科研院所3家。 如今回過頭看,海寧的逆襲經曆留下了諸多啟示。 縣城一頭連接著鄉(xiang) 鎮,一頭連接著城市,雖散落在中國廣袤土地上,卻是中國經濟不可或缺的一角。隨著實體(ti) 產(chan) 業(ye) 進一步壯大,具備優(you) 勢產(chan) 業(ye) 且財力雄厚的縣城,正在憑借自身優(you) 勢培育一個(ge) 個(ge) 明星獨角獸(shou) 。 放眼當下,“基金招商”、“產(chan) 業(ye) 鏈招商”“人才招商”各種模式席卷全國。與(yu) 此同時,各地縣城開始嶄露頭角,一場影響深遠的城市洗牌大戰緩緩拉開帷幕了。(投資界)